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筹运军粮

筹运军粮

收录日期:2025-11-20 22:23:29  热度:10℃

萧何月下追回韩信,竭力向刘邦举荐,刘邦初试韩信:限信韩在一日内在一张五寸见方的巾帛上画兵,画多少就给他多少兵带,结果韩在巾帛上信画了一座城楼,一匹战马在城门口刚露头,一面帅字旗斜出。刘邦大吃一惊,感觉此人的确实算个人才,于是,封韩信为治粟都尉。

萧何担心韩信不得重用还会跑说到:“这样不行,奇才不得用,还是要跑的!”

刘邦说:“目前,筹备军粮是工作中心,先封个都尉,看看能力再说。”

萧何看汉王封韩信于治粟都尉,虽不算重用,也算没有小用,从一个管仓库的小兵,提拔为筹运军粮的都尉,对一般人说应该算是满足,但萧何总觉得对韩信的使用,还是小了。但仔细想了又想,汉王也做得也不是没有道理,一个小兵一点功劳没有,就把大权交给他,搞好了,我功于后世,搞不好我遗憾终生,也可能找汉王对自己另眼看待。于是,也不敢再在汉王面前继续多嘴。

再说韩信被封为治粟都尉,他也和往日一样毫不在乎,天天和几个要好的弟兄搅和在一起不知都干些什么,萧何看他被汉王提拔,却整天不务正业,心中暗想:这韩信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是嫌官职小,还是……?他搞不清楚。

一天,萧何召见韩信气愤的说:“韩信!我一天都搞不清你究竟想点什么,干点什么,不是我说你,小事都做不好,还想做大事,带兵打仗?”韩信傲慢的说:“我都有雄心替汉王打下天下,一个小小治粟都尉我还在话下。”刚巧,汉王来找萧何商量军机要事,听到萧何正训韩信,也听见韩信傲气豪迈的话语。心想:傲气狂妄之人,必有过人之本领,没有资本,他何以傲气?不妨我再试试这小子!

刘邦想罢,二话不说,直进萧何帐中,萧何一看汉王突来,急忙弯腰施礼说道:“汉王有事可让下人通知便是,怎敢劳你亲自下来。”韩信看萧何施礼,也急忙随上。

汉王说:“刚才在军营里转悠,路过此地,想起五日后要部署收复西蜀匪占城池,与盘踞在西蜀的无赖打一仗,来来咱三人研究一下,看看如何取得这次胜利。”

于是萧何取出地图,摊在桌案上,细细的分析起来。三个人各抒己见,竟忘了君臣之礼,韩信似乎没有半点拘束。突然韩信说道:“预计一个月拿下。”

汉王把韩信上下有打量一番,说道:“当前最困难的事,军营上下,缺粮少草,兵马不动粮草先行嘛!刚巧我的治粟都尉也在,这任务就交于韩信,我给你十辆车,限你五日内筹措军粮小米伍仟担,草料一万斤,待军用粮草整齐,我好立刻出兵。不得有误!”

萧何一听慌了,如此重大之事,又限时如此之短,交于毫无经验的韩信,恐怕是有点决策草率了,他想说点什么,张了张嘴,没敢启言。君无戏言,这是规矩,萧何身为丞相当然懂得这个道理,只是胆怯的看着韩信。

韩信却很不在乎的说道:“汉王!请放心,一定完成任务。”

韩信领了任务出去,萧何心里十分矛盾,别看他平日里在汉王面前夸奖韩信怎么能干,计谋怎么这么多,这会儿他却有些担心,担心韩信五日内怎么筹齐而且运回来这么多的粮草,更担心汉王这会儿突然把这么紧迫的任务交给韩信,是有意刁难韩信来堵自己的嘴,韩信一旦违背军令,汉王一怒,再杀了这人才。韩信出门后,萧何望着汉王,好半天竟不知说什么。

汉王看萧何竟然为自己这个安排发呆,笑道:丞相不用担心,本王早有打算,只是你整天在我面前夸奖这个小子有才干,是马是驴总得牵出来遛遛不是?

萧何才放了心说道:“汉王英明!”

韩信选了几十个精英,出去征集粮草,一眨眼已是五天,也不见有信回来,更不见有一车粮草运回,这一天,萧何亲自走出军营瞭望不少于十次,可太阳已经落下了山,还不见一个人影回来,可把萧何给吓坏了,他害怕韩信并不在乎这个小官,带了人马离开汉营,自己好如何向汉王交代。

夜已经很深了,萧何还不见韩信回来,急得他在屋子里一圈又一圈的度步。两更鼓响起,韩信还不见回来,萧何头上的汗珠像豆大一样不停的往下落,心想:这个韩信肯定是又跑了,这该如何是好,我还是早早的向汉王请罪吧!于是,出了营帐直奔汉王营帐。来到汉王帐下,刚巧刘邦还没有休息,萧何便匆匆进账。

萧何进了汉王账中,感到一阵阵头晕,他不知道该如何向汉王说起。刘邦却看出萧何心思说道:“韩信没回来吧?”

汉王话音刚落,有人报说:“韩都为求见。”萧何一听心中那块石头,算是落了地。

韩信进了汉王营帐,萧何急急忙忙的问道:“韩都尉,粮草可运回来?”

“没有!”萧何听韩信说没有,差点吓得晕倒在地。

刘邦看了看韩信那神情,似乎感觉到韩信已经有了打算,要不他怎敢这时见我。说道:“都尉如何筹运粮草?”韩信递上一张图说道:“按汉王旨意:兵马不动粮草先行!”

汉王接过图一看:一张行军路线上,沿途早已经设了临时粮仓,粮草数量表明的清清楚楚。

汉王乐道:“萧何真乃伯乐也!韩信还真是有过人之处。”

猜你喜欢

  • 明察秋毫

    【注音】míng chá qiū háo【典故】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孟子·梁惠王上》【释义】明察:看清;秋毫: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原形容人目光敏锐,任何细小的事物都能看得很清楚。后多形容人能洞察事理。【用法】作谓

  • 一片冰心

    【注音】yī piàn bīng xīn【出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解释】冰心:清洁的心。形容性情淡泊,不求名利。【用法】作主语、宾语;指心地纯洁【结构】偏正式【反义词】利欲熏心、利令智昏【押韵词】

  • 恭恭敬敬

    【拼音】gōng gōng jìng jìng【典故】因是儿子的终身大事所关,说不得东拼西凑,恭恭敬敬封了二十四两贽见礼。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回【释义】对尊长贵宾谦恭而有礼貌。【用法】作定语、状语;用于处世【相近词】毕恭毕敬【相反词】不

  • 天涯海角

    【注音】tiān yá hǎi jiǎo【典故】天涯藐藐,地角悠悠了,阴谋诡计面无由,但以情企。南朝陈·徐陵《武皇帝作相时与岭南酋豪书》今之远宦及远服贾者,皆曰天涯海角。宋·张世南《游宦记闻》卷六【释义】形容极远的地方,或相隔极远。【用法】

  • 沾沾自喜

    【注音】zhān zhān zì xǐ【出处】魏其者,沾沾自喜耳。《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解释】形容自以为不错而得意的样子。【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自鸣得意【结构】偏正式【近义词】自鸣得意、沾沾自满【反义词】垂头丧气、灰心丧气【押

  • 挺身而出

    【注音】tǐng shēn ér chū【典故】后数日城陷,景思挺身而出。《旧五代史·周·唐景思传》【释义】挺身:撑直身体。挺直身体站出来。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勇敢地站出来【结构】偏正式【相近词

  • 规规矩矩

    【注音】guī guī jǔ jǔ【典故】说了不多几句话,宝玉也来了,进门见了王夫人,不过规规矩矩说了几句。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解释】指人的品行方正,谨守礼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正正规规【相近词】老老实实【相反词】有伤

  • 不蔓不枝

    【注音】bù màn bù zhī【典故】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宋·周敦颐《爱莲说》【释义】蔓:藤蔓,引伸为蔓延。既不蔓延,也不分支。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不拖泥带水。【用法】作谓语、定语;比喻说话作文简洁流畅【结构】联合式【近义词】珠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