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陶神的故事

陶神的故事

收录日期:2025-11-20 12:03:31  热度:13℃

陶神宁封是炎帝的二儿子。有一次,宁封从华山与昆仑山上飞下,穿过渭河的上空时,他看到下面有一个村庄,人们正准备在一座燃着青烟的祭坛前举行祭祀的仪式,旁边有一个烧制陶器的作坊,正在冒着缕缕青烟,作坊前,一些陶师们正在工场上忙碌地做着陶器,一群美丽的少女正围着一堆刚出窑的新陶器手拉手跳着舞蹈。她们以欢快的舞蹈表示着自己内心的喜悦之情。

这儿的一切是多么温馨、和平而幸福啊,更令人动情的是舞蹈少女们中间的一位身材窈窕、面容美丽的少女。宁封被这位女子的美貌所打动,深深地爱上了这位少女,只觉得自己心中燃起了熊熊的爱之火焰。他便飞下来化身为一位只身旅行的青年,走到陶器作坊中间,请求她们能够让他在这儿住上几天,并且,为了表示自己对他们盛情款待的感谢,他将为他们做几个陶器作为自己的食宿之资。

姑娘们围绕着这个外地青年,看她能够做出什么新的花样,只见他的双手灵巧地转动着陶轮,不一会工夫就做出了几个非常新颖的陶器。一个是盛水的陶罐,奇特的是它的上部做成了一个少女头形的模样,壶口在女孩的后背处。陶罐上少女栩栩如生。她的脸上丰满、细腻而富有弹性,线条圆润、流畅而传神。人们不由得被宁封这种生动、逼真的塑造技巧所折服。

宁封做的第二件作品是一个让人百看不厌的陶盆。做好这个陶盆之后,他就在盆的底部作起画来。只见他画出了几条小鱼,接着他又画了一个圆脸的人面鱼身的东西。人们知道,他这是在画着渭河之神阳侯与水神马莲的儿子——吉星,他是一个人面鱼身的小精灵。

他的第三件作品还是一个陶盆,但这件陶盆却使他由一个陶匠又成了一个巧妙、高超的画家,因为他在这陶盆上面画上了刚刚见到的少女们翩翩起舞的景象。然后他又做了几个小口尖底的瓶子,瓶子的下半部还有两只圆孔,可以用来系绳。然后就让人们把他做的这几个陶器放进窑中去烧。

第二天,宁封做的陶器烧制好了,人们发现他做的陶器还另有一些神奇之处:那个少女陶罐灌上水或者酒后,你无论怎么倒都倒不完。那个舞女舞蹈的盆子注进水后,那盆壁上的十五位姑娘好像活了一样,她们倒映在水盆中的影子竟然翩翩地舞动了起来,同时扭动着自己的腰肢一齐前进,一齐后退。

那只绘有人鱼的陶盆更加神奇:人们只要把水倒进这只盆子,用手轻摩盆沿,盆中刹那间就会波翻浪卷,水花四溅。三四股喷泉汹涌澎湃,一起从盆底涌出,水柱足有三四尺高,真是令人惊奇叫绝。这时,盆里画着的那些鱼儿与那只人面鱼身的小精灵就会活泼地游动起来,他们互相追逐,甚至还能听到小人鱼嘻嘻的笑声呢。

至于那几只尖底瓶,同样令人惊奇叫绝。少女们如果带着它们到河里汲水,就会看到它们能够自动倾倒,自动汲水,当它汲到一半时就会自动翻转过来。少女们把这些新鲜、圣洁的河水带到高高地祭坛上去,就不会因为瓶里的水太满而溢出来洒在自己身上了。人们无不为这些神奇的陶壶、陶盆与水瓶而感到万分惊讶与喜悦。人们把这些陶器当成了神奇的宝贝,将制作这些神奇陶器的宁封当成天上的神祗,将他请到祭坛前的广场上,摆设宴席,隆重招待了这位风尘仆仆而又仪容俊美的外地青年。

这位陶神并不在意于人们对他的赞美与崇拜,他只想着他心中的姑娘。他把这几只无比珍贵与神奇的陶器全都献给了那位窈窕而美丽的少女。无情女神方凝看到陶神心中爱火炽燃的样子,想到从前他对自己的冷淡,就用一只冷酷的冰箭射到了姑娘心里,使她对任何人的爱情都退避三舍,对除了自己之外的任何人的相貌、身材、服饰与谈吐等都觉得不够满意。

因此,那位姑娘对陶神的技艺不再羡慕,相反觉得他和其他任何追求她的人一样都是同样鄙陋粗俗的,觉得他们根本配不上她这样的天仙似的姑娘。她变得越来越讨厌宁封,就把他粗暴地赶走了。她每天坐在在镜子前、在溪水前顾影自怜,欣赏着自己的风姿,竭力躲避着陶神的追求。陶神恼怒之下,使她变成了一个痴迷与自恋的少女,使她狂热地爱上水中的自己的倒影,把它当成了自己心中的“白马王子”。

她日日与“他”说着世界上最温柔的情话,与“他”坐在一起憧憬着自己将来与“他”的幸福生活。最终她扑向自己的“情人”的怀抱,投身于清流,化成了水边的一丛绿竹。陶神这才带着一种报复后的满足与失意怅惘交织起来的情绪无奈地回到了昆仑山中。

猜你喜欢

  • 选择是生活的起点

    丘吉尔就是按自己的方式生活的杰出人物。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直逼英国时,他临危受命,肩负起战时首相和三军最高统帅的重任。他凭着智慧和勇气,不但打败了敌人,也征服了自己。他也是世界政治明星中少有的寿星,在人间天堂里漫游了九十多个春秋。一次丘吉

  • 轻松走向成功

    有两个贫苦的樵夫靠上山捡柴糊口,有一天,他们在山里发现两大包棉花,两人喜出望外,棉花轻且贵,当下两人各背了一包棉花赶路回家。走着走着,其中一名樵夫眼尖,看到山路上扔着一大捆布,他就和同伴商量,扔下棉花,改背布回家。他的同伴却有不同看法,认为

  • 选择没有十全十美

    14世纪法国经院哲学家布利丹曾经讲过一个哲学故事:一头毛驴站在两堆数量、质量和它的距离完全相等的干草之间。它虽然享有充分的选择自由,但由于两堆干草价值绝对相等,客观上无法分辨优劣,也就无法分清究竟选择哪一堆好,于是它始终站在原地不能举步,结

  • 选择自由

    在美国,有一个黑人青年,他在一个环境很差的贫民窟里长大。他的童年缺乏教育和指导,跟别的坏孩子学会了逃学、破坏财物和吸毒。他刚满十二岁就因盗窃一家商店被逮捕;十五岁时因为企图撬开办公室里的保险箱,再次被逮捕;后来,又因为参与对邻近的一家酒吧的

  • 不要给选择赋予太多的意义

    当你的母亲、妻子、孩子都掉进水中时,你先去救谁。不同的人给出不同答案,众说纷纭。心理学家就不同的答案作出深入的分析,说明不同的人潜意识里的重大差异。一位农民的村庄被洪水冲没,他从水中救出了他的妻子,而孩子和母亲都被冲跑了。事后,大家七嘴八舌

  • 两种不同的选择

    一个人被一只老虎追赶而掉下悬崖,庆幸的是在跌落过程中他抓住了一棵生长在悬崖边的小灌木。此时,他发现,头顶上,那只老虎正虎视眈眈,低头一看,悬崖底下还有一只老虎,更糟的是,两只老鼠正忙着啃咬悬着他生命的小灌木的根须。绝望中,他突然发现附近生长

  • 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有两只蚂蚁想翻越一段墙,寻找墙那头的食物。一只蚂蚁来到墙脚就毫不犹豫地向上爬去,可是当它爬到大半时,就由于劳累、疲倦而跌落下来。可是它不气馁,一次次跌下来,又迅速地调整一下自己,重新开始向上爬去。另一只蚂蚁观察了一下,决定绕过墙去。很快地,

  • 成功的本能

    上个世纪初叶,科学家们还搞不清楚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到底是怎样在“有目的”地工作,如何达到其目标。他们通过长期而细致的观察认识到了某些现象,但是没有任何一种理论将这些现象联系成一个有意义的概念。然而,当一台台“电脑”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大行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