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与大款同床

与大款同床

收录日期:2025-11-21 12:43:43  热度:11℃

李林是个正在读大二的学生。快放寒假时,老爸来电话说,邻村方老板年节上你那块送礼,你凑人家的私车回家吧,也省点路费。

李林知道方老板,那是当地有名的大富翁啊,全国各地都有买卖,家里喂羊都用票子,那是相当的有钱。

李林有点不相信:自己家寒门小户的,和方老板离得虽近,却素无来往,怎么和他联系上了?老爸说是人家方老板拿着礼开车到咱家联系的,什么用意不清楚,不过反正也没亏吃,乐得答应。

李林当然也乐意,回家的票那是有钱也买不到,正愁着哪。

到了约定的那天,李林早早收拾好行李,到楼下等着。每逢同学走过,李林都主动招呼,然后不经意地告诉对方:“我在等家里来车接我。”

溜溜儿等了一天,傍晚时来了一辆尼桑。车门打开,方老板拿着一身衣服钻出来:“大侄儿,对不住,你还得上去。”李林就明白了,自己这身衣服上不得台面,得换换装。

李林接过衣服一看,倒吸一口冷气。他跟着临近毕业的学哥买应聘行头时,见过这个牌子的西服,七千多一套啊。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穿上了。

方老板跟着上楼,一边帮李林打领带,一边说明了自己的意思。原来,上年请客时进的是西餐厅,菜单上来,全是洋文。方老板中文还认不了几个呢,哪认得这个。他就照那字儿多数目大的点了一通。结果一小时过去了,人家就是不给上菜。方老板坐不住了,叫过服务生一问,人说早就给上过了。方老板仔细一问,原来他点的全是音乐!所以这回他得带一懂洋文的去。

收拾完毕,李林问:“大叔,我的行李是这会儿就装车上呢,还是完了事再来拿?”

方老板说:“你不归心似箭吗?现在就把行李装上,办完事咱连夜回家。”

李林一听连夜回家,一愣,心说你一场酒喝下来,还能开车吗?转念一想,人家方老板身家上亿,掉根儿汗毛比咱的命都值钱,人家都不担心,我担个什么心啊?可能年关将至,方老板交往多,赶回去还有别的急事吧。

走到街上,方老板一边开车,一边打电话向客人征询吃饭的地方。结果这回又不在西餐厅了。李林一想,现在用不着懂洋文的了,自己跟着碍事,就说:“大叔,我忘了件东西,得回去拿,我在向阳路口等您行吗?”方老板一口回绝了:“不行,不去你看不起我。”李林只得作罢。

吃饭的地方方老板来过,只是一家200平方米左右的小店。他们到了不一会儿,客人也来了,是一干巴老头。两人寒暄一过,方老板介绍李林:这是我的助手,今年××大学刚毕业。李林这才明白,怪不得方老板不吃西餐也带自己来,原来自己除了懂洋文,还能当一块名表戴在手腕子上。

三人礼让着进了雅座,跑堂的跟过来,却没拿菜单。李林觉得奇怪,可他怕露怯没敢问,就支着耳朵听。听了几句明白了,原来这饭馆的菜论份儿,一份儿就5道莱:蟹肉、蟹腿、蟹黄、鱼翅、蟹膏,完了再上一只大闸蟹。一份儿1500块,要的话全要,不兴单挑。

李林一听,我的妈啊,一顿饭就1500,够我一学期的生活费了。

蟹是凉性的,多吃闹肚子,客人又是个干巴老头,你就是再有钱,也不是这么个显摆法儿啊。李林就有点儿瞧不起方老板,觉得他是挺有钱,但终究还没脱了土财主的本色,做事儿菜包子气。

等吃起来,李林才知道,还是自己错了。5道菜,那老头只吃炒蟹膏,其余的碰都不碰。蟹膏就那么一丁点儿,不点16份还真不够吃。李林不由得又佩服起方老板来:一座大都市,得有多少吃饭的好地方啊,人家方老板随客人挑,挑了还就知道客人喜欢这儿的哪道菜,这情报收集得够细吧,怪不得人家能赚到钱呢。

方老板全部精力都在客人身上,不怎么吃。所以那些蟹肉蟹腿儿什么的,就全推给李林招呼。吃得李林直担心,是不是自己这一辈子的大闸蟹配额,都要在这一餐吃光。

吃过饭,送走客人,两人连夜上路。一开始两人说说笑笑,后来就没话了。走到凌晨一点,就听方老板自言自语说了一句:“不行,眼皮直打架,看来这住宿费想省还省不了。”李林一听,什么?!不由出了一身冷汗:现在车速每小时100公里,这样的车速,一秒钟就是30米,撞上什么都活不了,他竟然说眼皮直打架!而且听他这意思,眼皮打架也要连夜上路,不是因为有急事,而是想省住宿费!

李林就半真半假地给方老板支招:“想省住宿费好办哪,您把车往路边一靠,车上的座位是活动的,放平了睡不就省了住宿费了吗。”

方老板说:“这儿荒郊野外的,不安全。再说现在天气贼冷,不开空调受不了,开着空调也不少耗油。”李林暗笑:喊,他还真认真考虑过!

既然不能在车上睡,那就找旅馆吧。路边也没什么高档宾馆,方老板就把车开进了一家鸡毛小店。叫醒服务员,一问价钱,一个标准间才要40元。方老板却还嫌太贵,说现在已过凌晨一点,我们只睡到六点就走,好说歹说,磨叽半天,服务员才同意减到一半。到开房时,方老板却只要三人间的一个床位,也就是说,7块钱。李林心说,你要一个床位,那我睡哪儿?有心自己掏钱再要一个床位,又怕方老板下不来台。

服务员张罗半天,才赚到7块钱。气得连房间门也不给开了,丢下钥匙让他们自便。在去房间的路上,方老板得意地说:“知道为什么只要一个床位吗?”李林摇头。

方老板说:“三人间去掉咱的一张床,还有两张床。这两张床都有人的可能性只有四分之一,所以你有四分之三的可能免费住宿。”

李林仔细看看方老板,问:“方老板,您是哪个系毕业的?”

方老板一愣:“我啊,黄瓜秧子系毕业。怎么问起这个来了?”

李林说:“我们学校数学系学概率论,古典概型学半年,才学到两张床都有人的可能性是四分之一。就这么着,还有学生不理解呢。”

两人说笑来到房间外,打开暗锁推门一看,嘿嘿,那两床都住上人了。怪不得服务员那么大方,开了一张床就放两人进来呢。

李林心说,这回巧了。看方老板怎么办吧?

方老板想都没想,自自然然地说:“我们打通腿,这样暖和。”看来他对两张床都有人的情况早有思想准备。

这下可好,两个身高一米八、体重一百多公斤的大汉,躺在一张不到三尺宽的小床上,压得小床吱吱直响,想翻身都得喊着号子一二一起翻。一床被子,盖了头盖不了脚,盖肚子就盖不着背。

好不容易挨到天明,李林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掏出身上所有的钱,一股脑儿塞给方老板。方老板给他弄迷糊了,瞪着两眼望着李林:“你这是什么意思?”

李林郑重地说:“在我们学校,听名家讲座也就是10块钱。今天您给我上的这一课,我觉得多少钱都值。可是我只有这些了。”

猜你喜欢

  • 山妹

    山妹比弟弟大一岁。山妹知道父亲宠爱弟弟。父亲喜欢喝酒,醉了就拿山妹出气。母亲一直身体不好。父亲毒打山妹的时候,母亲也会出来劝阻。到了入学年龄,母亲说:“去学校给山妹报名吧。”父亲吐着满嘴酒气:“女娃子读什么书?”山妹就跟着父亲上山砍柴,跟着

  • 快乐女兵秦忆函

    秦忆函,山东人,嗓门大,爱蹦跶,笑眼如弯月,肤色似梧桐,众人叫她“姐”,自称“90后”。2009年,她以优异成绩作为广州军区唯一一名女兵考入南京政治学院。未见其人,关于她的“神话”早已风传——五公里考核只用15分30秒,这个成绩令众人咋舌。

  • 第二次见含笑

    清明后的第二个星期,回家了,因为妈妈回家了。不管在外面如何,始终觉得家里最舒坦。妈妈说北面的桑树地,小池塘都被移平了,要带我去看看。我高兴地答应了。就在那个拐角处,那个墙角,无意间,我见到了含笑。人生中的第二次相逢,没想到又会是在这样的春日

  • 输赢间的奔跑

    残阳如血。九月九的夕阳把最后一抹光亮辐照在父亲脸庞的时候,父亲怀着不安,不舍地离开了人世。父亲走了,留下卧病在床的母亲和15岁的我。母亲尽管悲伤得撕心裂肺,但没有放声大哭。从我有记忆以来,母亲就很少下床。身体的孱弱让她只有以泪洗面,低声哀吟

  • 华丽转身

    他初到深圳时,啃过冷面包,喝过自来水,腰无半文之即,才碰到一个拉广告的苦差事,而他背水一战,竟在短短45天内赚了6万元;1993年春天,默默无闻的他,又巧借邓小平南巡一周年之名,策划了让全国都为之轰动的大型图书《光辉的足迹》;之后,他又在毫

  • 你比她们像编辑

    灵汐在人才市场里被挤得都快变形了,随着人潮四处涌动。连续挤了两个星期都没有任何收获。她失望的走在繁华的大街边,四周都是喧杂的噪音和流光四溢的霓虹灯。买了两罐啤酒坐在街边,艰难的把这些灌进肚子里。一个刚毅的声音猛然出现在脑海里:你不能就这么沉

  • 爱丽丝的旋律

    古人云:“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雨在淅淅沥沥的下着,郝岚岚坐在窗台前,鼓捣着小蚂蚁,聆听哗啦啦的雨声,渐渐的。一个回忆潮汐般的涌来。那天下着蒙蒙细雨,邹岚岚从商店里买好盐和醋,看见外面下着雨,可邹岚岚没带伞啊!可

  • 初夏,改变了我

    岁月匆匆,不留一丝多余的痕迹,那些缀满我们的青春的日子,早已在风中逝去,只化作一丝苦痛与咸涩的记忆,留在心底的是一个艰难的改变过程,就像狂风抽打着风铃,风铃却回报以歌。初夏的清晨,凉爽的空气总是浸满身上的每一个细胞,推开窗,将整个世界装进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