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培养时间管理的习惯

培养时间管理的习惯

收录日期:2025-11-20 18:53:18  热度:8℃

培养时间管理的习惯

如果有人给你一百万美元,你会怎么做?你可能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它们保存起来。你当然不会把它们留在小汽车前座这样显眼的位置上,也不会一张一张地分给每个你所认识的人。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有的人用生命保护他们的金钱和财产,却想也不想地就让自己的生命溜走。他们好像并没有意识到时间是他们最最宝贵的财产。没有谁拥有的时间比你多。我们每个人每天都是拥有1440分钟,每星期168小时,每年8760小时。本杰明·富兰克林总结了一些小窍门,帮你保护好你每天被赐予的宝贵时间:

(1)每分钟都朝着你的目标努力

比如说,当你遇到堵车时你会怎么做?诺埃尔·考沃德不愠不火,他拿出一张纸,写他的流行歌曲《我会再见到你》。许多成功人士,在开车的时候听手边的自动盒式磁带,在等人的时候看一些读物,或处理一下手头上的日常文书工作,以弥补耽搁的时间。

(2)一次性把事情做好

“为什么总是没有足够的时间把事情做好,但总是有足够的时间去重做?”这是一个挺常见的问题。

(3)接待好来访者,别让他们支配你

如果你有个秘书,授权他或她接待你的来访者,并且替你同他们约定会面;在门外会见你的来访者,这样,如果你感到他们在浪费你的时间,你就可以离开;保持直立,可以控制会见的时间;统一组织会见,这样你就可以很快地处理好这些事务,然后结束会见。

(4)保持较短的会议时间

会议往往是时间的最大浪费者。为了减少在会议方面浪费时间,你可以:只出席必要的会议;准时开始;抓住要点,限制议程;准时结束会议。

猜你喜欢

  • 冯仑:一个买卖人的思考

    几十年的时间,不经意间,冯仑成了一个标本。他极富生命力,兼具理想主义和实用主义特质。他通晓官场的游戏规则,也了解政治和政策的不可逾越的底限,他知道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以及哪些可以做了不说,哪些可以说了不做,哪些既不能说也不能做。小时候想的

  • 钢琴家不只是光彩的手指

    很多人对傅聪的印象还停留在《傅雷家书》,然而他如今已是老者,有两个儿子。尽管成长在音乐世家,但两个儿子都没有选择钢琴这个“苦差事”,甚或会调侃父亲是一个“怪老头”。傅聪说:“大多数人,也许一生都无法体会到我每天在音乐中享受到的快乐,这个世界

  • 梁凤仪,好久不见

    梁凤仪,一个淡出公众视野多年的名字,当她再次出现在人们面前时,就像一位许久不见的朋友,亲切又新鲜。不久前,梁凤仪应邀在国内一家著名的数字图书网站建起了电子书店“凤仪书房”,由此成为国内首位拥有个人作品电子书店的作家。“凤仪书房”在开业的三天

  • 雷军的宿命

    2007年12月的一个深夜,北航北门的柏彦大厦。金山软件的CEO雷军需要做一次告别,他也许想过,这是最后一次待在金山的办公室了。有人记录了当时情形,“掐灭手中的烟头,雷军从办公室的沙发上站了起来,拎起双肩背包搭向背上。包比平时沉,他的动作比

  • 香港的周星驰

    周星驰在香港长大、拍戏、成名,也在香港遭遇种种非议,他的心路历程与香港电影的兴衰相关,也与香港这座城市的命运沉浮息息相关。由此,香港人看周星驰,少了一丝内地语境的神化,或许会更贴近真实。1988年,周星驰担任男主角的第一部电影《霹雳先锋》上

  • 曾是听风者

    1981年7月,骄阳似火,参加高考体检的蒋本浒站在医院门口一棵小树底下乘凉。这时候突然有个胖胖的大胡子抽着烟踱着步出来了。他的胡子非常茂密,让蒋本浒立刻想到了马克思,觉得他身上有一种特殊的气质。蒋本浒看出来,他是想站到树阴下面抽烟。这棵树不

  • 《离婚律师》编剧陈彤:哲学“呆女”成了热

    幸福来敲门,女记者却遭生死劫难陈彤出生在浙江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直到上学的年龄,才北上京城与父母团聚。24岁,陈彤就取得了北师大哲学硕士学位,主修伦理学。那时候,她捧读的是《资本论》、《家庭私有制国家的起源》等枯涩难懂的哲学名著,平时根本不看

  • 如果一辈子只能重复某一天

    “如果这一天可以让我自己选择,我愿意。”我回答。他看着我,微笑着鼓励我继续说下去。“我会选择最幸福的一天永远过下去,这样过一辈子该有多好啊。”全班都笑了。老师示意我坐下,接着对我说:“将来有一天,你再问自己一次这个问题,如果答案有所改变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