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韩信传奇故事

韩信传奇故事

收录日期:2025-11-21 00:07:02  热度:7℃

韩信被贬为淮阴侯之后,深知汉王刘邦畏惧他的才能,从此常常装病不参加朝见或跟随出行,在家中闷闷不乐,时常怨天尤人。他感到自己南征北战,横扫天下强敌,屡战屡胜,为江山一统,功劳比汉王也不在下,到头来却和绛侯周勃、颍阳侯灌婴等处在同等地位感到羞耻。一次韩信去拜访樊哙,樊哙行跪拜礼恭迎恭送,并说:“大王竟肯光临臣下家门,真是臣下的光耀。”韩信出门后,笑道:“我这辈子居然同樊哙等同列!”

汉七年,刘邦任命陈豨为钜鹿郡守,陈豨就去向淮阴侯辞行。韩信见了陈豨甚是高兴,一阵寒暄之后,韩信便设宴宽待,宴罢,二人便又亲亲热热的到院中散步,韩信突然想起有要事说给陈豨,便拉着陈豨的手有意避开左右侍从,然后,仰望苍天叹道:“哎!世事如此不如人愿啊!您可以听听我的知心话吗?有些心里话想跟您谈谈。”

陈豨道:“一切听任将军吩咐!”

韩信道:“您管辖的地区,是天下精兵聚集的地方;而您,是陛下信任宠幸的臣子。如果有人告发说您反叛,陛下一定不会相信;再次告发,陛下就怀疑了;三次告发,陛下必然大怒而亲自率兵前来围剿。我为您在京城做内应,天下就可以取得了。”陈豨一向知道韩信的雄才大略。深信不疑,说:“我一定听从您的指教!”

陈豨上任后,有一次,陈豨请假回家,途径赵国时,赵国的国相周昌发现,陈豨的陪同人员特别多,仅车子就有一千多辆,当时就把邯郸城的大小宾馆都给住满了;而且周昌还注意到,陈豨这个人待人宽厚,平易近人,和随从们相处,他宁愿委屈自己,也不怠慢他人,因此深得人心。周昌心想,陈豨哪来的这么大资金,养着这么多人、车?他的经济来源肯定有问题。再说了,无论从哪方面来讲,是势力还是为人,陈豨都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这样下去可不得了。待陈豨走了之后,周昌就向刘邦禀报了此事。

周昌说:“陈豨回家搞得那么隆重,陪同人员、及车辆众多。我看他独揽军事大权,长期驻守边防,已经形成了一股庞大的势力,恐怕他会有谋反的计划呀!”汉王刘邦听了觉得十分有道理。于是,便火速派人前往详查。结果,还真有不少问题,而且大多事儿还牵连到了陈豨。

陈豨很快得到消息,感觉此事不妙,十分恐惧,认为自己的事儿难逃此劫。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反了。于是就暗地里派得力的助理去联系王黄和曼丘臣,与他们商议谋反的事宜。汉十年七月,刘邦父亲去世,刘邦就暗地里盘算:借此召见陈豨,给他来个束手就擒。不料,陈豨借病不到。九月陈豨果然反叛,并自立代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领了赵、代两地。

陈豨反叛,韩信急忙向汉王请病假,说自己胸闷,头胀,多日不思食欲。汉王刘邦只得亲自率领兵马前往征讨。

刘邦出征后,韩信日也不安,回忆起当年曾向陈豨许过愿,于是,就暗中派人到陈豨处说:“只管起兵,我在这里助您。”于是就和家臣商量,夜里假传诏书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隶,打算发动他们去袭击吕后和太子,一切部署完毕,只等陈豨的消息。

常言道: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韩信这一切的密谋和行动被他关押即将斩首的一位门生得知,那门生急忙将消息传给弟弟栾说。栾说火速将韩信准备反叛的情况上书吕后。

吕雉皇后一听,大吃一惊,暗道:这可如何是好?如此猛虎,何以擒得?

吕雉思索片刻,忽然,想起韩信是萧何推举之人,解铃还要系铃人!对就这般注意,我看萧何他如何处置?于是,急忙将萧何招进长乐宫。

萧何很快来到长乐宫,吕雉道:萧何丞相!你推举的功臣韩信,有人告他正准备反叛,萧何一听,顿时毛骨悚然,他深深感觉到吕雉皇后的话中有话,似乎在旁及自己,他感觉到事情的严重性,假如韩信真的反了,后果不堪设想,汉王正在前方平叛,后院突然失火,那战争烽火恐怕又要燃起,生灵涂炭何时休啊!韩信,好兄弟啊!你反不反我可顾不了那么多了,怪只怪你存心不良!于是,向吕雉献了一计,便匆匆赶往韩信府邸。

萧何来到韩信府邸,观其戒备迹象,犹如平常,于是,放了胆子直奔韩信正堂,恰巧韩信在客厅正忙,见萧何前来,急忙起身相迎,一阵客套之后,萧何道:“汉王刘邦平叛归来,听说陈豨已被俘获处死,列侯群臣都纷纷前去祝贺。你身体不好,一直不临朝政,这么大的事你怎能不理会,你要再不去,汉王一定起疑心,也不免引起更多大臣的猜疑,走走还是去的好!”萧何一边说着,一边起身拉了韩信便走,萧何的盘缠,韩信不好在推脱,也就起身和萧何一同出了府邸。二人一边走一边聊,不觉便来到了长乐宫,韩信忽然如梦初醒,问萧何道:我们不是来见汉王吗?这是?萧何道:“汉王不在,吕后要召见你”话应刚落,萧何匆匆离去。韩信顿感不妙,想转身退回,但已经来不及了,只听吕雉叫道:“中武士,给我捆了!”刹那间,十多个勇士一拥而上。韩信没有退缩,也没有反抗,只是昂头大笑道:“我犯何罪!?”依然呈现一副英雄样子。

吕雉道:“你犯下了谋反罪,君王叫我杀你!”

韩信道:“那不行,君王封我三不死!这事我要得当面和君王说说。”

吕雉道:“你见不着君王了,你看看你来在了什么地方?”

韩信环顾四周,往上看顶棚遮得严严的看不见一丝天,往下看地上铺着毯子,看不见一点点天地,又见不了君王,心里不由凉了大半截。没等韩信分辨,吕雉又说:“君王封你“三不死,我们都按君王的意思办了。你该没话可说了吧?”说完,一挥手,两旁几十名宫女个个手拿棒锤,一拥而上,团团围住,一阵乱打。

韩信没有力量反抗,一肚子心酸,一肚子悔恨,一肚子泪水化作成了一肚子血水,他哀叹了一声:呻吟道:“早知如此,何不听荆彻之言!真乃命该如此!呜呼!”然后,命丧长乐宫。

猜你喜欢

  • 才高八斗的曹植

    < p>曹植,字子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同时也是曹操之子。据史书记载,曹植才华出众,被称为“才高八斗”。他的才情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他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p>曹植自小聪颖过人,天资聪敏。他从小喜爱读书,对诗词文学情

  • 圆周率和祖冲之

    圆周率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且神秘的常数,它与几何学和数论有着密切的联系。而祖冲之是古代中国一位杰出的数学家,他对圆周率的研究和推进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祖冲之生活于公元429年至500年,他是刘宋时期的一名官员,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数学家。在他的

  • 聂耳的童年故事

    聂耳是中国著名的作曲家,他的音乐作品至今仍然广为人知。然而,很少有人了解他的童年经历,这段影响着他一生的宝贵时光。聂耳是在一个小村庄出生的,在村子的西侧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童年的聂耳总是喜欢坐在溪边,聆听水流的声音。每当夕阳西下,霞光映照

  • 贝多芬一生

    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古典音乐作曲家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了艺术的辉煌与战胜困难的勇气。贝多芬的音乐作品不仅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至今仍然深受世人喜爱。贝多芬于1770年12月17日出生在德国波恩市的一个

  • 郑成功收复台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台湾这块美丽的海岛,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曾经历过很多战乱和政权更迭。其中,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故事可谓是其中最为动人的一页。故事始于17世纪末,这个时期正值明朝末年,国家内忧外患,民不聊生。而台湾则成为了海盗的藏身之地。其中,

  • 名人郑板桥教子的故事

    名人郑板桥教子的故事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杰出的名人。其中之一就是著名的书法家郑板桥。他不仅以其出色的艺术才华而闻名,还因为他对教育孩子的态度而备受称赞。郑板桥非常注重教育,他相信教育能够塑造一个孩子的品格和未来。郑板桥有一个儿子,名叫小

  • 爱打瞌睡的魏鹤龄

    魏鹤龄是一个很有趣的人。他的头发乌黑浓密,眼睛充满了智慧和好奇心。他在小镇上有一个小书店,每天都能看到他熟练地翻动着书页,追寻着知识的足迹。然而,有一个特别的习惯让人们对他忍俊不禁——他爱打瞌睡。无论是在书店的沙发上,还是在读者故事分享会上

  • 张良拜师

    在古代中国,有一位聪明机智的年轻人叫做张良。他自小聪明过人,精通文学、武艺,被誉为“国士无双”。然而,他对自己的才华深感迷茫,总觉得缺少一位真正的导师来引导自己的人生。有一天,张良听说了一位名叫吕不韦的豪商,他被誉为当时最有智慧的人。吕不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