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耍蛋

耍蛋

收录日期:2025-11-20 12:03:59  热度:8℃

红石乡的杨明浩乡长的儿媳妇前天生产了,给他生了个大胖孙子,这几天,他那张布满沟壑的脸,就像三月里怒放的桃花,红艳艳的灿烂。他家从他爷爷那代起就是单传,已经是四代了,儿媳妇的肚皮不负众望,给他们老杨家生了个大胖孙子。这下,孙子在杨乡长眼里比四川“大熊猫”还值钱呢!

“我说老婆子,你看现在什么都是人工喂养的,羊是肉食羊、牛是肉食牛、鸡是肉食鸡,牛奶里还掺什么氰胺,人都成了肉食人了。”杨乡长对着他的老伴说,“为了咱家的火种不被扑灭,保证小孙子的身体健康,你到集市上买点鸡蛋。”

“这买鸡蛋可是大有学问呢!”杨乡长象在群众大会上作报告一样,扳着指头一条一条地数落道:“一是专找女性年纪大的卖家,穿着比较朴素的乡下老太太,她们比较诚实、思想比较单纯;二是专挑蛋个小的、壳是白色的,以我多年在乡下蹲点工作经验,蛋个小的是老百姓散养的老母鸡下的,老母鸡吃活食和草种子下的蛋就小;三是出售蛋量比较少的,笨寻思也知道,老百姓喂不了几只鸡,一个月才下几个蛋呀!”

“好了,好了,你别叨叨了,我马上就去。”杨老伴不耐烦地挎着篮子向外走去了。

过了几天,杨乡长接到要他到基层调查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通知,他首选第一站,便是距离乡政府20里地的山前大槐树村。当他的桑塔纳轿车刚驶到村口大槐树下,还未停稳,接到电话通知的吴强村长、张夏丽主任、刘滨营文书屁颠屁颠地围了上来。杨乡长一下车,便把这次大槐树之行做了简单的介绍,随后,吴村长口诺悬河的汇报起工作来:“俺们村自从学习贯彻科学的发展观后,村民们穷则思变、发家致富的思想意识在逐步的提高,现在有磨豆腐的、有生豆芽的、有养母猪的、有养肉食鸡的,家家都有小项目。不说别的,就连年近八旬的五保户秦王氏,都做起了卖鸡蛋的小生意,原来靠低保救济生活,现在自己养活自己了。”

“这个例子很有说服力,到她家看看去。”杨乡长大手一挥,水也没来得及喝一口,领着这帮人急匆匆地向秦王氏家赶去。

俗话说,赶得早不如赶得巧。秦王氏赶集卖鸡蛋回来前脚刚进屋,杨乡长他们后脚就赶到了。

这是个典型的农家小院,一圈的石头院墙有两米多高,三间石屋上面苫盖着从山上割来的黄草。一只黑色的看家狗拴在窗前的老石榴树上,对着杨乡长他们汪汪地狂叫着。听到动静的秦王氏急忙踮着两只小脚迎将出来,差一点和走在前面的杨乡长撞了个满怀。

“这是咱乡里的杨乡长,听说你倒卖鸡蛋能挣钱,特地向你取经来了。”吴村长笑嘻嘻得趴在秦王氏的耳朵上告诉她道。

惊魂未定的秦王氏,颤巍巍地用手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块脏兮兮的小手绢,擦了擦眼中的眼角屎,手搭凉棚张望着杨乡长,自言自语地说道:“卖几个鸡蛋还有经吗?”

“把你怎么卖鸡蛋赚钱的经过说一下就行了。”吴村长提示她道。

“俺知道,城里人好吃乡下老百姓自家喂得老母鸡下得蛋,他们说这种蛋有营养。没事俺就琢磨,柴鸡蛋个小、皮白,把肉食鸡下的小蛋充柴鸡蛋卖肯定也能行。于是,俺就跑到二狗的养鸡场里,挑上个三五斤,个小、皮白的鸡蛋到集上去试了试,别说还真灵,一到集上就卖光了,而且还贵一块钱呢!”

吴村长笑嘻嘻地随和着说道:“姜还是老的辣呀!”

这时,杨乡长的脸上不断地抽搐起来,一阵红、一阵青……

秦王氏自豪地说:“鸡蛋少了就好卖,多了人家就不相信了,你想,咱老百姓能喂几只鸡,加上不吃配合饲料,就更懒得下蛋了。”

杨乡长还没听完,就一阵风似地朝外走去了,吴村长、张主任、刘文书这下可慌了神,急忙撵了上去。秦王氏愣愣的站在院子里,喃喃地说道“这伙人到底是干啥的,有病吗?”

院子里的看家狗摇着尾巴、打着转,望着杨乡长他们的背影,昂着头嗷嗷地咬着…

猜你喜欢

  • 苏轼的故事

    苏轼是个悲剧人物。他重气节、有志向。博通经史,关心时事,以图强国。21岁那年中进士,没想到刚刚踏入仕途,便卷入了一场没完没了的政治风波之中。苏轼做主簿、签判一类地方官的时候,王安石任参知政事,推行新法。苏轼反对“新法”。他写了几篇文章如《商

  • 李白故事:泪别汪伦

    李白非常喜欢游览名山大川,他多次漫游长江南北,黄河上下。我们伟大祖国的版图上,几乎印满了李白的足迹。那些烂漫的山花发出一阵阵芳香,那些快乐的小鸟“啾啾”的叫着,大自然在李白的眼中充满了诗情画意,是一个千姿百态的世界。所以,他常常到各地去游

  • 李白故事:力士脱靴

    李白过人的才华,使他成为一位名满天下的大诗人。所以就连当时的皇帝唐玄宗也想看一看李白到底是个怎样厉害的人物。于是唐玄宗下诏书请李白到皇宫来相见,一起商谈国家大事。听到皇帝召见,李白迈着大步,仰天长笑着走进皇宫,没有一丝拘束紧张的样子。唐玄

  • 李白的故事:磨杵成针

    李白从小就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还在他5岁的时候,小小李白就坐在窗前开始摇头晃脑地大声背诵前人有名的文章了。只消两三遍,他就可以毫不费力地把书上的内容背锝滚瓜烂熟。由于李白总是把功课作得很好,所以老师非常喜欢李白,经常在小朋友们面前夸奖他。

  • 鲁迅先生的经典幽默

    鲁迅先生一生中写过不少脍炙人口的诗文,融讽刺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尤其是他的打油诗辛辣有加,妙趣横生,且人木三分。如鲁迅先生曾写的《南京民谣》打油诗:“大家去谒陵,强盗装正经;静默十分钟,各自想拳经。”揭露国民党的内部摩擦,对他们伪装正经的行

  • 张之洞的故事:微服考县令

    湖广总督张之洞喜欢微服私访,到各地访民情、查贪官。有一次,张之洞私访来到松滋县,他早就听说松滋县令是个断案公正的清官,便想亲眼见识见识。恰巧在路上碰到一个幼时的同窗好友,这位同窗虽说没做官,却是当地一大富户。他见张之洞穿着破衣烂衫,心中好生

  • 乾隆帝宠信和珅的七大理由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乾隆帝对和珅极为宠信有加?笔者认为有七大理由:1、和珅此人确实有才,他从官学毕业后考过一次科举,但落第之后就听从其岳父的意见去选了侍从,有一次乾隆用论语中一句话来下旨,虎兕出于匣,当时在场大臣都不明白什么意思,和珅启示说是

  • 揭秘李莲英之死

    清朝末年,在人们心中留有深刻印象的除了“老佛爷”慈禧外,恐怕就是大太监李莲英了。这位幼年家境贫寒的小太监,因为善梳新髻,加上在慈禧与八大臣夺权时立下了大功,从此一跃而成为慈禧太后最宠信的太监以及同治、光绪两朝的太监大总管。慈禧死后,李莲英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