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只为这一声妈妈

只为这一声妈妈

收录日期:2025-11-20 17:19:23  热度:10℃

她是黑龙江鹤岗的一位加油站工人,一位单亲妈妈。她的幸福在25岁那年戛然而止:孩子被查出脑积水,而身为医生的爱人深知这样的病即使华佗再世也无药可医,在一个明媚的午后决绝而去。

她的天空从此没了阳光。

那天,她牵着孩子的手在街上跌跌撞撞地行走,一个女士的话引起了她的极大兴致。那人说,孩子在三四岁的时候学钢琴能开发智力。像一剂针,兴奋着她的神经。她的心豁然明亮,牵着孩子兴奋地赶到钢琴培训班报名。不料,老师知道学琴的是这个目光呆滞的孩子时,无情地拒绝了她。

她不信,偌大的城市就没有一个肯教孩子学琴的老师!于是一家接一家问询。迎接她的无一例外都是鄙夷的目光和厌恶的表情。她心碎了,抱着儿子泪水横流。

没人教,自己来教!她取出了全部的积蓄买了一架钢琴。

她的业余时间,有了新的事情。那就是坐在电脑前学琴,再把学到的教给儿子。但是,事情远没她想的那样简单:对于音乐一窍不通的她来说,琴谱犹如天书。虽然视频中有老师的讲解,但是她的手指,也因为从未触摸过琴键而粗硬难驯。使得原本悦耳的音符,从她的手下流出后变成了刺耳的噪音。而她的儿子,在她手把手教时,不是胡乱地拨弄就是呆滞地无动于衷,更令她心伤不已。

即使这样,每天她还是要强迫儿子坐下来弹一会儿。渐渐她发现对琴无动于衷的儿子开始学她的样子在琴键上跳跃敲击。她心下一喜,笃信儿子对音乐是有感应的。于是,无论多累,都要教儿子弹上一阵。她随即又发现,儿子练琴时神情专注,是做别的事情时所不曾见到的,而且琴声也比她的听来悦耳。并且自从儿子对琴有了兴致起,教他别的东西学得也比以前快了许多,这让她更有了教下去的动力。

但是还有一个愿望,折磨得她寝食难安。那个愿望是:听儿子叫声妈妈!

儿子已经9岁,学会了很多事情,可是还不会说话,她还没听到儿子叫妈妈!

那天,她如往常一样陪儿子练琴,突然听见一声含糊的“妈妈”自身后传出。她以为是错觉,没予理睬。接着又传来一声。她回头,只见儿子嘴唇翕动,又一声妈妈随口而出。她一把搂过儿子,哽咽声声。这一声“妈妈”,她等了多年,她盼了多年。今天,终于让她等到了!

令她更加快慰的是,自从会叫妈妈,孩子像聪明懂事了不少。到10岁的时候,基本能够自理。她果断地把孩子送到了学校。

今年,孩子15岁,读五年级。弹琴仍是两人的必修课。她喜欢和儿子合奏,那种感觉美好而温暖。而医生的话,把这份温暖升华成喜悦——医生说,孩子的智力水平已经接近正常孩子。这从病理上说,简直是不可能的。是她用音乐唤醒了孩子沉睡的思维,创造了医学的奇迹。

她听完喜极而泣,这是对她最大的褒奖。为了这一天,她自学音乐10年。10年的真情守候,10年的倾情付出,为的是孩子的一声妈妈,为的是孩子与常人无异!她做到了!

《中国梦想秀》的舞台上,她告诉儿子:就是全世界都放弃你,妈妈绝不会放弃,因为,你是我亲爱的小孩,我是你亲爱的妈妈!

她叫郑亚波,一个普通的单亲妈妈——2012年感动人心的最美妈妈。

猜你喜欢

  • 牝牡鹂黄的故事

    古代善相马的伯乐年老,推荐九方皋为秦穆公访求骏马。三月后于沙丘求得之。穆公问为何马,回答说是“牡而黄”;穆公派人去看,却是“牝而骊”。于是责备伯乐。伯乐喟然叹息说:“若皋之所观,天机也。

  • 熟能生巧的故事

    从前有个叫陈康肃,号尧咨的人,箭术精良,举世无双。他因此心里非常的骄傲,常常夸耀自己的本领。哈,哈,哈,我的箭术没人比得上。你们有谁愿意跟我比比看啊?”师父,您实在是太高明了,我们怎么比得上您呢!”是啊,我们还要多跟

  • 炙手可热的故事

    唐玄宗李隆基年轻时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但是,唐玄宗后来任用李林甫为丞相,政治开始腐败。公元745年,他封杨玉环为贵妃,纵情声色,奢侈荒淫,政治越来越腐败了。杨贵妃有个堂兄叫杨刽。由于杨贵妃得宠,杨刽也平步青云,做了御史,唐玄宗还赐名国忠&

  • 满城风雨的故事

    潘大临是宋代黄州的一位诗人,他写过不少好诗。有一年秋天快到了,他的一位好友写信来问他:“你最近有新的作品吗?”潘大临回信说:“关于秋天的景色,每一件都能够写出好诗来。昨天我靠在床上休息,听到窗外风吹打着树林的声音,我便起来在墙壁上写道:‘

  • 渐入佳境的故事

    顾恺之是东晋时人,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他多才多艺,不但诗赋写得很好,而且字也写得十分漂亮。他特别擅长的是绘画,是当时著名的画家。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大司马桓温的参军。顾恺之跟随桓温南征北战许多年,两人结下了十分深厚的友谊。有一次,顾恺之跟

  • 涸辙之鲋的故事

    庄周家里贫穷,常常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有一次,庄周家里断粮了,无奈之下,他到监河侯那里去借粮米。监河侯听了,故作大方地说:好啊”,没有问题!不过,等我收了租地的租钱,才能借给你三百斤粮食,可以吗?”庄周听了很生气,但

  • 汗马功劳的故事

    《韩非子·五蠹》就有“汗马之劳”的说法。《战国策·魏策》也有:“张仪说楚曰:‘不费汗马之劳,不费十日。而拒扞关’。”(扞,扞关,地名。) 《史记·晋世家》叙述春秋时晋文公的一段故事时,也说过“汗马之劳”的话。晋文公,名重耳,是晋献公的

  • 汗牛充栋的故事

    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后世尊他为圣人,当时就有三千人跟随他学习。当时为了教学的需要,孔子曾经整理和修改过《春秋》等。孔子说春秋以义”,也就是要用《春秋》来让人们明白义”。但是孔子一生没有写什么自己的著作,只是述而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