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你应该感谢折磨过你的一切

你应该感谢折磨过你的一切

收录日期:2025-11-21 09:40:19  热度:9℃

前段时间,研发了一个课程。实施过后,学员反馈不错,问我研发的诀窍。我回答,是被前领导逼的,他们都哈哈大笑,以为我在逗乐,其实我说的是实话。

不过现在看来,那段日子苦是苦,却扎扎实实倒逼了我一把,项目的旁枝末节,都必须深入思考和层层延展。项目做完,光导图就画了14张,素材积累更是不计其数。而这一切,成为我课程的原始组件。对领导当时的咬牙切齿,也换作当下的心怀感激。

大奇、磊子和我是大学同学,毕业后一起来到了深圳。大奇去了一家互联网公司,磊子去了某行政单位。开始的几年,磊子的生活着实让人羡慕,分到福利房,工作也没压力。相反,大奇不但待遇不高,天天都要面对无休止的加班开会,做产品方案……

那时,我们组织了一个球队,经常出来踢踢球,喝喝酒。大奇酷爱踢球,却很少到场,因为太忙,总抽不开身。印象中,他只去过一次,而且还晚到了。他拿着手机就要上场。我连忙问他:哪有拿着手机踢球的?他说:一会儿要开电话会议。

直到5年前,他被一家创业公司挖走,以技术入股的形式,成为公司第三大股东。而这家公司,今年年初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而磊子一家人还是挤在那个50多平的小房子里,待遇10年间都没怎么变过。前段时间,磊子找我聊天,问我有没有好的创业机会。我没多想,就回问道:那要看你擅长什么了?突然发现他脸色不好,于是转移了话题……

磊子和大奇是两类人的缩影。如果把人生比喻成一辆永不回头的列车,那么第一类人的起始站是“舒服”,终点站则是“艰辛”。而另一类人的起始站是“艰辛”,终点站却是“强大”。

前段時间,制造了几篇职场热文,引来了一些要求解惑的年轻粉丝,80%都是问我要不要换工作的。我回答他们:要不要换工作,最重要的因素不是日子苦不苦,而是能不能得到成长。要知道,在工作中,真正让你成长的,并不是其乐融融和轻车熟路。恰恰相反,却是冥思苦想和步履维艰。

我所说的成长,不仅仅指收入和职位,更是指智识的跃进。

什么是智识,不同于知识、智商、情商,它是一种综合的心智能力。使你识别所处的环境,判断应该采用的策略,以及主导合适的行为。在前沿的心理学研究中,把智识比喻成通往成功的一把钥匙。原因很简单,知识、智商和情商这些单一要素,成就不了什么。只有将这些要素合理统筹,善加利用,才能创造非凡。而这个统筹者,就是智识。

一个好消息是,智识不像智商,天生注定,无可改变。一个坏消息是,智识的口味很重,只有苦涩的食物,才能喂养它不断长大。

我这么说,并非倡导大家成为苦行僧或者受虐狂,只是想让你知道,人生就是一场买卖,每样东西暗中都标好了价格,只是付款和收货时间不确定。当你窝在沙发里,沉浸于吃鸡游戏,有个账本在默默记录。某天,公司HR找你谈话,解约书放在面前,你别惊讶,那只是到了付款时间。当你精疲力竭地回到家,还坚持学习一个小时,那账本也在记录。某日,当你拥有了自己的办公室时,想必你不会狂喜,因为你知道,只是到了收货时间。

说白了,人生就是一种选择,你可以悠然自得地下落,也可以遍体鳞伤地成长。《菜根谭》里有一句话说:得意处论地谈天,俱是水底捞月;拂意时吞冰啮雪,才为火内栽莲。不要庆幸你的闲暇得意,回头便成水中之月;你要感谢折磨你的一切,那才是烈火中的白莲。

猜你喜欢

  • 两代党员从军行

    头上环绕着“北京市三好学生”“全国百名德育科研优秀学生”光环的我,在2009年以611分的成绩考入了“军中北大”南京政治学院。当我捧着红色烫金的录取通知书去参加同学聚会时,同学感慨地说:“王迪,我还是不知道你为什么要考军校。”我听得出她是在

  • 我的青春我做主

    父亲开车出事那年,青春在县里的高中念一年级。母亲说,“法院判决你父亲赔偿人家十万元,现在你父亲走了,家里没钱供你继续念书了。”母亲没有工作,身体一直不好,只好在家里揽些穿彩灯的活干。青春买了礼品找到被父亲撞伤的那个人道歉。青春说,“法院的判

  • 小棋手宰我记

    参加“四川棋王”象棋预选赛的第二轮,我遇见了张棋王的弟子王眼镜。“四川棋王”预选赛在全省进行,在我们绵阳市预选的棋手还包括广元与德阳两市的一百多名棋手,这个赛区取前二十名参加省级大赛。参赛者多是各市、县一级的冠军,水平非常高,也算是下棋人的

  • 小目标凝聚大目标

    记得十年前的一个冬天,那天寒冷至极,用寒风刺骨形容当时的天气一点儿都不夸张。初中三年级的我,顶着扑面而来的寒风缓缓前行,只感觉寒风抽打着我的脸颊啪啪作响,那天我的心情差到了极点,就和这糟糕的天气一样。期中考试成绩下来了,我很倒霉,科科成绩爆

  • 山妹

    山妹比弟弟大一岁。山妹知道父亲宠爱弟弟。父亲喜欢喝酒,醉了就拿山妹出气。母亲一直身体不好。父亲毒打山妹的时候,母亲也会出来劝阻。到了入学年龄,母亲说:“去学校给山妹报名吧。”父亲吐着满嘴酒气:“女娃子读什么书?”山妹就跟着父亲上山砍柴,跟着

  • 快乐女兵秦忆函

    秦忆函,山东人,嗓门大,爱蹦跶,笑眼如弯月,肤色似梧桐,众人叫她“姐”,自称“90后”。2009年,她以优异成绩作为广州军区唯一一名女兵考入南京政治学院。未见其人,关于她的“神话”早已风传——五公里考核只用15分30秒,这个成绩令众人咋舌。

  • 第二次见含笑

    清明后的第二个星期,回家了,因为妈妈回家了。不管在外面如何,始终觉得家里最舒坦。妈妈说北面的桑树地,小池塘都被移平了,要带我去看看。我高兴地答应了。就在那个拐角处,那个墙角,无意间,我见到了含笑。人生中的第二次相逢,没想到又会是在这样的春日

  • 输赢间的奔跑

    残阳如血。九月九的夕阳把最后一抹光亮辐照在父亲脸庞的时候,父亲怀着不安,不舍地离开了人世。父亲走了,留下卧病在床的母亲和15岁的我。母亲尽管悲伤得撕心裂肺,但没有放声大哭。从我有记忆以来,母亲就很少下床。身体的孱弱让她只有以泪洗面,低声哀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