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家”这个字

“家”这个字

收录日期:2025-11-21 06:50:36  热度:11℃

八年抗战中的1941年,我四岁,在江西吉安读一年级。小小年纪要走两三里的乡村田埂路去上学是我母亲的意志。母亲是农家女,目不识丁,希望儿子能早早识字,认一箩筐字,弥补做母亲的不足。

开学第一天,母亲起了个早,为我准备一顿特殊的早餐。用餐前,母亲编排了一个富有象征性的仪式:我家有个小梯子,母亲要我爬上三级,然后下来吃三个水煮蛋。在我爬的时候,母亲说了一句愿望:菩萨保佑我仔步步高升!66个叶绿叶黄一晃而过,今天我还隐隐约约记得母亲的这句祷词。

走到餐桌前,母亲要我吃掉一碗三个水煮蛋。“妈,汤怎么是黑色的?”“我放了一点儿香墨,你吃了会读书,认字,认好多好多字!”

“好多好多”是重音,是江西南昌远郊向塘的乡音。

一个学期,我在课堂上学了不到100个字,但只有“家”这个字印象深刻。老师是这样解释的(《说文解字》):屋顶下养了头猪(豕)的地方便是家。这样的解释,引起了我的兴趣,对我的理智或智力是一次冲击,而且是有生以来第一次冲击,意义重大——恰好当时我家养了一头母猪。有一回我吃饭,猪在桌下转悠,觅食,居然把我撞倒在地上。

四岁的我,会对“家”这个汉字的解释发生兴趣,说明在我的体内有“解释世界的基因”。只是它一直潜伏着,要等到16年后才破土发芽。当时我在北大读二年级。

关于“家”的故事,四岁那年朦胧的小觉醒仅仅是开始萌芽。后来我从事人类文明之旅的研究,意识到作物栽培和畜牧业的发明(合起来才叫农业)有多层含义,其中一个是让人定居下来,不再为采集食物到处漂泊不定。

今天我才明白,我这一辈子都在寻找家。我永远走在寻家的路上。一日不寻家,便一日无家可归。家不是一枚金币,可以安安稳稳地放在口袋里永久性地、一次性占有。家不是完成式,而是现在进行式。

1941年冬天,我做家庭作业。在一盏昏暗的豆油灯下,我描红。纸张很差,比不上今天的手纸。红字“上大人孔夫子”,我用毛笔在上面描。母亲在我身旁做鞋底。

记得当我写完一张红模了,母亲便说:“仔呀,去困觉哟!明天一早又要去上学。”

等我钻进了被子,母亲便将一个灯芯灭掉,只留一个,让它继续点燃,发光,照亮。

在昏暗的豆油灯光下,母亲把我的课本从布书包里拿出来,将卷成直角的一页页用手抚平。因为母亲生性爱整洁。

66个春去冬来,今天在回顾中,我才懂得那便是普天下的母子情,也是人生的最大幸福之一:旧梦青灯在,新秋白发知。是的,童年的梦境,只有落进日后白发的追忆中,才会见出它的深层含义。

如果当年的照明是60瓦的明亮电灯泡,而不是农业文明时期悠悠晃晃的豆油灯,我今天的回忆还会拥有这样浓郁的诗意吗?还会像我此时此刻“心游万里关河外,诗成灯影雨声中”吗?

农业文明诗意多,工业文明诗意少——这是我一再体验到的一个命题。

猜你喜欢

  • 民间小故事:长鼻子

    在离山很远的一个庄子里,住着一家子人家,就两口子过日子。这一年遇上荒年,地里连种子也没收,到了来年种地的时候,把个小伙子愁的了不得,妻子说道:“没有法子呀!你到地主家,去借他半升高粱当种子吧!”小伙子听妻子这么说,明知不是门,但逼到这个时候

  • 哪吒闹海的故事

    从前有一位大将军,叫做李靖,他的夫人生孩子,生下来一个圆圆的肉球,在地上滚来滚去,李靖说:“这一定是个妖怪。”拿出宝剑来,朝着那肉球一劈,真怪,那肉球一裂开,从里面跳出一个男娃娃来,胖胖的脸,可逗人喜欢了。李靖看呆了,正不知道该怎么好,一位

  • 吴孟举遇仙的故事

    清朝乾隆年间,有个读书人吴孟举,是浙江石门县洲泉人。他家底富厚,良田千亩,又官为内阁中书,可以说既有荣华,又有富贵,唯独缺少一样,就是长生不老的仙术。吴孟举听说苏州民间以四月初八为“神仙节”,传说每年这一天,天上神仙都要下凡一游,察看人间世

  • 白马坟的传说

    在美丽的阿掖山的山腰,有一堆乱石垒砌的坟丘,据老人讲坟丘里埋葬的是山下卧佛寺里的白马。关于这白马坟有着一段美丽的传说。阿掖山,植被茂密,蜿蜒数公里。在阿掖山下,有一座叫做卧佛寺的寺庙,当地老百姓把这座庙叫做下寺。当年寺里的香火很旺,周围村民

  • 黄鹤楼的民间传说

    唐诗云:“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诗中的“昔人”指的大概是仙人王子安或费祎。不过,到了宋朝,黄鹤楼又与仙人吕洞宾联系到了一起。传说,有一个姓辛的老板在蛇山上开了一家酒店。一位道士常常来喝酒,但从不给钱。辛老板也不以为意。一次,道士

  • 白马坟的传说

    在美丽的阿掖山的山腰,有一堆乱石垒砌的坟丘,据老人讲坟丘里埋葬的是山下卧佛寺里的白马。关于这白马坟有着一段美丽的传说。阿掖山,植被茂密,蜿蜒数公里。在阿掖山下,有一座叫做卧佛寺的寺庙,当地老百姓把这座庙叫做下寺。当年寺里的香火很旺,周围村民

  • 乔县令设考场

    有个县令姓乔,他为官清正,生活简朴,言谈举止诙谐风趣。这天,乔县令把师爷叫到书房,拿出一张库房登记单,说:“库房昨夜被盗,你去看看少了些什么。”师爷出去查看了一会儿,便回来向乔县令禀报:“其他东西都在,只是少了两个银元宝、三根金条。”乔县令

  • 史上比杜十娘还刚烈的妓女

    绿珠这个名字民间很少知道,只有一些文人雅士才知晓,她备受历代文人赏识。历代文人不仅赏识她的美貌,更主要的是赏识她对爱情的坚贞,说准确了就是一个义字!绿珠本姓梁,西晋白州博白人,也就是今天的广西钦州地区博白县人。他父亲是个落魄文人,其母晚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