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亲爱的悍母

亲爱的悍母

收录日期:2025-11-20 17:53:57  热度:9℃

蔡美儿的悍母教育登上《时代周刊》时,我正在和爸爸吃火锅,我随口说:“年糕吃不完,给妈妈带回去吧。”说完我就愣住了,爸爸也愣了一下,随即挤出一个笑容。

我用了很长时间,才习惯了妈妈已经不在人世这个事实。她离开后,我才知道她对我来说有多么重要。可是,整个青春期,我一直和她闹着别扭。

妈妈是蔡美儿笔下的悍母,她从不理会我的自尊心,坚信只有对我严格要求,我才能做出成绩。上初中时,妈妈帮我找了5个家教老师,还给我制定了严格的作息时间表,起床10分钟、吃饭15分钟、看新闻30分钟……我每天在规定的作息时间里奔跑,像一只小白鼠一样不知疲倦地踩着永不停歇的滚轮。

为了摆脱这种状态,我玩过离家出走。我只是想给妈妈一点颜色看看,是爸爸找到了我,他开着那辆出租车,在大街小巷四处“搜捕”。车上,爸爸对我说,回家会帮我和妈妈谈判的。我看到妈妈的眼圈红红的,我想,妈妈应当悔改了吧。可等待我的是一顿棍棒。“你还敢不敢离家出走?说,敢不敢?”我不说话,藤条又落了下来。

夜里手疼得睡不着,我上厕所,蓦然听到妈妈“嘤嘤”的哭声,还有爸爸安慰她的声音。我突然有一种快感,原来妈妈打我时,心也是疼的。我的手不能写字了。可是,这并没有停止我的补习,妈妈说:“写不了,就背!”

后来我就放弃反抗了,因为妈妈真的是太强悍了,我在妈妈的“铁蹄”下,生活了19年,一直到考上大学。没了妈妈的看管,我疯了似的玩。

大一第一学期结束,我有4科要补考,妈妈听后差点儿背过气去,我低眼耷眉地认错, “要不,你再帮我请家教?”实际上我是在挑衅,妈妈的手明显抖了一下。

大一第二学期一开学,妈妈就在学校附近租了间房子。我誓死抵抗,说如果她不退掉房子回家,我就退学。最后,妈妈妥协了,但我必须保证各科达到及格。

其实我明白我能考上那么好的大学,全都拜她的悍母教育所赐。感激归感激,我却和她亲不起来。每次打电话回家,如果接电话的是妈妈,我叫一声“妈”,下一句便是:“我爸呢?”

知道妈妈得了乳腺癌时,我整个人傻掉了。我很想抱着她哭,求她不要用生病来惩罚我。可是,我只能靠在爸爸的肩头低声抽泣。我不习惯和她亲热,每想至此,我都觉得悲不自抑。

为了安慰父亲,我陪他到处旅游、看电影。有一天,我们在看《赵氏孤儿》时,父亲忽然说:“肯定是程勃杀了屠岸贾,从来都是孩子捅父母一刀,哪有父母捅孩子的?”

我的眼泪汹涌而出,谁能数得清妈妈在世的日子,我在她的心上捅了多少刀啊!

猜你喜欢

  • 其实我也很爱你

    遇到他那一年,我19岁,他49岁。我叫安小东,他叫金小林,我和他就是一对冤家。那一年暑假,我放假回到家里,家里平白无故地多了一个男人,我觉得很别扭,进出都不方便,冷着脸不跟他说话,也不跟他在一张饭桌上吃饭。但是,到了吃饭的时候,他还是会讨好

  • 美丽的谎言

    前天回家,从小玩到大的朋友托我给其爷爷捎一些新年礼品。满满的一包,品种倒是不少:新郑的大枣,新疆哈密瓜,开封的年糕和一些其他地方的土特产以及两瓶包装简易的白酒。东西虽多,但不可否认,这些都是在市面上很容易买到的,我粗略计算了一下,总共也就价

  • 世界上最矮的棒球王

    埃迪•盖尔从小就很不快乐。他想不明白,为何自己的父亲和两个哥哥都是身高1.8米的大个子,自己却是个身高不到1米的侏儒。在学校,他坐在最前排,同学们都比他高出几个头。在家里,那3个大个子也都是俯视着看他,总把他当个小孩子。埃迪&bu

  • 一张忘取的汇款单

    工作后,我极少打电话给父亲,只是在每月领了工资后,寄500块钱回家。每次到邮局,我总会想起大学时父亲寄钱的情景。那时,父亲从来没有一次给我寄过半年以上的花费。四年来,他每月都要将收废品挣到的一大把卷了角的零钱,在服务人员鄙夷的眼光中,谦卑地

  • 不会再有第二个你

    很小的时候,她听身边的人说她是要来的孩子。树开花时,赶花人生下了她,又辗转托人送掉了她,然后又赶别的花去了。她回家问他。他说,别听他们瞎说!然后拉她到镜子前,指着一大一小两张脸说:别人家的孩子哪能长得和我一样漂亮?她笑了,镜子里的他刀条脸,

  • 你并非可有可无

    不跟老实人玩心眼 父亲去世三年后,你来到了我家。同父亲相比,你平凡得实在是乏善可陈。可是,50岁的母亲需要一个老伴儿,而一个50岁的老人对另一半的要求也务实本真很多——只要人好就行。 而你具备这个最基本的条件,你是远

  • 至爱无声

    一 从法院出来时谢乔生的脸是铁青的。因为在法庭上他力争孩子的抚养权时,法官不客气地警告他:离婚的不是你,而是你的女儿女婿。”谢乔生就当着众人的面指着我的鼻子咆哮:康康若判给那畜牲,我跟你也上法庭,断绝父女关系!”我没

  • 静悄悄的爱

    很难把握生命。一位医生说:毛病不断的人,不见得短命,就像一只瓷瓶,纵然已显裂纹,但仔细爱护,亦可避免破碎。而一只好碗,一不当心也会粉身碎骨。这样的话应在他和她身上。 相伴走了30年,一向无甚大病的她倒走在长病的他之前了。昨天去参加了一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