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爱有聪耳

爱有聪耳

收录日期:2025-11-20 20:08:57  热度:10℃

母亲刚过了五十岁,眼睛便慢慢地看不清楚了。偶尔两个人拌嘴,我一生气走出去了,她还一个人坐在床边。边摸索着找手绢擦眼泪,边絮絮叨叨地数落我的百般“恶行”。

我看了常不忍心。又退回来将手绢递给她。她当然看不见,继续在床头上找,直到我颤着声,喊她,这才循声转过身来,“看”我一眼,怔一会儿,便高声地,继续“抨击”我。

找到第二个男友的时候。当然要服从她的命令,带回家来给她“看”。她高声地与男友说话。又很认真地看着他,眼睛睁得很大,里面满是欢喜和幸福。好像,被爱宠幸着的,是她自己。我看得出她对这个男友还算是满意的,否则不会这样喋喋不休地说个不停,而不像对上次那个男友,看也不看一眼。顺理成章地便要结婚。把这个消息说给母亲听时,她没言语。转身进了自己的卧室,取出一对银镯子戴在我的左手腕上。这才低低地说:“你们在这儿住上一星期,再商讨结婚的事不行吗?”

不愿意惹她生气。只好从命。男友却不怎么高兴,说给我一大堆住起来不方便的理由,我知道他其实是自由惯了,不愿意有人在眼边晃来晃去地监督着,便说:“怕什么,反正,你做什么事,我妈都是看不见的。”他很吃惊,悄声说:“可我明明觉得,她的双眼,能深深看到人的心里去。”

我只当他这是心理作用,便走开去准备午饭,任母亲又过来“缠”住他。没过两天,男友便烦了,尽管声音依然是温和的,脸色却鲜明地难看起来。有时候母亲正与他唠着家常,他便要起身走开。被我用满是洗衣粉泡沫的手挡住,这才烦乱不安地又陷进沙发里去。继续听母亲唠叨。

我那时已经28岁了,迫切地想将自己嫁掉,所以事事都学会了忍让。而且一改往日的大小姐作风,洗衣做饭,端茶倒水,都是近乎讨好般地殷勤去做。其实只是想在青春将逝的时候。抓住爱的尾巴。给自己找个温暖一些的归宿。有了这样的心理。当然不愿让这即将到手的幸福飞掉。处处小心,处处留意。走路的时候,都一改往日的懒散,总有一丝丝的慌乱和紧张。

而男友,知道母亲看不见后。便将他的坏脾气消了音,施给我看。我温柔递过去的橘子。他不想吃,不像以前那样来一句“别烦我”,却用胳膊硬生生地一推,便不再理我。我却并不怨他,想着全是因为母亲,拿了让我都烦的絮叨惹他生气。终于有一天,在男友又拉长了脸给我看的时候,我向母亲撒谎,说公司里忙,请假不能太长,否则领导有意见。母亲没说话,伸手取下我的一个镯子,戴到我的右手腕上。我不懂她的意思,站起身来去收拾自己的东西,打算下午坐车去男友的家。

没了“叮叮当当”的碰撞声。心也一下子安静下来。想起这几天里,男友无声的“呵斥”和不满。想起突然话多起来的母亲,想起七八年都气定神闲地自己过来了。怎么在三十岁临近的时候,这样没出息地想抓住一个其实自己并不满意的男人?想起即便两个人都是质地上佳的银镯。如果放在一块儿不能碰撞出美丽和谐的音符。不如分开各自走路的好……

终于知道母亲这么反常地让人“生厌”的原因,原是为了帮我看清这个男友,是否会让我一生都不生厌。打开卧室的门,听见母亲很平静地对我这个坏脾气的男友说:“我家小安从没有为一个人这样匆忙过,所以,你也不必这么匆忙地把她娶回家去。”我看那个男人摔门而去,习惯性地要追上去,却终于努力止住了,任泪水浸湿了银镯。我原以为母亲什么也看不见,却没想到,她自始自终拥有一颗澄明清透的心。

猜你喜欢

  • 贫穷是理由吗?

    贫穷是理由吗?贫穷,是一个看似无法回避的现实。它可能被视为一种不幸,一种束缚,或者甚至是一种失败的象征。然而,是否可以将贫穷视作一个合理的理由,来解释一个人的处境和选择呢?这似乎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值得我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首先,贫穷并不是

  • 二百五的由来

    二百五的由来在中国,人们常常用“二百五”形容一个愚蠢、无知的人。这个词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的故事。据传,在古代的某个小村庄里,住着一个年轻人叫李白。他是一个十分聪明但有些自负的人。村里的居民都认为他是个天才,因为他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了

  • 小郑和造船

    小郑是一个喜欢冒险的少年,他对海洋深深着迷。每当放学回家,他总会来到海边,凝望着无垠的海洋,想象着自己能够驾驭大海的船只。他常常为自己的船只设计蓝图,想要打造一艘属于自己的船只,去探索未知的大海。然而,小郑家境贫寒,他没有足够的钱购买造船所

  • 李时珍装贼

    李时珍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理学家,他是《本草纲目》的作者,被誉为我国医学史上的巨擘。然而,在药学领域有着如此卓越造诣的他,却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经历,那就是他曾经装扮成了一个贼。这个故事发生在李时珍年轻时,当时的他并没有得到太多的认可和机

  • 萧何追韩信

    萧何追韩信公元前202年,大汉帝国正陷入内乱之中。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期,两个重要的人物相继闪现在历史舞台上,他们就是萧何和韩信。萧何,字子兰,江苏苏州人,是刘邦身边的重要谋士和统帅。他机智聪明,深得刘邦的信任。而韩信,字复,出生在现今河南省

  • 刮骨疗毒

    刮骨疗毒,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疗法。它起源于中医传统,被用来治疗顽疾和毒素积累的疗法。虽然名字听起来有些可怕,但实际上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疗法,已在许多人身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刮骨疗毒的理论基础是,人体内部的毒素会导致各种疾病和不适。这些毒素可

  • 一尘不染的郑板桥

    郑板桥,又称郑燮,是中国清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收藏家。他生于清代乾隆年间,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从小便显露出了对文学和艺术的浓厚兴趣。郑板桥自幼聪慧过人,他喜欢研习各种文化知识,尤其是书法和绘画。在他的父亲的引导下,郑板桥深入探索了当时

  • 商纣王的象牙筷子

    商纣王的象牙筷子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商纣王是一个残暴暴虐的君主,他以奢华和挥霍闻名于世。商纣王的宫殿中充满了珍宝和奇珍异宝,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他使用的象牙筷子。象牙筷子是商纣王最为喜爱的餐具之一,它们不仅光洁无瑕,而且手感温润。这些象牙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