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梦中读书

梦中读书

收录日期:2025-11-20 14:50:30  热度:10℃

这位刘书生,在外人看来,他是一个十分用功读书的人。但刘书生已经三十五岁却还是没有读出个名堂来。原因嘛,他好高骛远,虽说是整天整天,一天接着一天地埋头读书,可是常常头埋得过深,趴在书桌上睡着了。若是这样就能考取个功名,那才怪了啊。

刘书生的父亲苦读一生都不得志,临终前还是不放心只会读书的儿子,告诫刘书生说:“你千万别步我的后尘了啊,咱家祖辈苦读都未曾出个状元,像是中了诅咒似的,你还是去干干别的吧”可是刘书生怎么也不听劝。

没有人愿意嫁给这个满是摞着补丁,穷得叮当响的刘书生,而且他自视清高,除了干读书这种高尚的事外,绝不干能够让他买身衣服的累活,这更让人瞧不起他。对于女人,书生满已经不在乎了,因为在乎的话实在是在做无谓的挣扎,反正也不会有人肯嫁的。

这天书生从书桌上醒来,忽然间香气扑鼻,回头一看,竟然是仙女下凡,那倾国倾城的相貌,婀娜多姿的腰身,足以让每一位男人神魂颠倒。

原来事出有因,刘书生的祖辈皆是苦读不得志的,是受了上天的诅咒,上天看刘家实在可怜,于是派一仙女嫁与书生。

这让人不免想起牛郎织女的故事,这回来个书生与仙女的故事可能也会饶有趣味哩,而且这次书生可不必听什么神牛说话啦,偷仙女的衣服啦这样麻烦多事,仙女直接飞上门来。

可在书生这故事就大相径庭了。“唉,我怎会做如此之梦,难道我还对女人有多余的妄想?不行啊,得把心思全花在这读书上啊。等等,我的心思为何如此清晰,这在以往的梦中是从没有过的啊。”书生想着忽然灵光一闪,拿起一本书,“哈哈,竟在梦中也能读书啊,上天果然是眷顾我的呀,只要做梦的时间也利用起来,中举可就指日可待了呀。”

书生好像忘了仙女,勾魂的香气又扑来。书生突然起身呵斥道:“你竟跑到我梦中来妨碍我读书,赶紧给我滚!”仙女一眨眼就不见了。

书生读了一会儿书。“哎呀,怎么在梦中也会困倦啊。”说着书生又埋头睡着了。

猜你喜欢

  • 忧心如焚的故事

    周幽王是个大昏君。他宠爱美人褒姒,因为褒姒喜欢听裂帛的声音,他就将大匹大匹的丝绸撕成条。为了博取褒姒一笑,他点燃烽火台,各路救援诸侯昼夜不停地赶来护驾,才发现上当了。他对百姓重重剥削,使得天灾人祸不断,人民痛苦不堪。他又重用大奸臣尹太师,致

  • 同心同德的故事

    商纣王宠信妲己,过着酒池肉林的生活,谁要敢反对他,就会被挖心或受火烙之刑。老百姓被逼得活不下去了。周武王决定讨伐他,在盟津会师各路诸侯,举行了誓师大会。武王说:将士们,请听我说!善良的人做善事,只怕时间不够用。凶恶的人行起恶来,也怕时间不够

  • 羽毛未丰的故事

    出处《战国策。秦策—》秦王曰: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释义 丰”,丰满。比喻势力还小,或常识、阅历尚浅。故事 战国时洛阳人苏秦,年青时曾师从智者鬼谷子学习辩术 谋略。学习结束后,周游列国,希

  • 有恃无恐的故事

    出处:左传·俗公二十六年》齐候曰:室如悬罄,野无青草,何恃而不恐?”对曰:恃先王之 命。”释义 恃”,倚仗,依靠;恐”,恐惧,害怕。国有所依靠而无所顾 忌,无所畏惧。故事 春秋时

  • 有名无实的故事

    故事 一天,晋国的大夫叔向去拜访老朋友韩宣子。韩宣子是当 时晋国的六卿之一,职位很高。但他见了叔向,不住地唉声叹气,说 自己很穷。不料叔向听他这样说,便站起身拱手向他祝贺。 韩宣子不解地问道:我是有卿的名,而没有卿的实际,无法跟 大夫们相比

  • 异军突起的故事

    秦朝末年,秦二世荒淫无道,天下百姓怨声载道,陈胜、吴 广率先揭竿而起,各地纷纷响应。 这时,东阳县有个狱吏名叫陈婴,他一向在县中很有威信,东阳 的百姓都很尊敬他。东阳县的年轻人见到全国起义浪潮风起云涌, 也杀了东阳县令,聚集了几千人,宣布起

  • 以身试法的故事

    西汉时,高阳出了一位廉洁奉公的官员,叫王尊。王尊从小 死去父亲,由他的伯父抚养长大。伯父家里比较贫穷,王尊每天要赶 羊群到野外去放牧。这孩子最爱读书,放牧时总要带些书阅读。渐渐地,他对书上提 到的那些秉公执法的官吏十分崇敬,希望自己将来也成

  • 一字之师的故事

    指改正文章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字的老师。该语出自宋代陶岳《五代史补》。唐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文学艺术也很发达,其中以诗最具有代表性。当时,不仅诗人多,创作的诗多,而且在艺术上、内容水平上都很高。在当时众多的诗人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