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毁”人不倦

“毁”人不倦

收录日期:2025-11-20 21:41:29  热度:9℃

有很多学相声的孩子希望复制我,但这可极难。你希望复制的是我成功之后,并不是成功之前的艰辛。你爱的是相声带来的名利,而并非是爱相声。如果要我对年轻人说些什么,无非就是调整心态,看准方向,往前去。都看见贼吃肉了,谁看见贼挨揍了?站台上张嘴这么一说可能就值一毛钱,但是知道怎么站那儿说,无价。

一个人的一生如果不受点儿委屈,不被人冤枉,不被人误会,你这一生不完美。张文顺先生说过:一辈子没个仇人,活不下来。

攻玉于石,石尽而玉出;淘金于沙,沙尽而金露。有位皇上说过:大米饭埋不住四喜丸子。

院内柿子树结果甚多,摘下几个众人分食,极甘甜。这几日风大,树叶全掉了,枯枝上仅挂着柿子,好看。有喜鹊登枝,一口一口地啄食。家中小儿要驱赶,我忙拦挡:“别这么小气,让它吃。你这辈子不差这一个柿子,它这辈子可能顶多吃一个柿子。看它有东西吃,也是种快乐。”

品位是给别人看的,品位更分在什么时候。是指洗手间坐的马桶的品位,还是出席上流社会聚会的品位。这个问题挺难,要是笼统地来讲,对于一个男人的品位,第一是文化,第二是气质,第三是你的思想形态。这些东西会从内而外地表现你这个人整体的品位。

有孩子问:“相声在哪儿演最合适?”我笑了:“在哪儿都合适。”在茶馆演,演员和观众都是为了自娱自乐;小剧场演是为演员自己;大剧场是为普通观众;体育馆演是为演员家属;相声大赛是为名;内部包场是为利;出国商演是名利兼得;至于电视上演,是为了让不听相声的人认识我,一干人看完留下一个喜欢的就值了。

有徒侄携作品请教,我亦仔细推敲斟酌桥段。修改后的作品颇整齐,足可商业演出。又见徒侄有难色似有心事,细问方知此子供职于专业院团,新作品目的在于比赛、晋级、得奖,而非商演。观侄无奈,遂大修大改。先确定立意品位,再摘去包袱笑料及官场不悦之处。抚案无语:岂有伶人颠社稷,从来奸佞误乾坤。如果你认为人人身上皆有善,那你还没有遇到所有人。

端着茶杯,闭目养神。门开,小球球走进。这孩子六岁,他的小爷爷是我朋友。球球笑笑:“爷爷,来一下。”我点头,任他拉着我走向另一间房。屋内电视上两位相声艺术家在教育人。“爷爷,他们在干什么?”“呵呵,孩子,这两个哥哥在‘反三俗’。”“爷爷,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他们为什么不说相声?”“唉,孩子,别难为人了,他们不会。”“哦,可怜的哥哥。”

有人问我相声中的文哏是怎么回事,理论上讲,指的是谈诗论赋或文雅风范的一类节目。清末由贵族子弟及文士编撰了部分文哏作品,但这类节目一直与伦理哏紧密相连。《反八扇》结尾要落在妓院,《五行诗》句句找便宜,《八大吉祥》说对方父亲是王八。可见所谓的文哏是为伦理哏作铺垫,并且不如伦理哏光明磊落。相声问世,乃为艺人谋生之手段。街头卖艺,求二三碎钱买米买面养家糊口。立于风雪中满口高雅,不冻死也得饿死。这几年业内高人屡提的高雅,无非是陷害同行之凶器罢了。

做事须循天理,出台莫要邪迷。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南南北北,总须心存善念,备甜汤蜜水,迎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诸佛上天入地。东东西西,不要暗室亏心,击晨钟暮鼓,唤醒眼、耳、口、舌、心、意六道众生吃饭穿衣。

猜你喜欢

  • 就图他这点好

    一天,回老家辦事,夜宿大哥家。一晃我们哥俩又是一年多没见面了,彼此都憋了好多话要说。晚饭后,我和大哥往炕头上盘腿一坐,茶香氤氲中,边喝边聊。这时,大嫂凑了过来,又唠叨起大哥的一些不是:“都年近半百的人了,还爱喝酒,且每喝必多,一喝多就拿狠话

  • 公正的筛子

    自然界中的蜗牛是只小可怜虫,天生又长着一副肥美多汁的躯体,招来的天敌多如牛毛,几乎到了谁见谁灭的地步。尽管有硬壳的保护,但行动缓慢的蜗牛依然逃不过天敌的捕食。在所有天敌之中,飞鸟最为可怕,它们拥有敏锐的视力、飞快的速度和锋利的爪子,一刻不停

  • 假手真凶

    1. 假手清阳化工学院位于龙溪水库旁,依山傍水,环境清幽,占地近两百亩,有学生五千人左右,在同类高校中居于中等水平。在材料化学研究室后面,有一口一亩见方的荷塘。不知从哪一届开始,学院里开始流传起跟这口荷塘有关的一个恐怖传说:每年五月,第一朵

  • 斑驴的生存之道

    斑驴是一种生活在非洲广阔草原地带的食草动物,早年曾遍布南非从好望角到奥兰治的辽阔草原上,可是却很少成为狮子等大型食肉动物口中的饕餮大餐,很多动物学家对此大惑不解。为解开这个谜,一些动物学家开始对斑驴进行跟踪观察。他们发现,在自然界中,斑驴常

  • 看清爱的模样

    一方菲回到家时已经是夜里11点了。陈述没有睡,在床上看书等她。他轻声说,回来啦。口气一如既往的平淡。嗯。方菲答应了一声,拿了浴衣去洗澡,顺便问了一声,叮叮睡了?陈述点头,早就睡了。恋爱的时候,他是中学老师,工作稳定收入不高。结婚多年之后,他

  • 小房子里的巨人

    这片地方冷冷清清,只有一丛丛野草寂寞地生长。一天,草丛中忽然冒出一排房子来了。这房子小小的,矮矮的,有人不叫它房子,说它是工棚。这工棚呀,像那魔方小屋。每天早晨,好多戴着黄帽子、穿着满身泥浆工装的人,从里面走出来。晚上,他们又钻进这矮房子里

  • 两只小狗

    狗村里有两只小狗,一只叫黄毛,一只叫花毛。它们俩长得同样大小,同样强壮,打起架来也是不分胜负。于是,它们谁也不服谁,谁也不理谁。这天,黄毛和花毛一起离开狗村,来到县城游玩。两条狗在路上不期而遇,可又哼哼着,昂头各奔东西。黄毛来到一家网吧门口

  • 做种子,成大树

    企业家问学员:“在金矿里,看到最多的是什么?”“金子。”学员回答。“不对。”企业家说,“是矿渣。”天下的金子,不是挖出来就是金子,而是淘尽千千万万矿渣成为金子的。同样,天下的人才,也是“淘”尽无数的缺点、瑕疵、毛病、失败、坎坷和挫折等“矿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