典蕴文化网>故事>捕鱼的学问

捕鱼的学问

收录日期:2025-11-20 21:39:50  热度:11℃

前几天,我随团到青岛旅游。晚上,入住崂山脚下的渔村。在渔民家里,墻壁上挂着的一张张大大小小的渔网引起了我们的兴趣。

“快看呢,这网不一样,有的网格小,有的网格大!”突然,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地嚷了起来。

我仔细一看,果然,墙上挂着的那些网,有的密,有的疏。

“那你知道是网格大的网捕的大鱼多还是网格小的网捕的大鱼多?”恰在此时,渔家的主人,一位六十多岁的老渔民走过来,微笑着问身边的小女孩。

“那一定是网格密的网能捕到更多大鱼!”小女孩不假思索地说。

“为什么呢?”老渔民继续问道。

“你想呀,这网的空隙这么小,小鱼跑不掉,大鱼更跑不掉了!”小女孩忽闪着大眼睛说。

“孩子,你错了,密的那张网,只能用来在浅海边拖小鱼小虾。”老渔民抚摸着小女孩的头说。

“为什么呢?”听到老渔民这样说,小女孩噘着小嘴问。

“用密网捕鱼,在捕捉大鱼前,网内早被小鱼小虾占满,大鱼在此已无‘容身之地’;而拖大鱼的网,网眼很宽,不仅会漏掉虾蟹,那些不够分量的鱼也将被逐一放弃,最后,留下来的才是货真价实的大家伙!”

听了老渔民的话,小女孩紧锁着的眉头舒展开了,我们也赞许地点了点头。

晚上熄灯后,听着不远处大海的潮起潮落声,老渔民的话反复在耳边回荡,忽然想,我们在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在生活的海洋里,我们总捕不到自己梦寐以求的那条大鱼,也许就是因为自己使用的网网眼太小,舍弃不了那些本该放弃的小鱼小虾啊!

猜你喜欢

  • 承人之诺,虽死不辞

    如果,我们都牺牲了,就是新中国最可爱的人。如果,我们其中一个死了,另一个,就照顾对方的爹娘,视彼此的爹娘为亲生爹娘,为他们养老送终!1950年,来自山东的刘绍安与来自江苏泰兴的张志久,相遇、相识在朝鲜战场上。当时,刘绍安是志愿军排长,张志久

  • 假如你是阳光

    往事如手里的沙子,不经意间,已悄悄地滑过了指头。 也许,多年以后,当我凝望镜中衰老的容颜如逝水长天,我仍会感叹,会独自恍惚,会忆起那首不知名的老歌来:情人和朋友之间/泪水苦又甜/流成汪洋一片/爱在一瞬间/我泪眼看不见/你曾是我的地平线啊/想

  • 哦 梅兰

    一 第一次见到梅兰是在卫校报到那天上午。 那天阳光灿烂,我领了宿舍的钥匙摸索着方向往女生公寓走。走着走着就觉着后边有人叫我,心想这儿的人我一个都不认识就没理会,可那人极执著一劲儿“喂喂”地叫,我一回头,一片大红就“哗”地闪入了视野。该人

  • 红茶坊

    我是一个活着活着就活得锈迹斑斑的人,每天往返于学校和家所组成的两点一线上,从来没有什么改变。无论春夏秋冬,我均在清晨5:30分起床,6点便可以离开家去学校。早点是在外边的早点铺里吃的。这家早点铺在这座荒凉城市的某个更加荒凉的角落,它与学校之

  • 与狐狸做邻居的日子

    一古城济宁南郊的老运河边,有一个水利综合加工厂。我刚走出校园时,曾在这里工作、生活过3年多的时间。在那段无忧无虑、风风火火的青春韶光里,令人惦念不已的,除了刻骨铭心的友爱,就是与狐为邻的另类隐情了。 那个水利综合加工厂是一个闲置多年的老企业

  • 没有功利色彩的友谊

    我有一群车友。不要以为我要说的是如何驾着私家宝马”以车会友的事,我一个小小的工薪族,就算买得起马暂时还配不起鞍,每个月养车的费用会让我衣食无着的,所以我要说的不过是单位通勤车上的一班朋友。通勤车在很多跟得上改革大潮的单位里已经随

  • 最后再陪你走一段路

    因为中学在五六里以外的小镇上,而且要穿过一座山,所以每天早上天还没亮我就要上路。我的胆子小,每次都主动和他搭伴上学。他也很乐意和我一道去上学。在路上,我们不仅可以互相交流学习的感受,还可以一起背诵课文,山路漫漫,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那么远的

  • 对朋友恶毒的猜测

    是朋友,才敢放心把钱借给他。想不到,那钱,却迟迟不见还。借条有两张,一张五千,一张两千,已经在他这儿,存放了两三年。他和朋友是在上中学的时候认识的,两人有着共同的爱好和理想,慢慢地亲近,终至形影不离。后来他们又考上同一所大学,读同一个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