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首相府里的那些岁月

首相府里的那些岁月

收录日期:2025-11-20 13:39:48  热度:10℃

第十位首相

1997年3月17日,大选的日期才定下来,定在5月1日。托尼的竞选“战车”是辆旧巴士按竞选需要改装的,空间狭窄,很不舒服。整整6周我和托尼都在全国来回奔波。

投票站关闭那晚,我和托尼在个地方结束演讲,赶了几里路回家。回到家我们大吃一惊,家里挤满了人,武警将外面重重包围,强力照明灯刺眼开着,到处可见晃动的人影和嗅来嗅去的警犬。

当晚大概10点半,我们得去一家娱乐中心统计选票。那里像在举行狂欢节,人人心醉狂喜,托尼到处走动。我和家人则在娱乐中心的一个房间看新闻,当电视里播出托尼赢了的消息时,我和妹妹坐在那里,先是目瞪口呆,然后紧紧抱住对方。

第二天早上,托尼要去白金汉宫谒见女王,这个见面仪式叫做“吻手礼”,是女王正式邀请新任政府去组阁。进门后,我们被带到一楼。女王的私人秘书兼新闻秘书告诉托尼该怎么做,女王的侍女则指点我该怎么做。

托尼进去大概20分钟后,一个男仆为我开了门。女王,这个标志性人物,就坐在托尼的身边,看起来非常娇小。

直到后来我才知道,托尼在亲吻女王的手时,不小心被绊倒在地毯一角,两手撑地跌了下去。不过女王镇静如初,她微笑着告诉他,他是她在位的第十位首相,第一位是丘吉尔。

坐上车朝唐宁街驶去时,我对托尼说:“别担心,我知道女王的第十位首相会和第一位一样棒,即使他的吻手技巧还有待提高。”

唐宁街10号

唐宁街10号是英国的首相官邸。当唐宁街10号的门在我身后徐徐关闭时,我心里有对历史的敬畏,我知道历届首相都在这里待过;有焦虑:前辈们的指挥棒,满载着责任传到了托尼手上;还有股不安的潜流,就像《蝴蝶梦》里那个新娘,当她第一次来到曼陀丽庄园,也是这样惴惴不安。

我们打算等孩子们放期中假时,再搬进唐宁街。可是从托尼当选首相后,我们在原来的家就无法安睡。我们的卧室在第一层,床在两扇前窗之间,外面街上的警察隔两个小时就换班,不停地窃窃私语。

一天周末早上,门铃响了,我拿起内部对讲电话。“有人给您送来了一束鲜花,布莱尔夫人。”一个警察说。“把它放在门边好吗?”“恐怕不能,我已经抱在手上了。”我只好穿着拖鞋去开门,我睡眼惺忪,打着哈欠,头发乱得像鸟窝。

人人都知道门外等着我的是什么。世界上所有小报编辑都知道这张照片做成星期天头条会有什么效果,那个摄影师也发了一笔小财。

鲜花是一个教堂送来的,他们是好意。现在想来我可以坦然地一笑而过了,但当时我关上门后,把前额靠在门后面,双眼紧闭,心想:“哦,上帝,托尼会杀了我。”

这件事后,我决定尽快搬去唐宁街。上任首相梅杰在唐宁街为我们留了一瓶香槟酒,还附了张纸条:“祝你好运。这是项伟大的事业。好好干。”

搬进唐宁街不久,我们才知道住在这里要征税。而且我们原来的家有一大笔贷款要还,我们的经济很快变得拮据。我想把原来的家出租用以抵押贷款,但是出租房子要通过外交部,因为这涉及安全问题。没有办法,最后我只好将房子卖了。

在唐宁街,我们还被告知,我们的住处是政府财产,不能自带家具。我们的住处和托尼的办公室一样,越来越成为公共场所。我和保姆经常轮流做饭,常常我从外面回来,厨房里的碟子堆得像小山。

克林顿夫妇

我们在唐宁街接待的第一位官方客人,是克林顿夫妇。为了配合媒体,我们站在唐宁街的前门台阶上欢迎这对世界上最强大的政治夫妇。

我们不想在唐宁街举行过分正式的晚宴,就带这对夫妇去外面的饭店。饭店在一座精心装修的商业大厦里,我们到那儿时,人们纷纷从车窗里探出头来,把车停在开阔的人行道上,对托尼和克林顿表示欢迎。

克林顿是那种善于交际的人,他勤于思考,热爱聊天,但这种特点一般到晚上十点才真正显露出来。晚上十点一到,保证他会和你展开一场无比有趣的讨论。希拉里虽然不是那种容易动感情的人,但我发现生活中的她比公众眼中的她更温暖。

饭店的一部分被隔离了起来。虽然老板同意为我们吃了什么保密,但第二天下午,“切丽大食鹅肝”成了头条新闻。我收到洪流般的辱骂信件,都是动物爱好者写来的。

大约几周后,我们去了华盛顿,希拉里带我参观了白宫。她告诉我,白宫有四个厨师,有许多志愿者和实习生,他们喜欢白宫或想亲身体验白宫生活,愿意为白宫免费服务。在莫尼卡莱温斯基之前,看起来这是个好主意。

希拉里给我的一条忠告,至今还在我脑海里鸣响。“你必须承认,”她说,“你不可能每时每刻取悦每一个人,尤其是媒体,只要你认为正确的事,你埋头去做好了。”

1998年1月,莫尼卡莱温斯基性丑闻爆发了,我的心在为希拉里流血。我也在心里说:哦,比尔,你怎么这样傻?

戴安娜王妃

早在托尼当选首相前,我们和戴安娜王妃就见过面。戴安娜比照片上还漂亮,身材窈窕,衣着得体。我记得第一次见到她,一种强烈的吸引力扑面而来。她对我谈起她对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的感情,这两个孩子和她非常亲密。她说她不是伟大的知识分子,但我认为她成功地塑造了一种形象,让人觉得她能有所贡献。搬进唐宁街不久,戴安娜带两个王子和我们见了一面。这次见面,我们一起吃了午饭。午饭过后,我们坐在草地上,看托尼和孩子以及两个王子踢球。戴安娜的表现非常放松,不仅说她想在公众生活方面发挥更显著的作用,还说她很喜欢我的女儿凯瑟琳,她也想要一个女儿。

几周过后,有天凌晨,电话响了。托尼接完电话,脸色惨白。电话是警察打来的,戴安娜在巴黎遭遇一场车祸,正在昏迷之中,医生认为她不可能恢复知觉。不久电话又响了,托尼捧着话筒反复说:“我不相信这是真的,我不相信”

那晚托尼没再睡觉,不是打电话,就是看新闻。他和班子成员商量去哪个教堂,应该在晨祷开始前讲些什么。教堂最后定在特里姆登的圣玛丽玛德莲娜教堂,托尼发表了讲话,他说到了全国民众的心坎里:“她是人民的王妃。”

“切丽门”事件

我在唐宁街遭受过无数次外界的猜疑和攻击。最让我受伤的那次,是2002年。

2002年伦敦的房价一涨再涨,我们卖掉的房子已经值100万英镑。活生生的事实是,我们比五年前托尼当上首相时穷了许多。这时我决定买套房子,我不想托尼卸任后,我们连房子都没有。

最后我没有买到房子,反而在买房过程中,认识了一个叫皮特福斯特的澳大利亚人。这个人自称与我们过往甚密,到处行骗,让我卷入到一系列攻击与调查中。机智的八卦小报,将这事称作“切丽门”。

皮特福斯特是我一个朋友的朋友,我和他只见过一面,因为他自称认识一些房产中介,我和他又有了几次电子邮件来往。他行骗被警方逮捕后,最终被驱逐出境。无论是等待被驱逐的日子还是被驱逐出境,他始终和一些八卦小报联系,将诸如我利用托尼的关系要求房价折扣、我试图通过一个离岸避税港转移资金的伪造消息,卖给这些小报。

为了调查这些消息是否属实,唐宁街对我的电脑进行了全面清查,对我也进行了多次盘问,向来跟托尼所属工党相对的保守党,更是要求对我进行公开质询。有人甚至提出,我以前订购衣服时曾享受过折扣,要求我跟所有为我提供衣服的人联系,让他们做出书面保证,证明没有给我特别优惠。我照做了,但还是不行,又有人提出,我得把所有折扣还回去。我拒绝了,我还做了一些准备工作:从大使的妻子到女王的侍女,没有人觉得我有义务为了官方工作自掏腰包穿着光鲜,还要不断接受媒体的审查。

欣慰的是,这起事件中,我也收到了许多同事、朋友以及我从未见过也永不会见到的人的来信,他们在信中纷纷表示对我的同情与支持。尽管为了避嫌,托尼从未在公开场合就我的事情说过只言片语,可是我感觉得到,他信任我。

离开唐宁街

对于唐宁街10号的房客而言,离开总是件不那么容易的事。

托尼定于2007年6月27日辞去首相职务。那天到来时,我在厨房的桌上留了一瓶香槟,还有送给新任首相戈登和夫人的礼物:我想向他们表达梅杰曾向我们表达的善意。

汽车载着我们离开唐宁街时,我想到了我们全家入住唐宁街的情景。我们每个人都以不同的方式面对和理解这沉甸甸的十年经历,期待着下一段人生之旅。

猜你喜欢

  • 铜头铁额的故事

    【出处】《太平御览》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卷七十九引《龙鱼河图》兄弟八十人,铜头铁额。《云笈七签》卷一百【释义】铜铸的头,铁打的额。形容人勇猛强悍。【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人勇猛强悍【相近词】铜头铁臂【成语故事】远古时期,

  • 贪生怕死的故事

    【成语故事】西汉末年,诸侯国梁王刘立不把朝廷放在眼里,任意杀害手下中郎曹将。汉哀帝大怒,派钦差到梁国捉拿刘立。刘立感觉到事态严重,就脱去王冠跪地请罪,说自己贪生怕死并非对抗朝廷,只是等待朝廷每年的新春大赦。【出处】今立自知贼杀中郎曹将,冬月

  • 无功受禄的故事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经常互相攻伐,赵国凭借武力不断侵犯楚国。此时楚国人杜赫来见怀王,声言他能说服赵国跟楚国和好。楚怀王非常高兴,准备把杜赫封五大夫,然后派他前往赵国。大臣陈轸知道了这件事,向楚王献计说:"假如杜赫不能完成跟赵国通

  • 拔帜易帜的故事

    拔帜易帜”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取而代之。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淮阴侯列传》,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草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后,率领

  • 死而无悔的故事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孔子外出讲学,子路佩剑前往保护孔子,子路说自己像箭不用读书,孔子说读书可以让他有勇有谋。子路问孔子统率三军时愿意与谁共事,孔子说不愿与那些空手打虎及徒步过河的有勇无谋的人共事,与有勇有谋的人共事死而无悔。【出处】子曰:

  • 嫂溺叔援的故事

    【成语故事】战国时期,齐国雄辩家淳于髡问孟子男女之间不用手递受物品是礼,那么嫂子掉进水里,小叔子用手去救是礼吗?孟子认为是礼。淳于髡又说天下的人都掉进水里,你为什么不去救?孟子回答说应该用道去救,而不是用手去救。【典故】男女授受不亲,礼与;

  • 舍死忘生的故事

    【成语故事】绎州龙门大黄庄农民薛仁贵自幼喜欢武术,20岁时学成十八般武艺。他一心想投军报国,父母鼓励他为国要舍死忘生。他对父母说:今当国家用人之际,要扫除夷虎,肃靖边疆,凭你孩儿学成武艺,智勇双全,若在两阵之间,怕不马到成功。”

  • 噬脐何及的故事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楚文王向邓国借道攻打申国,邓国的国王邓祁侯是楚文王的舅舅,他亲自迎接楚文王,他的儿子要父亲提防这个外甥,可邓祁侯不听,让楚文王攻打申国,可等他灭了申国后回师途中就进攻邓国,邓祁侯真是后悔莫及。【典故】若不早图,后君噬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