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锁匠和小偷

锁匠和小偷

收录日期:2025-11-21 12:59:13  热度:12℃

有一个锁匠,设计了一种防盗锁,功能良好,家家必备,于是他发了大财。

发财后的锁匠(他现在不是锁匠了)知识增长,见闻丰富。他知道单靠好锁不能消灭盗贼,也知道有许多小偷误入歧途、悔之晚矣,就拿出钱来成立一家培训机构,收容悔改的小偷,教给他们谋生立业的技能,使他们能够重新做人。

小偷有开锁、毁锁的特长,他们知道每一种锁的弱点在哪里。这个制锁致富的人,采纳偷儿们(他们现在不是偷儿了)的意见,设计新锁来加强防盗的功能。锁的销路更好,财源滚滚,赚的钱也更多。

这时,锁匠(他现在是亿万富翁了)年纪已大,识见更高。他知道单是鼓励小偷悔改还不够,就捐出一半家产成立基金会,从正本清源着手,支持社会风气的改善和道德教育的加强。他的声望变得高极了。

有人替他忧虑:盗贼愈少,锁的销路愈差,岂不影响他的财源?倘若有一天,社会上偷抢行为绝迹,家家夜不闭户,他的制锁工业岂不要崩潰?不会,完全不会。到那时,仍会有人甘居下流,人们仍然要小心保管自己的财物,小偷不会绝迹,甚至也不会出现显著的减少。制锁家努力减少盗窃人口的结果只会使他的威望升高,他仍然是富翁,而且是伟大的富翁。

有些人自己沉沦的结果就是把别人垫高,这几乎是命中注定的。

猜你喜欢

  • 乾隆被捕

    清朝的乾隆皇帝即弘历,一生治国有方,在位60年基本上为太平盛世,退位后还当了一段时间的“太上皇”,遥控国家大事。他一生深居简出,身份显赫,谁敢抓他呢偏偏他栽在自己“万分”陌生的小小部下手里,这个小小的部下就是清朝盛京将军属下的旅顺口水师营

  • 乾隆找姓

    乾隆皇帝在位时,曾七次微服私访巡游江南,其中六次化名“高天赐”。他为什么叫这个名,这里有一段曲折的故事。康熙末年,乐清高岙有个叫高海生的后生,父母相继亡故,靠卖柴维持生计。这年乐清遇上百年不遇的旱灾,柴卖不出价,高海生只好背井离乡,辗转来到

  • 扁鹊暗杀齐桓公

    “越人,这次你下山之后,就要行走江湖自谋生路了。以后无论遇见什么事情都要记住为师的话,我们医生的天职就是治病救人,无论贫穷贵贱,能够救治的你一定救治。另外,你出去之后一定不要说你是我的徒弟,也不要向外人泄露我的住处,我还想在这里安安静静地歇

  • 秦穆公得了“健忘症”

    公元前648年,晋国闹饥荒,晋惠公厚着脸皮派人到秦国求助。当初,晋惠公争夺王位时,秦穆公可帮了大忙。后来晋惠公却背信弃义,反而派兵攻打秦国。现在闹了饥荒,反倒想起求助来了,岂不是自讨没趣?大家猜想,秦穆公一定会好好羞辱晋惠公一番。不料,秦穆

  • 秦穆公失马

    春秋时期,秦穆公乘马车出行,车坏了,其中的一匹马跑了。穆公亲自去寻找,只见在岐山的南面很多农夫正在分食马肉。穆公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叹息说:“吃了马肉而不马上喝酒,恐怕会伤了你们的身体。”于是给了农夫一些酒,才离开。过了一年,秦国和晋国在韩原

  • 乾隆巧劝“将相和”

    1776年3月的一天,乾隆皇帝召唤他所宠爱的新任军机大臣和珅和三朝元老刘统勋一起,来到承德避暑山庄的烟雨楼前观景赋诗。除了游山玩水,乾隆此行还有个重要目的,就是劝和二人。因为,乾隆早已发现和珅和刘统勋不和,为了“大清事业”,乾隆便有心调和二

  • 风与太阳

    北风与太阳两方为谁的能量大相互争论不休。他们决定,谁能使得行人脱下衣服,谁就胜利了。北风一开始就猛烈地刮,路上的行人紧紧裹住自己的衣服,风见此,刮得更猛。行人冷得发抖,便添加更多衣服。风刮疲倦了,便让位给太阳。太阳最初把温和的阳光洒向行人,

  • 树和斧子

    一个人来到森林里,请求树给他一根木做斧子柄。树答应了他的请求,给他一根小树枝。他用小树枝做成了斧子柄,完好的装在斧子上,接着抡起斧子砍起树来。他很快就砍倒了森林中最贵重的大树。一棵老橡树悲伤地看着同伴被砍毁,无能为力,他对身旁的柏树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