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好生意是赶出来的

好生意是赶出来的

收录日期:2025-11-21 04:15:26  热度:9℃

肖华开了一家火锅店。他的火锅非常有特色,清油火锅,重点是吃了不上火。在肖华的县城里,这种火锅店还真是屈指可数的。可就算肖华的火锅店特色十足,但现在开火锅店的太多了。虽然肖华的火锅有自己的特色,服务态度好,来消费的人却不多。

这天,肖华的高中同学林聪前来捧场。林聪是当年班里出了名的点子大王,要是能让他给火锅店出出点子,那肯定不错。

于是,肖华拿出了最好的酒和菜,款待林聪。当他吃得正开怀的时候,肖华走了过去,说:“聪哥,味道如何?”林聪的脸红扑扑的,不知是喝太多,还是因为太辣。他点点头道:“好吃,好吃,在县城里从没有吃过这么好吃的火锅。”肖华听了,没有笑,反而有点难过地说:“好吃有什么用,都没有人来吃,你看看现在的生意。”

林聪听到这,放下筷子,环视了一下四周,整个大堂没有几桌客人。“你得给我想想法子,帮我一把呀,店里的人工、房租、成本一扣除,根本没利润呀。”肖华向他求助。

林聪停了片刻,对肖华说:“先让我想想。”说完,又埋头吃起来。一旁的服务员小声地说:“老板的同学不会是来蹭吃的吧,哪像是来出主意的,说不定到时,吃饱喝足,拍拍屁股走人。”另一个说:“可能会给老板出一个主意,这样才走得坦然。只不过这个主意,八成是一个馊主意。”

肖华没有理会她们的谈话,他相信,大家同学一场,林聪一定会尽力的。

快8点的时候,林聪示意肖华过去。“吃好了,谢了。”林聪双手合十,对肖华说。肖华愣了一下:“给我想的点子呢?”林聪醉醺醺地说:“关门,现在就关门呀。”

肖华是越听越糊涂了:“还不到9点,生意正好呢,要商议点子的话,也要等到下班再说呀。”林聪斜斜地指着肖华的脑袋,笑呵呵地说:“老同学,我的点子就是——现在关门!”

这叫什么点子?肖华一脸的不高兴,果真应验了刚才服务员说的话。“我说林聪,一顿火锅我还是请得起的,只是,你没有好点子,就不要随意敷衍我才是。”

林聪打了两个饱嗝,挥挥手:“我说的是真的,现在关门,按我的方法做,过不了几天,生意一定会好起来的。”

肖华听了哭笑不得,这个时候关门,不是把钱往别的店里送吗?肖华摇了摇头,赶紧过来扶林聪,还是早点把他送回家好,以免出事。

谁知林聪甩开肖华的手,瞪大了眼:“肖华,你不相信我,你不相信点子大王了?告诉你,我没有醉,也没说醉话,我说的每一个字,都是深思熟虑过的。”肖华点点头,可还是把他往外送。

正好,有一对情侣来吃火锅。“不好意思,再过10分钟我们就要打烊了。这么短的时间里,相信两位会吃不过瘾的,明天请早吧。”林聪说。肖华急了,这个林聪,你想不到点子就算了,现在还在门口挡我财路。

“两位请留步。”肖华冲上去拦住两位客人。“本店关门还早,热烈欢迎两位的光临。”肖华热情地说。

美女一脸的不开心,嘴里直抱怨:“叫你早点来,你不信,现在这样,丢人死了。”帅哥说,老板不是说还没关门吗?可以吃呀,进去吃吧。美女摇摇头,没听刚才那人说要关门了吗?就算现在为你单独开门,可能里面的菜品都是别人挑剩的。那东西你还能吃得舒服吗?美女几句话,让帅哥也皱起了眉头,赶紧闪人。

“明天请早哈。”林聪扯着喉咙喊,把肖华气得直跺脚,说晚上还有那么多菜品没卖光,咋办哦。林聪倒乐得自在:“相信我,不会错的。”

客人被林聪赶走了,肖华也无心做生意了,干脆关门算了。员工听说这么早关门,欢呼雀跃起来。肖华的脸却更黑了,林聪拍拍他的肩膀:“员工早点休息,明天上班才会有充足的精力,才能把工作干得更好。”员工们一致同意林聪的说法。

第二天下午4点半,林聪就来到了火锅店。肖华一见,不高兴了。林聪看了看肖华:“老同学,我可是专门请假来帮你拉生意的哈,你现在的苦瓜脸给谁看?客人来了,得笑脸相迎才是呀。”

正说着,昨天那对情侣来了。“欢迎光临,今天你们是本店第一个来消费的,打7.5折好了。”林聪一副老板样,根本没有顾忌到肖华的想法,也不管他同不同意。第二个来的打了8.5折,第三个打了9.5折。

7点的时候,是店里食客的高峰期。林聪自作主张地走到大厅中间,拿起话筒就说:“朋友们,民以食为天,我们因为吃而走到了一起。今天我要宣布我们店的一个新的作息时间,每天下午4点营业,到晚上8点,准时关门。所以,到本店吃火锅的,请早吃早回家。”

还在厨房指点的肖华听到林聪这话,没来得及冲出来阻挡。想想,一天不到5个小时的营业时间,能挣几个钱呀。林聪这方法太不现实了。早知道,就不应该让他来出啥点子。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呀。

林聪又站在了大门口,当然,他不是去接客的,而是去谢绝客人的。这时,有一个大腹便便的男子走了进来。林聪当然首当其冲地拦住了他,说店里马上要关门了。男子眼睛一瞪,大声说:“把你们老板叫出来。”林聪说:“老板来也没用,这是店里的规定,8点就关门。”

“先生,您好,我是这里的老板,请问有什么能为你效劳。”肖华闻声而来。男子说,他想现在来吃火锅,他的父母亲刚从乡下来,想吃火锅,听说这里的火锅吃了不上火,特意来品尝品尝。“先生,我明白你的心情,明白你很有孝心,但是,我们真的要在8点打烊。这样好了,明天你和你的家人早点来,所有菜品给你打8折,这是本店最特殊的客人才能享受到的。”林聪又抢先说。

男的一听还是不肯让他们吃,心里就不爽了。8折?现在端出来我多给1折的钱都行。肖华说好,林聪说不行。男子就问,你们谁是老板?“我是。”肖华说。“那就得了,点菜吧。”男子说着就要进去。

“可是今天的菜品全部卖完了,没有什么可以给你们吃了。”林聪认真地说。

菜没了?肖华有点不相信,昨天准备的菜不少呀,赶紧进厨房去看,却看到厨师厨工们都在打扫卫生了,显然,菜真的没有了。

接着,广播响起来:“亲爱的顾客朋友,谢谢您光临本火锅店,打烊的时间到了,请大家带好随身物品,准备离店,欢迎明晚再次光临。”这时,满座的客人动了起来,很多人结账走人了,几分钟的功夫,满座的客人走光了,只有还在发傻的肖华。为什么会这样?这些客人都不抱怨吗?都满意吗?

林聪看着肖华,笑笑说:“看到了吧?大家都遵守规则。”肖华不明白了:“这么好的生意,咋不多开一会儿,多招揽一些客人?”林聪又笑笑地摇头:“不用了,8点,该吃饭的都吃了,后面时间吃饭的人很少,不做也罢。可以让员工早点下班,第二天才有充足的精神来工作。”

肖华点点头。“这么早打烊,也能向大家说明店里生意很好,8点就能卖完菜品,也暗示着我们店没有剩菜,每天的供货新鲜,顾客吃得也放心。8点关门,也是本店一大特色,当这条火锅街都灯光通明的时候,我们店却在这个时候关门,有种与众不同的感觉,就会引起别人的好奇心,没有来本店的客人,第二天就会来尝一尝。这就要求我们的口味和服务到位了。我们的员工就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8点下班,也是正常的。试想,一个人完全在工作状态的时间能有几小时?这几小时一过,根本不能好好地服务。这样的工作效率,只会赶走客人。”林聪认真地对肖华说。

8点赶走客人,是不想客人来赶走自己。这么多火锅店在这条街,做得不好的话,被顾客赶出局也是常有的事。可都做得好了,就要看特色了。特色有了,那得看如何吸引客人的眼球了。

肖华明白了林聪的意思,竖起大拇指称他不愧为点子大王。

看来赶走顾客,也是一种促销的好方法呀。

猜你喜欢

  • 急诊科女超人于莺:我不是一个英雄

    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大夫于莺辞职那天,急诊室并没什么大事。门外的停车位只停了一辆车,大厅里也没有来去匆匆的紧张面孔,整个楼层只有输液区的地板上躺着的病人,眼睛盯着缓慢滴答的吊瓶,偶尔轻声地说着话。6月15日是于莺在协和医院的最后一个夜班,她窝

  • 孙俪:爱比恨容易

    童年给我的最深刻的记忆,就是爸爸妈妈吵架,他们总是在吵。那时候妈妈带着我,非常艰难。她在一家商场做售货员,一个月就挣一百多块钱,要抚养我,还要为我缴纳学舞蹈的费用。为了能多挣些钱,妈妈每天从商场下班后,还要去一位朋友的公司做保洁,生活的艰苦

  • “公益王”邓飞的尝试

    最近一段时间,邓飞正忙着筹备申请他的第七个专项基金——中国儿童安全基金,该基金将专注于女童保护,防止女童被侵害。在过去的两年内。邓飞先后发起成立了六个专项基金:微博打拐基金、免费午餐基金、中国乡村儿童大病医保公益基金、让候鸟飞基金、中国水安

  • 金文明:半生咬文,半生嚼字

    “我要是走了,你说他们该怎么办?”不到一刻钟时间,金文明嘴里念叨了两三遍这句话。“他们”,说的是那些出版界的同行们。过去的17年里,作为编辑的金文明审查过的文字接近两个亿,其中差错数以万计,被誉为出版界的“啄木鸟”。金文明担心的不是自己的命

  • 烟草大王褚时健的传奇人生

    少年时,他义无反顾地参加革命,却因反右不力被打成右派;60多岁时,他坐拥年创利税近200亿的红塔帝国,说话如“圣旨”,被尊称“老爷子”,后却因贪污罪被判无期徒刑;84岁,他再次成为拥有35万株冰糖橙的亿万富翁,但却始终摆脱不了曾经“烟草帝王

  • 经济学家郎咸平的故事

    郎咸平在台湾东海大学读书的时候,成绩并不理想。有一次,美国一位非常着名的微观经济学家来学校演讲,他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位教授,在演讲中讲述了许多新的经济观点。那位美国教授离开以后,郎咸平给那位教授写了一封信,讲了自己对于世界经济的许多稚嫩

  • 英国经济学家宾默尔的故事

    宾默尔出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空袭伦敦的困难时期。他家里的书不多,父母似乎也并不十分关心孩子们的教育问题。父亲在他16岁的时候,甚至想让他辍学去工作,因遭到母亲的强烈反对才作罢。很小的时候,宾默尔就是一个不知疲倦的发明家和游戏爱好者。在他

  • 经济学家邹至庄的成长故事

    邹至庄真正独立地进行经济学研究,是从寻找博士论文题目开始的,他感慨地说,这一过程非常不容易。事实上,不止他一人有类似的经验。找一个合适的博士论文题目往往比写作过程更困难,因为题目太大可能无法驾驭,但题目太小又难出新意,它既要考人的判断力,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