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蜂之巢

蜂之巢

收录日期:2025-11-20 18:44:00  热度:11℃

在我那一些小学童真的岁月里,总会有一些让人难忘的往事。

在纷纷世界里,总会让人触景生情,那是一个荔枝丰收的年头……

“来,我们去摘荔枝!”他说。

他,是一位比我年少的男生,正好,他也名强,我就叫他阿强,他便叫我强哥。

“好!一起去!”当时的我,是那么的热爱田野,林木。

来到了这一片荔枝林,他说这一片荔枝林是他家里种的,可以随我去摘。

这时的我,多想摇身一变,变成一只长臂猴,可惜的是,没有藤条让我施展才能。

“你看,那边,有一个大的!”小强喊我。

我顺他手指望去,果然有一颗大荔枝,“呀,大呀,有半个拳头那么大呀!”我馋了嘴,往那边爬去。

“小心,小强,这边有一个蜂窝!”我喊他。

“什么?让我来看看。”他比我还要好奇。

我们俩就在半树腰上,近近地观望这一个大蜂窝。

这可是一个大黄蜂的家族呀,从蜂窝里头,时不时飞出一两只巨大的黄蜂。

“来!我们把它烧了!”我心里突然萌发这一个坏念头。

“好!”想不到,他也附和。

当我们回家,再次来到这里的时候,我手上已经扬起一支“火弹枪”,它是一支仿真枪,它的子弹射出来,如果碰上硬物,便会燃烧起来。

正当我使枪对准蜂窝时,一只大黄蜂门守卫飞快地进入窝里,去给里面的卫兵报信。

我的枪还没有来得及射出子弹,一群黄蜂士兵便汹涌而上,正要用自己的尾针与我俩作一次生与死的博弈。

大家也清楚,黄蜂的针一旦刺出,便不能收回,针会把它的内脏都拉断,所以,当黄蜂针刺出,便是要与敌人同归于尽。

“跑呀,快跑!”小强喊我。我没有回话的机会,飞奔回去。

一路上,我举枪射出几颗子弹,但是没有打中黄蜂。

而黄蜂的针也没有刺到我的身体,这真是一个幸运呀!

我俩各自回家,第二天,当我一人再来到这一棵有蜂巢的荔枝树旁,却惊人地发现,蜂巢不翼而飞。

“到底哪里去呢?”我呆着了。

一只小蜜蜂从远处飞来,仿佛有事要告诉我,它在我耳边嗡嗡响。

我听见了它在对我说,“大强,你为什么要杀我的兄弟黄蜂呢?”

我顿住了,“对了,我为什么要杀黄蜂呢?”我真是糊涂了,“好玩,对,就是好玩,刺激。”我回答。

小蜜蜂好像能理解一个天真的小孩的心事,没有责骂我,却说,“来,跟我来,来看看我们蜂族对人类的贡献吧。”

就在这一瞬间,一阵风吹过,我突然地变成了蜜蜂那么小的身子,背上长出了翅膀,跟随小蜜蜂,飞去那一个神秘的地方。

很快,来到了一片菜花地上,只见,很多蜜蜂正在为花儿采蜜。

另一边,有一个农夫建的蜜蜂箱,很多蜜蜂成群结队地上去把蜜糖收集起来。

“告诉你吧,我们蜜蜂可以给花儿配种,还可以给人类酿造甜美的蜂蜜。而我们每一次的反击侵略者,都是把命搭上,视死如归。”小蜜蜂对我说。

我看着蜜蜂们在辛勤劳动,回想起我要烧那荔枝林里的黄蜂的家,我内疚呀,这正是一个小孩子的灵魂的唤醒,也正如一位接受上帝洗礼的婴儿,内心发出了热和爱,下定决心要痛改前非。

小蜜蜂飞回自己的家里,我转身一变,变回人类。站在这一棵荔枝树旁,荔枝果实已经被农民伯伯们摘取收成,那一个黄蜂巢所在的地方已经蜂去巢空。

隔天,我在市场上经过,发现,路边有一位卖蜂蜜的老人家,在一旁摆摊,正是卖着当初我看过的黄蜂窝。而且,在他身边有很多玻璃瓶子,里面都是用蜜蜂的身体来浸泡的酒。

我一下子被刺痛了,这刺,正是我内心所发出来的一支箭。

回到家里,我手拿仿真枪,往外场猛射三颗子弹,子弹在场上起了火焰,燃烧出几个字来,正是“保卫蜂之巢”。

我给这死去的蜂们的几枪鸣响,尤如葬礼上的礼炮,正是要击起爱蜂的行动。

“蜂之巢”,让我们来爱护吧。

猜你喜欢

  • 顾曲周郎的故事

    东汉末年,吴中有一位名将叫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舒城)人。他出身士族,少与孙策友善,后归孙策,为建威中郎将,助策在江东创立了孙吴政权。孙策死后,周瑜与张昭同辅孙权,任前部大都督。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率军南下。周瑜和鲁肃

  • 顽石点头的故事

    传说道生法师被师父逐出,回到南方,住到虎丘山的寺庙里,终日为石头讲《涅槃经》,讲到精彩处,就问石头通佛性不?群石都为此点头示意。围观者将这一奇迹传扬开去,不到十天拜他为师的人越来越多。 出自:竺道生入虎丘山,聚石为徒,讲《涅槃经》,群

  • 青出于兰的故事

    北魏文人李谧学习很用功,在文学博士孔璠门下做学生,勤奋刻苦,虚心好学,提高很快。几年后,李谧的学问超过了他的老师孔璠,孔璠反过来向李谧求教。同学们做歌:“青成蓝,蓝谢青,师何常,在明经。” 《荀子·劝学》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捋虎须的故事

    裴松之 注引 晋 张勃 《吴录》:“ 桓 奉觞曰:‘臣当远去,愿一捋陛下须,无所复恨。’ 权 冯几前席, 桓 进前捋须曰:‘臣今日真可谓捋虎须也。’ 权 大笑。”后因以“捋虎须”喻撩拨强有力者,谓冒风险。 【示例】:唐 韩偓 《安贫》

  • 问道于盲的故事

    问道于盲,向瞎子问路。比喻求教于一无所知者,没有助益。语本 唐 韩愈 《答陈生书》:“足下求速化之术,不於其人,乃以访 愈 ,是所谓借听於聋,求道於盲。” 宋 陈亮 《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而书生便以为 长淮 不易守者,是亦问道於盲之类

  • 问一得三的故事

    孔子的儿子名叫孔鲤,与弟子们一起跟着孔子学习。有的弟子偷偷地议论开了:“先生一定对自己的儿子格外关心,多教他不少学问,对我们恐怕是留一手的。” 一天,有个名叫陈子禽的学生问孔鲤:“你在老师那儿一定比我们多学一些东西吧?” 孔鲤老实

  • 闭门造车的故事

    原文 “闭门造车,出门合辙” (宋代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九·余杭大钱山从袭禅师》) 宋 朱熹 《〈四书〉或问》卷五:“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意思是只要按照同一规格,关起门来制造车辆,使用时也能和路上的车

  • 门可罗雀的故事

    汲黯是武帝时的一位名臣。他当官时,每天拜访他的客人很多。后来他辞去官职,回家静养。清晨,他打扫庭院。中午,他打开大门,总见门前许多麻雀在寻觅食物,在那里嬉戏跳跃。他感慨地说:从前我当官,宾客盈门,现在不当官,我可以张网捉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