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两颗纽扣

两颗纽扣

收录日期:2025-11-21 16:57:05  热度:8℃
左左是一颗白色纽扣,他住在一件大衣的左袖口上。右右也是一颗圆圆的白色纽扣,他住在大衣的右口袋上。他们的模样差不多,生活在同一件衣服上,很近却又好像很远。
那一天,主人双手撑着下巴想心事,这时,左左看见了右右,右右也看见了左左,两颗纽扣好奇地相互打量着。
“嗨,你好,我是左左。”他热情的打招呼。“哦,你好,我是右右。”她羞涩的回答。
他们很快就成了朋友,是啊,他们的生活中很少有伙伴,彼此又是那么相像。他们谈起了各自的生活。
右右感叹:“我每天都很忙,刷牙,洗脸,写字,只要右手忙乎的,我都的跟着忙。”
“和你比,我空闲多了,可也浪费了很多时间。”左左安慰她。
“我最怕主人写字了,把我压在下面,呼吸都很困难,”右右故意喘着气,把左左逗得哈哈大笑。
左左觉得,他爱听右右的故事。
右右也发现,她喜欢把心里话倾诉给左左。有时正说得带劲,主人一伸懒腰,他们都来不及说一声再见,就天各一方了。
于是他们每天都期盼着能有机会再见面,朋友相依相偎的感觉真好,他们都厌倦了每天孤零零的一个人。
偶尔,他们也会见面,主人捧书的时候,主人打电脑的时候,他们就能相处一会儿。可是,每一次都是擦肩而过。
有一次主人生气,右手猛的一拍桌子,连左左也跟着颤抖了一下,他忽然担心气了右右:她会不会受伤呢?
左左终于忍不住了,夜里,他乘着主人休息,用力扯断了身上的绳索,滴溜溜滚到了右右的袖口上,靠在她旁边住了下来。
右右看见左左,激动地说不出话。左左看到右右没事,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主人是一个粗心的人,没有发觉。从此他们一起生活,一起休息,本来右右一个人经历的事情,现在左左一起陪同着。
一天,两人又开始聊起来。
“那天,主人梳头的时候,我躲到了头发里,还闻到头发中的香味呢。”右右兴高采烈的说。
“是玫瑰的香味,我也闻到了。”左左淡淡的回答。
“还有主人手插在口袋里的时候,我看到了口袋里的……”右右讲着,手还比划着,可左左心不在焉的。
左左发现,右右讲的事情,他都知道,因为他们的生活是一模一样的。
右右想找一些左左不知道的有趣话题,可寻思了好久也没找到。
终于有一天,又是一个主人休息的夜里,左左重新回到了左袖口上。
左左过着左左的生活,右右过着右右的生活。
偶尔见面的时候,他们又有了说不完的话。

猜你喜欢

  • 你值得被爱

    我20岁左右开始写作。当时的我,是一个完全没有自信的女子。20年以后的今天,如果能告诉她一句话,我想说:你值得被爱。 小时候的生日,圆形蛋糕上一定有跟年龄同数的蜡烛,一支一支点上火,等着我吹灭。上了初中以后,岁数大了,无处立全

  • 古代妈妈的一封信

    古人写信很有意思。 这是古代妈妈写的一封信,母亲写给儿子的。也算不得信,了了几十字,只当是一简短的手函。简短,字微,充分发挥了中国汉字的蕴藉和古典,有妙趣。 阅儿信,谓一身备有三穷:用世颇殷,乃穷于遇;待人颇恕。乃穷于交;反

  • 高跟鞋

    我在小时候发过的誓,若还记得,基本全被岁月打破。 我讨厌高跟鞋带来的盛气凌人,让女孩们变得像电影《穿Prada的女魔头》里世故和忙碌的女人。我以为一双舒适的平底鞋才能让我走遍世界,才能让我成为真的自己,肆意的、散漫的、没有戒心

  • 乏味的流行

    一样的星巴克,一样的麦当劳。一样的大商场,一样的电影院里放着一样的电影,一样的夜店里人们喝着一样的啤酒,一样的超市里摆着一样的货架,一样的货架上面摆着一样的立顿红茶和李锦记酱油这是我们一样的流行生活。 如果你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生

  • 如果生活让你难受,那就翘掉它

    像上学时翘课一样。现在很多人不愿意忍受周而复始的疲惫生活和忙碌工作,开始向往生活在别处的惬意。当然,在打卡机面前,在繁重的工作面前,真想翘一回,并不那么容易,但不管压力的来源有千万种,我们的生命却只有一次。扔掉所有的包袱,做点虽然无用但

  • 熟悉与陌生

    2010年的夏天,我回乡省亲,有机会和父亲一起去镇上买空调,其间有不少意想不到的观感与体会: 一是刚到镇上时,父亲二话不说。就像系匹马一样,把他骑的摩托停在了镇口的一家摩托车行,便开始徒步逛街了,且没有给车上锁。理由是,车是在那家

  • 车上的眼泪

    在从机场去武汉市区的大巴车上,身旁坐着一个面容有些苍老的青年。他看上去最多只有30岁,但面色黝黑、深重,我猜他应该是一个从小就出门打工的少年。我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坐在他身边。不是我恐惧他的面貌,是恐惧他在打电话的表情和声音。我们总要见

  • 外婆的善良超越仇恨

    外婆住进了刘家大院。一年多后生育了我的母亲。此后,外婆一生再未生育。外祖父的一生至今对我仍是一个秘密,我只听说曾在黄埔学习的他做过蒋介石的侍卫官。抗战时期他曾经是邱清泉部的参谋长,湖北光复后大约是接收武汉的少将警备司令。1948年他被调往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