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嘴巴甜一点,幸福多一点

嘴巴甜一点,幸福多一点

收录日期:2025-11-20 18:23:30  热度:9℃

以前我知道,孩子是需要爸爸、妈妈夸赞的;现在我又知道,婆婆其实像孩子一样,也是非常需要来自媳妇的夸赞。

每天早晨,婆婆坚持为我们准备早饭,两三天内保准是不会重样的。我往往一边吃,一边对婆婆说:”“妈,您熬的粥可真好喝啊!怎么我就做不出这么香、这么稠的粥呢?”其实,那只不过是一碗非常普通的粥,有时还可能是用剩米饭对水熬成的。听到媳妇的夸赞,婆婆经常会笑着说:“好吃你就多吃点。”而我则不失时机地加上一句:“谢谢妈!”这时,婆婆就会向我传授该放多少米,加多少水,用多大的火,熬多长时间……就这样,一顿极平常的早饭让大家吃得“津津有味”。

有一段日子,婆婆做饭前,总是先问我想吃什么,我随口一说,婆婆就不打折扣地照做。过了不到半个月,我觉得,应该学会取悦婆婆呀。于是,我就向老公讨教,婆婆平时喜欢吃什么菜,口味上有什么嗜好。待婆婆再问起的时候,我就顺着婆婆的口味说。婆婆那叫高兴啊!她逢熟识的人便说,我们婆媳俩真是有缘,而且缘分不浅呐,连喜欢吃的东西都一样,难找哇,难找。

有一次,婆婆的腿不太灵便,在家卧床休养。中午的时候,我就到楼下的饭馆点了几个菜。婆婆吃得很可口,满心欢喜的样子。我一边吃一边对婆婆说:“妈,说实话,饭馆的菜是好吃,但我觉得,还是不如妈妈做的好,因为饭馆的菜都是一个味儿。”“那怎么会,饭馆的菜是大师傅做的,人家可是专门学过的,我怎么比得上呢。”尽管婆婆不好意思承认,但来自媳妇的话,却给了她无比的欣慰。快到做晚饭的时候,我对婆婆说:“妈,今天我来做一顿吧,好吃不好吃您多担待。”饭菜上桌,我搀扶着婆婆坐在饭桌旁。“妈,腿脚疼碍不着吃,您多吃点,身体壮实,病就好得快。也不知道我做的饭菜合不合您的口味,以后在做饭上您还得多教教我呀。”短短一席话,乐得婆婆快找不到北了。也就冲这一句话,她身体恢复后,开始花心思变着样地做更多好吃的东西。我还有两个重大发现,一是婆婆看电视,从以前主要看戏曲节目,增加了美食栏目;二是婆婆的身边多了一套《家庭烹饪丛书》。

媳妇看似一句不经意的赞美的话,往往会让婆婆感到亲切,感到你对她的关注,感到她的忙碌是值得的。你真诚地“恭维”,老人家就会心情愉悦,就会对你多一份包容。同时,夸赞婆婆的次数多了,你慢慢地就会从心底里觉得婆婆确实值得夸赞。

猜你喜欢

  • 美好的东西,不需珍藏

    冬天过去,妻在衣柜里翻了好久,翻出一件若干年前的羊绒大衣。记得当初是花了几千元买的,水貂皮的领子彰显华贵,羊绒如今还光亮如新,丝丝顺滑。可叹的是,这件大衣,妻走出服装店后就没穿过一次,因为美好,所以她要等到美好的时刻再穿。可是这些年来,似乎

  • 适可而止

    人活一辈子,总想占有更多,而实际上人能享用的却很少,至少比他期望的要少。贪婪是人的本性,没有时想有,有了还想要得更多。最典型的就是金钱。人的生活,包括肉体和精神两个方面,能享用的都极其有限。床再宽,有两米也到了极限,再宽就无意义,因为睡觉不

  • 简单即智慧

    想去乡下小住一段,过几天“一箪食,一瓢饮”的简单日子。在收拾行李时,吃的用的,这样那样,捡收起来,就是一大堆。本想简单,可就是简单不了。前人说,天地简单,复杂的是人,是人心。是啊,“人心弯弯曲曲水,世事重重叠叠山”。天地并不复杂,浩浩乾坤,

  • 人生不要太“随便”

    中国人说话爱讲“随便”,做人却绝不允许“随便”。但若真的不想让别人对你随便,你的嘴巴首先不能太随便。人人都知道这个中国式冷笑话:男人和女人去吃饭,男人问女人想吃什么,女人皆答“随便”。可是当男人果真随便点的时候,女人又开始生气,“你怎么点得

  • 卡夫卡的翅膀寓言

    卡夫卡曾写过一则寓言《巷战》,大意是这样的:一群士兵围住了一个城市,在巷子里寻找敌人,突然看见一个长了翅膀的老人,原来那个城市的人都是有翅膀的。老头说:“我们大家都有翅膀,但它们对我们毫无用处,我们没有人利用翅膀让自己飞翔,更没有人想着利用

  • 比暴力更可怕的

    朋友从外地回来,我们为他接风洗尘。吃饭时,朋友说:“我给你们讲个故事吧。上个月我去胶东,经过一个村子,突然一条大狗从远处向我冲过来,你们说,在那种情境下我该怎么办?”“跑肯定是不行的,最好的办法是用石头打它。”一人说。“对,乡下有句俗话叫狗

  • 宁静是有“地力”的土壤

    土地是要休息的,它如人一样。当季节将一床雪袄冰被,覆盖在大地上的时候,我知道,这是让土地好好休眠——累了几个季节,长了几季庄稼,也该歇歇了。于是土地在冰封的河流下,在厚厚的雪被里,慢慢进入了梦乡。瘦了的土地,在梦中渐渐恢复了地力,一觉醒来,

  • 倒水的学问

    大学毕业后好几个月,我一直都在人才市场不停地奔波着,希望能够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职位。那天,我看到国内一家著名的民营企业招聘一位秘书,因为待遇非常优厚,吸引了许多像我一样刚毕业的大学生。很幸运,我在几百名应聘的大学生中成为被公司通知面试的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