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梁实秋先生的幽默

梁实秋先生的幽默

收录日期:2025-11-21 02:08:29  热度:11℃

梁实秋先生学贯中西,在散文、文学批评、翻译等领域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无论在作品中,还是生活中,处处彰显一代大师的幽默和谦逊。

当谈到孩子时,他劈头就说:“我一向不信孩子是未来世界的主人翁。”你正惊讶,他又补一句:“因为我亲见孩子到处在做现在的主人翁。”两句话,把孩子称王的现象全形容了。谈到节俭,他则说:“晚上开了灯,怕费电,关了灯,又怕费开关。”

幽默的最高境界是拿自己开涮,既要有谦逊的品格,又要有充分的自信。

梁实秋先生毕生致力于研究莎士比亚,遂成为这方面的权威。他原计划用20年时间把《莎士比亚全集》译成中文,但结果却用了30年的时间。他在“庆功会”上发表演讲时说道:“要翻译《莎士比亚全集》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大家洗耳恭听,他停了一下,又说:“第一,他必须没有学问。如有学问,他就去做研究、考证的工作了。第二,他必须不是天才。如是天才,他就去做写小说、诗和戏剧等创意工作了。第三,他必须能活得相当久,否则就无法译完。很侥幸,这三个条件我都具备,所以我才完成了这部巨著的翻译工作。”一席幽默,赢得笑声、掌声一片。

梁先生跟韩菁清结婚之后,两个人生活习惯完全不同。二人分房睡,梁实秋每天清晨4点起床,5点写作,晚上8点就睡了。韩菁清恰恰相反,不过中午不起,夜里总要到两三点才睡。“这样也好。”梁实秋说,“她早上不起,正好我可以安静,专心写作。我晚上睡得早,正好她得到自由,可以跟她那群夜猫子朋友去吃夜宵。”“如果她的朋友要请您一块儿去吃夜宵,怎么办?”有一天,朋友开玩笑地问他。“那简单!”梁实秋一笑,“他们请我吃夜宵,我就请他们吃早点。”

他在师大任教期间,当时的校长刘真,常请名人到校讲演。有一次,主讲人因故迟到,在座的师生都等得很不耐烦。于是,刘真便请在座的梁实秋上台给同学们讲几句话。梁实秋本不愿充当这类角色,但无奈校长有令,只好以一副无奈的表情,慢吞吞地说:“过去演京戏,往往在正戏上演之前,找一个二、三流的角色,上台来跳跳加官,以便让后台的主角有充分的时间准备。我现在就是奉命出来跳加官的。”话不寻常,引起全场哄堂大笑,驱散了师生们的不快。

猜你喜欢

  • 悬壶济世“清明根”

    每逢清明,广东北部山区的人们除了扫墓祭祖,还有一个非常奇特的风俗。大人们让家里的小孩子上山找一种草,将草连根拔起后洗干净,只嚼它的根。这种草的根很嫩,味道甘甜,小孩子们个个嚼得有滋有味,当地人管这种草叫清明根。相传,古时候,岭南梅山县一个偏

  • 巧用“岁币”

    公元1004年初秋,一队人马押运着大量的丝绢、茶叶和白银,出了古北口,进入了燕山腹地,缓缓北行。带领这队人马的使节正是在澶州城下让契丹人闻风丧胆的大将马知节。副使节是曹利用,就是他代表北宋与契丹人签订了让北宋臣民蒙羞的澶渊之盟。他们这次说是

  • 千古缠绵夜交藤

    太行山上到处长着一种药材,有秧有根,秧叫夜交藤,根叫何首乌。夜交藤像红薯秧一样,能扯几尺长,但每株何首乌上面只长两根藤秧,不是一个往南扯,一个往北扯;就一个向东长,一个向西长。奇怪的是这两根藤秧白天往两个方向生长,到了夜里,便渐渐靠拢,头挨

  • 待客三道

    赵王特地拜访赵州从谂禅师。这时,从谂禅师正在床上休息,他躺着对来访者说道:“大王!我现在已老迈,虽然你专程来看我,但我实在无力下床接待你,请别见怪。”赵王非但不见怪,反而对从谂禅师更加尊重。第二天赵王派遣一位将军送礼给他,从谂禅师一听马上下

  • 博士挑羊

    东汉时期,京城洛阳太学府是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学府里个个都是饱学之士,其官职都被称为博士。某年春节,太学府里一派喜庆气氛。原来是皇上派人来为博士们祝贺节日了。令大家更高兴的是,诏书上说,皇上为了让博士们欢度春节,特意赐给博士们每人一只羊

  • 王者之道

    王者之疾封建时代,兵多将广可称王。有一个梁王,称霸一方。就在梁王雄心勃勃,意欲大展拳脚之时,他旧疾复发,血色发黑,全身浮肿。梁王有三子,他们见本国御医束手无策,便张贴榜文:广招天下能人,能治梁王旧疾者,赏黄金千两,官封一品。但重赏之下,仍无

  • 高明的医术

    济仁药铺是个老字号药铺,名声不错,买卖也算兴隆。但最近济仁药铺却遇上了麻烦。这天中午,药铺老板施仁贵正在给人看病,忽然一个伙计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大呼不好,并给他一封信。施仁贵展信一看,只觉天旋地转。原来这是一封勒索信,信是当地土匪头子陆二送

  • 领银子与吃包子

    清雍正年间,沂州连续三年大旱,大批灾民逃往京城,惊动了皇帝。雍正皇帝派了一位钦差大臣,带着十万两国库银子,专程到沂州赈灾。钦差大臣到达沂州后,就把十万两白花花的银子交给沂州知府杨笙发放,他自己却到处游山玩水。钦差大臣回京复命后,来京城逃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