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我无数次幻想过未来的模样

我无数次幻想过未来的模样

收录日期:2025-11-20 16:40:06  热度:11℃

前路道长且阻,而我以一腔热血勇敢相迎

2010年冬末,我毅然坐上了北上的火车。那一年,我大四,周身还环绕着梦想的光芒,我无知却无所畏惧,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冲劲儿。

我终是不顾父母反对,怀揣着三千元积蓄和暖心的梦想踏上了这一场未知的旅行。

曾经的曾经,我无数次幻想过自己未来的模样。

也许,我能成为一名热心公益,接触形形色色生活在社会底层小人物的记者,又或者做一名不出家门半步,却能够用键盘敲出整个世界的职业写手。兴许,我还会拿起曾经放下的画笔,当一个富有创意的画家。

然而,用“也许”“兴许”拼凑出来的始终都只是跳跃在我脑海中的假想。而这一次,我要做的事情是和真正的未来相逢。

列车载着我不断向北,我的心绪也变得愈加沉重。抱紧怀中那还有点儿余温的餐盒,想到泪眼婆娑与我挥别的母亲,我的心纠成了一团。说实话,我真是一个狠心而又自私的女儿,假借着梦想的名义,在他们面前肆意妄为。

母亲原是万分不赞成我离家北上的,而父亲也未必心甘情愿地同意。从小到大,只要我一掉眼泪,父亲便铁定拿我没辙,只能由着我买了车票,大张旗鼓地整理行李。

临行前一晚,母亲与我长达一周的冷战,终于以她的投降而宣告结束。母亲塞进我行李箱里的各色药品、家乡的风味小菜、厚重的棉袄,让我以为她终于愿意放我高飞,她一句“出去看看也好,有比较才会知道家的好处,待不下去了就早点儿回来”却让我的自尊瞬间破碎。

我赌着一口气和她犟嘴,抛下“不混出个样子,坚决不回家”的狠话,然后憋着气再没同母亲说一句话。

梦想的远方,是个和幻想中不一样的地方

有人说,失去便是得到。人生的意义,在于不断地抉择,在放弃间失去所该失去的,得到所该得到的。只是我从南至北,失去的安逸立竿见影,至于该得到的却迟迟未能如愿以偿地得到,迎接我的只有颠沛流离的无所依傍。

初到北京,我暂租了一个床位。大通铺人多口杂,房间里弥漫着怪异的气味。最令我难以忍受的,是夜晚室友磨牙的声音。

我原不是多么娇贵的人,却没有想到来北京的第二天,便开始水土不服,上吐下泻。为了节省开支,我咬牙想要靠身体机能自我恢复而没去医院,却没想到这一恢复便是一周。

这一周中,我拖着疲惫的身躯,从城南跑到城北,辗转多趟车,面试了几家公司,结果却都不尽如人意。所谓的不尽如人意,结果无非就是两种,他们挑剔我,抑或我嫌弃他们,缺的就是两情相悦的一拍即合。

家里打电话来询问我的近况的时候,我早已经心急如焚,为着和母亲赌的那口气,却假装风轻云淡,说已经找到合适的工作,但是还想等等看会不会有更好的。

不知道是不是每一个未曾真正踏上社会的人,都将第一份工作视为神圣,有一种“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的情结。毫无疑问,我偏执地拥有这样一种情结,固执地不愿意将就,以至于迟迟没能真正安定下来。

某一天,面试结束时已是华灯初上,望着灯火通明的街头、四通八达的道路,我的心在这寒冷的冬日里空荡荡地漏着风。

这城市那么大,我却无所依傍,不知该走向何方。这一刻,暖心的梦想早已经变得稀薄。

接到母亲电话的时候,我有那么一瞬间想脱口而出说:“妈妈,这只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的冰冷城市,并没有所谓包容所有人梦想的阳光,我想回家。”但是,我还是咬牙忍住了,这是我自己选择的路,就算是再难,我也要走到再没有路可走的那一刻。

我在路上,徘徊过,迷茫过,却从不曾停下脚步

人生完美的事情始终太少。

妥协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情。半个月后,我带来的三千元钱已经花得所剩无几。我别无他法,为了支付昂贵的房租、为了吃饭、为了生存,我不得不接受一份与我梦想差之千里的工作。

每天早起赶公交,倒两班车,花费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在路上。吃盒饭和泡面,摒弃所有的娱乐活动,做这个城市最普通的上班族。我磨平了来时的棱角,变得平和而世俗,渐渐领悟了母亲的话,人生不止有梦想,还有烟火,所有的梦想都需要烟火的支撑。

“就这样吧,放弃吧!”这样的话语经常在我心底疯狂地叫嚣着,但我还是选择了努力屏蔽,想着咬咬牙再坚持一下,所有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在这段最煎熬的日子里,给予我帮助最多的还是最初对我最决绝的母亲。她安慰我,向我传授她的人生体悟,教会了我怎样坚持。

我曾害怕,倘若我继续留在这座城市,有朝一日,会变成一个麻木的人,被生活压迫着,牵着鼻子走,翻不了身却也割舍不掉这些年的所有。离不开,放不掉,最终会变成连自己都陌生的模样。

所幸,这样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机缘巧合,我等到了一份梦寐以求的工作,每天被梦想叫醒的日子是幸福的。就算工作繁琐而又冗长,但是一步步地向梦想靠近,我满心欢喜。

很久不曾设想过的未来模样,在接近未来的现在,终于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我走在来时的路上,曾徘徊过,曾犹豫不决过,却终于在坚持许久后,在转角遇见了我梦想中的幸福。

我希冀着,有一天,我会满载着荣耀荣归故里。不为最初的倔强和赌气,而是为了向那些爱我的人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更是为了对自己选择的人生勇敢地埋单。

猜你喜欢

  • 李宋二先生,木头木脑

    李宋二先生是一个身材高大的中年男人,他的头顶上有一团浓密的黑发。然而,尽管外表看起来相貌堂堂,李宋二先生却被人戏称为“木头木脑”。李宋二先生的个性非常沉默寡言,他几乎不和人交流,总是一个人默默地坐在角落里。他的同事们常常纳闷,他到底在想些什

  • 浮生看花开

    浮生看花开,是一种柔情的体验,也是一种对生命的态度。花开,是大自然的奇迹。每一朵花,都有属于自己的时节,在适当的时候绽放,为世界带来一抹绚烂的色彩。当我们目睹花朵细胞中的鲜活,我们也感知到了生命的美好与脆弱。在浮生中,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多种

  • 诸葛亮求婚

    诸葛亮求婚在三国时代,诸葛亮被誉为“卧龙”,智谋超群,才华横溢,他是刘备的重要谋士,也是名副其实的智者。然而,除了政治军事上的才能,诸葛亮也是个情深意长的浪漫主义者。这一天,他决定向心仪已久的岳氏女子表白,开始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求婚。诸葛亮早

  • 纪晓岚联对塾师

    纪晓岚联对塾师在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古代国度中,有一位名叫纪晓岚的年轻学子,他才华横溢,聪颖过人,被誉为当世才子。纪晓岚早年失去双亲,独自生活,以医术和书法文学为生。他常常在当地的书院中泡在书海中,一心渴望成为真正的知识分子。然而,他对知识渴

  • 平凡生活看出不平凡人生

    平凡的生活中隐藏着千奇百怪的人生,那些看似普通的人,往往蕴藏着不平凡的内心和精彩的故事。他们或许没有豪华的座驾,或许没有大富大贵,然而他们用平凡而真实的生活,书写出令人动容的人生篇章。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名叫张小云的女子,她生活在一个小村庄,

  • 中秋传说--吴刚伐桂

    中秋传说--吴刚伐桂在中国文化中,中秋节被视为一个传统的节日,人们会庆祝丰收和团圆。与此同时,有许多关于中秋节的传说也在中国流传着。其中,有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勤劳的仙人吴刚和他伐桂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吴刚的人,他是一个非常聪明和善

  • 清明节的来历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活动。它的来历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是一个与祭祀祖先和缅怀先人有关的日子。根据史书记载,清明节始于周朝时期的“寒食节”。相传,周文王在位时有一个宠爱的嫔妃,名叫妇好,她非常善良美丽,深受周文王的宠爱。

  • 七夕节的由来

    七夕节,又称中国情人节,是中国传统的浪漫节日。它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庆祝,传承着一段古老的爱情传说。古代,有位巧妇牛郎和织女的故事。牛郎是一位孤独的牧羊人,他日复一日地独自放牧着牛羊。而天上的织女则是玉帝的七女之一,她精通织布技艺,织得出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