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一次震撼和一个决定

一次震撼和一个决定

收录日期:2025-11-21 12:50:14  热度:11℃

应该说,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李光耀在新加坡国内,既赢得了高度的褒扬,也遭到严厉的批评。回顾他的政治生涯,李光耀承认他做错了一些事,而脱离马来西亚就是其中一件。

可历史就是爱开玩笑,他如今的成就也都是因那个遗憾而得来的。是不是心怀敬畏甚至是遗憾,才会加倍努力?不得而知。

为何把脱离马来西亚作为最大的遗憾?为何让儿子李显龙接棒,也不会有太多人怀疑他以权谋私?

这就是李光耀的魅力,也是新加坡的魅力。

我们现在纪念这位政治家,很多都停留在他的一些言论上,或者对新加坡的贡献上。其实,应该再往前一步,我们应该讨论“李光耀现象”的背后。

在李光耀23岁的时候,也就是1946年,二战结束次年,他考取了英国剑桥大学法律系。当抵达伦敦,第一次走到繁华的伦敦市中心,他看见一个书报摊,旁边只有一个箱子,没有摊贩。这是最原始的自助售报摊,由买报纸的人自己放进硬币,自己找零,是完全凭自觉的交易。这个街边摊对李光耀的震动,是一生的。

许多年后,他依然清晰地记得当时的震撼,那是他内心最原始的对文明的感悟。这粒种子,这份美好,在他心中深深地生根发芽。

他在34岁的时候,忽然把烟戒了,这出乎所有人意料。1957年的一个夜晚,为了准备第二天在马来西亚沙捞越的一次演讲,34岁的李光耀一支接一支地抽烟,抽了大概有30支。第二天,他失声了,说不出话来。坐在飞机上,他不住地恶心。下了飞机,李光耀决定戒烟。

那一晚的烟瘾,让他时隔几十年后仍记忆犹新。他说,他当时坐在飞机上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是否还想继续完成我作为一个活动家和一名律师所未完成的事业?”对李光耀来说,戒掉多年的烟瘾是一种“剥夺”,但最终他成功了。“我常常做噩梦,梦见自己又吸烟了。”

李光耀有太多的故事可以解读,只是这两个,也许能从另一个侧面看到这位政治人物的一些源起。

在他看来,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就已经足够。

猜你喜欢

  • 七堂受益终生的课

    离开校园已好些年了,课堂上学的那些东西差不多都还给老师了,可几位老师讲过的几则故事却始终未曾忘记。所谓敏锐,就是抓住那根手指高中时参加过一个写作培训班,辅导老师总教我们写作要做到“新、奇、趣、深”,也就是写出“人人心中之所有,人人笔下之所无

  • 乔丹:高贵的生命不卑微

    十三岁的那一年,有一天,父亲突然递给他一件旧衣服:“这件衣服能值多少钱?”“大概一美元。”他回答。“你能将它卖到两美元吗?”父亲用探询的目光看着他。“傻子才会买!”他赌着气说。父亲的目光真诚又透着渴求:“你为什么不试一试呢?你知道的,家里日

  • 励志小故事及感悟8则

    故事1:在宇宙大家庭里,有众多兄弟。他们分别叫浮云、雷霆和闪电……浮云,每日在天空中游荡,飘来飘去,经久不散;而雷霆和闪电却分秒必争,来去匆匆,瞬间消失!为此,浮云取笑闪电:“瞧,我的生命多么长久,你的生命多么短暂!”闪电无暇反驳。它只是静

  • 到底跟你私奔了

    老黄是我大学的师长,对我进行过无数次诱惑让我跟他私奔,我总是瞥他一眼说,你要是刘德华我还真是得考虑考虑,但你和地瓜差不多,我真没兴趣和你私奔。那咱俩合伙做买卖吧,老黄说,买卖不成人义在,再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你赚点外块有什么不好?我想了想也

  • 别问我爱你有多远

    几乎每一个人,在开始一段恋情的时候,都希望自己的爱情能进行到底。而现实,总是令人失望。我经历过3次这样的失望。初恋时,我只有17岁,不懂爱情的年龄。事实上,那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情,只是一种异性间的好感,就误以为“爱情”了。那时我读高中,刚

  • 暗伤

    颜妍不想这样的,可是后来,事情的发展以及走向,都不是她所能控制的。她像一个贪玩的孩子,一步一步地纵深,终于使自己迷失,可是那样美丽的风景,终不是她的归属,她只是一个偶然的过客,清晰明了,却终不能管住自己的脚步。安就是那片风景,一次偶然的邂逅

  • 细节之误

    1912年4月10日,在英国南安普顿港口,一艘豪华邮轮正整装待发,这是它的处女航,港口的岸边站满了送别的人。布莱尔正在最后检查着邮轮上的设备,一切完好。布莱尔想,这该是一趟愉快的旅行。但布莱尔突然接到了一个通知,他的岗位将由另外一个人来替代

  • 我们都在爱着,用最用力的方式

    我以前上学那会儿,认识一个走读生,叫徐媛媛,每天晚上下了第二节自习,她会骑着自行车回家,她的自行车常常放在女生宿舍楼前的车棚里,那时候一个哥们儿喜欢她,于是天天去扎车胎。有一天,媛媛跑我们班找我,要商量一件事。我问,咋了?她哭笑不得地说,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