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夫妻的关系

夫妻的关系

收录日期:2025-11-21 06:00:13  热度:11℃

人到中年,潘涛常常觉得很累。这累,来自于上有老、下有小,更来自于他总觉得老婆师洋不理解自己,很多事儿都不和他站在同一战线上。

比如潘涛的母亲长期和他们住一起。老人和年轻人有很多生活方式不一样,老太太每晚雷打不动地听京剧催眠,因为耳背,把收音机的音量开得很大。婆婆的房间和他们的房间相邻,师洋不堪其扰,不止一次让潘涛去劝婆婆把音量调低一点儿,而婆婆却说音量低了听不见,这让潘涛左右为难。

再比如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潘涛觉得什么都应该先紧着孩子,大人受一点儿委屈没啥,这却冷落了师洋。

这样的事情多了,师洋觉得自己在潘涛的心里一点儿地位都没有。而潘涛呢,觉得师洋太不懂事了:你和老人孩子计较什么?尊老爱幼不是应当的吗?老婆不待见,老妈不敢得罪,女儿更是不能委屈,潘涛成了受气包。

师洋一不高兴就回了娘家,而且一回去就很久不回来。她说:“我们家气氛好,住着舒心。”趁着休年假,潘涛去接师洋,他也想看看,究竟是什么魔力让师洋连家都不想回了。

去的那天正好是师洋嫂子的生日,一家人正商议着去哪个餐厅吃饭,商议半天,师洋哥哥发话了:“还是寿星定吧,今天是你的生日,你想吃什么,我们都陪你!”结果师洋嫂子选了自己爱吃的西餐。

这顿西餐大家吃得很开心,尤其是师洋的嫂子,满脸幸福洋溢,一家人其乐融融。师洋的母亲虽然吃不惯西餐,但看起来也挺高兴的。

在岳母家住的那几天,潘涛发现,师洋家对很多事情的处理方式都和自己家不同。

比如师洋的侄子周末要去上钢琴课,去老师家得转好几趟车,潘涛心想,这么远,家长怎么也得负责接送吧?可是没有。师洋的哥哥说:“周末是属于我和老婆的时间,我们有我们的活动,他从来都是自己去自己回。”

又比如吃完晚饭,师洋的哥哥嫂子手拉手出门散步去了,将老妈和儿子丢在了家里。潘涛觉得他们不顾老、不管小,太自私了。可看看老太太一个人怡然自得地看着电视,而孩子自己乖乖地做着作业,都没觉得自己受了什么委屈。

还是师洋哥哥的话让他明白过来:“只有这家里最主要的两口子开心了,爱的需求得到满足了,才有心情去满足家中其他人爱的需求,这样大家才能都感受到幸福。”过去他尊老爱幼,委曲求全,却落得一身不是,家里的人也没觉得幸福。

事实确实如此,一个家庭中,最核心的关心是夫妻关系,只有把夫妻关系捋顺了,其他关系才能捋顺,家庭才会幸福。

猜你喜欢

  • 卖布断案

    徐文长是民间故事中有名的机智人物,人称“北有阿凡提,南有徐文长”。徐文长本名徐渭,是明代的大才子,在诗文、书画、戏剧等方面都有独树一帜的成就。老百姓喜爱他的聪慧,至今民间还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传说……徐文长有十匹白布,让伙计扛到县城去卖。路上

  • 珠魂

    清朝嘉庆年间,南海湾一个不知名的小海岛上正热闹地开着庙会。庙会上,一个老汉守着珍珠摊子叫卖着,老汉姓冯,冯家村人。海岛临海,本是盛产珍珠的地方,冯老汉卖的珍珠虽然饱满圆润,但还是少有人问津。偶尔有个富家小姐上前,问冯老汉有没有珍珠粉,冯老汉

  • 正月十五雪打灯

    从前,有个叫李书成的富家子弟,二十出头便中了举人,人人都说他前途无量。不料李书成中举之后,志得意满,再也不求上进了,每天饮酒作乐,过起了放荡不羁的日子。这年中秋,李书成突然诗兴大发,就吩咐仆人带着酒菜,随他来到绣江畔。绣江岸边有个小亭子,李

  • 遇贵人

    民间流传很多奇风异俗,其中有个叫“找路爷”,是指孩子病了不去看医生,而是由母亲抱着,带上好吃的食物,在清早时守候在路口,遇到的第一个人便是“路爷”,传说路爷是孩子的贵人,可以助他逢凶化吉……民国初年的某个清晨,有个叫卢敏氏的年轻母亲,抱着生

  • 高高的木箱

    玛蒂是个二十岁的姑娘,她和父母一起在镇上打理一家小饭馆。二战爆发后,德国人占领了小镇,物资短缺,玛蒂家的饭馆客源少了,生意不太景气。这不,今天中午,也只有一个人来吃饭,偏偏这唯一的顾客还特别招玛蒂心烦。此人叫贝特曼,快四十了,一年前跟德国人

  • 上帝的恩赐

    欧洲中世纪时期,社会非常黑暗,人们虽然信仰虔诚,但还是得不到温饱。德鲁斯一家身处社会最底层,已经一个礼拜没吃饱饭了,孩子饿得抓地上的杂草吃。妻子玛丽便对德鲁斯说:“到外面转转吧,或许会有好运。”德鲁斯迫于无奈,来到了大街上。只见那里的乞丐已

  • 丝绸业祖师马头娘

    有句话说“天下百工圣人作”,也就是说,各行各业都有它们的主管—祖师。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过五花八门的行业,也有着形形色色的行业祖师。在他们身上,更有着无数动人的传说……很久以前,太湖边有一户人家,老父亲出远门了,家里只剩下一个女儿,喂

  • 买宝

    李家庄的李进财一早去乡里赶集,在路过村里的李阿婆家门口时,看到村里的李京正在跟李阿婆嘀嘀咕咕地商量着什么。出于好奇,李进财停下脚步,竖起耳朵偷听起来。原来,这李京是想买李阿婆家的一只快要病死的狗。可不管李京怎样哀求,李阿婆就是不肯卖。为了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