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转弯处的孟婆汤

转弯处的孟婆汤

收录日期:2025-11-21 00:20:23  热度:9℃

我是个摆夜摊的,在离这个电影院最近的一个转弯处卖抄手和糖糕。这个地方地理位置真的是很不错,闹中取静,既显眼又不拥挤。那些看夜场电影的情侣们在电影开场前或散场后多会来照顾照顾我的生意,我就可以补贴自己的生活。南方的夜晚并不寒冷,我每天在煮抄手的氤氲香气中感受着生活的温暖和美好。

不记得什么时候开始,身边多了一个她,她是在我旁边卖茶水的,我心里有些笑她如此不合时宜。她整天沉默寡言,我也不是聒噪的人,但偶尔不忙的时候寂寞了也会和她交谈几句,她总是意兴阑珊地随便敷衍一下,但是态度也算友善吧。所以我以为她只是不爱说话,比较沉默而已。总是有些人在生活的压迫下失去了所有的热情和活力,幸好我没有,我乐天而容易满足。

我和她很少交谈,但一直和睦相处,有时视线相对就会互相交换个微笑。渐渐地,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来我这里吃抄手的几乎都是情侣,在我这简陋的塑料桌椅前坐下,低声亲密地交谈着;而去她那喝茶的却几乎都是一个人,闷声不响地喝着茶,而且几乎都面带愁容。我心里暗暗好笑,原来茶也是解愁的啊!

有一天,她没有来,我还觉得挺别扭的,尽管我们没什么交谈,但是我心里已经将她当作属于夜晚的一部分了。我有点魂不守舍的感觉。一直在想她怎么了,生病了?有事?这时一个疯疯癫癫的老头儿走过来,电影还没散场,他肯定不会是看电影的。但我还是热情地招呼他:“大爷,来碗抄手吧!”

老头儿转头看了看我,轻轻问:“丫头,看到我女儿了吗?我女儿在这卖茶的。”我一听,原来是隔壁邻居的爸爸啊!急忙回答:“哦,您是她爸爸啊!您过来吃碗热抄手吧!她今天没来,我也奇怪呢,您不和她一起住吗?”还没等我问出一肚子的疑问,老头儿就走了,一边嘟嘟囔囔着。我觉得这老头儿不太正常,看起来疯疯癫癫的,不由有些担心。但我还是没有放下摊子追过去。

幸好第二天她又来了,我表现得格外热情。“你昨天怎么没来啊?是不是有什么事啊?我还以为你生病了呢!”但是她只是微笑着,不说话,显得我热情过头,而且像是在自言自语。忽然我想起来那个老头儿,于是说:“哦,对了,你爸爸昨天来找过你!”她听了,脸色一变:“我爸爸?”我高兴她终于有第三种表情了,于是赶忙接口:“是啊。他还问我看没看见你!”我形容了一下她爸爸的样子,很想问她爸爸是不是有些……不正常,并劝告她看好她爸爸。但是我终于还是没有说出口。虽然我和她做邻居也很久了,但是毕竟没有熟稔到那个程度。

她听着我热切的陈述,一句话不说,脸上带着一种回忆的沉思表情。我终于停住了。我也意识到她的反应不太对。我们都沉默了。

一会儿,她开口了:“我和爸爸早已是两个世界的人了。”我听了一愣,不明白什么意思。她沉吟了一下又继续说:“我们似乎已经阴阳相隔很久了。”阴阳相隔?我头皮阵阵发麻。那么我昨天是……见鬼了?我不说话了,也无话可说。

她的表情很伤感,更加沉默了。

回家我和丈夫说了这件事。我们都在生活中挣扎,都得坚强。丈夫给我买了个桃木坠子,避邪,又廉价。其实我没有过多的感觉,事情过后我并没有觉得特别害怕。

日子一天天没什么变化。唯一的一点堪称变化的是,我搬家了。孩子渐渐长大,需要的钱更多了,可是我的抄手价格几乎没什么变化。于是我搬去婆婆家住,虽然拥挤,但幸好离我每天卖抄手的地方并不远。我却因此有个意外的发现——我又看见了那个老头儿,她的爸爸!

我指给丈夫看,丈夫却笑话我:“别胡说!那明明是个人!我小时候他们家就住在这!”

我又愣了!难道是她为了逃避赡养责任?也太恶劣了!

晚上出摊的时候,我看到她几次忍不住要恶语相向,想必脸色不甚好看。她浑然不觉,仍旧在视线相遇的时候给我个微笑。我终于忍不住了:“我又看到你爸爸了!”她一愣:“哦!”

我气极!就这样?“你为什么说你爸爸死了?”

她愣住了:“我没有啊!”

“你不是说你和他早已阴阳相隔了吗?”她倒是会装傻!

“是啊!”

“你!”我刚想质问,却忽然想到一个几乎不可能的可能:“你……你……”

“是啊,是我死了。却仍留恋尘世,不放心父母,不愿投胎,在这里卖孟婆汤给孤魂野鬼,好叫他们不要害人,早日投胎……”

此后,抄手依然声声叫卖。我和她,在一小块地方,做着阴阳两世的买卖。

猜你喜欢

  • 珠魂

    清朝嘉庆年间,南海湾一个不知名的小海岛上正热闹地开着庙会。庙会上,一个老汉守着珍珠摊子叫卖着,老汉姓冯,冯家村人。海岛临海,本是盛产珍珠的地方,冯老汉卖的珍珠虽然饱满圆润,但还是少有人问津。偶尔有个富家小姐上前,问冯老汉有没有珍珠粉,冯老汉

  • 正月十五雪打灯

    从前,有个叫李书成的富家子弟,二十出头便中了举人,人人都说他前途无量。不料李书成中举之后,志得意满,再也不求上进了,每天饮酒作乐,过起了放荡不羁的日子。这年中秋,李书成突然诗兴大发,就吩咐仆人带着酒菜,随他来到绣江畔。绣江岸边有个小亭子,李

  • 遇贵人

    民间流传很多奇风异俗,其中有个叫“找路爷”,是指孩子病了不去看医生,而是由母亲抱着,带上好吃的食物,在清早时守候在路口,遇到的第一个人便是“路爷”,传说路爷是孩子的贵人,可以助他逢凶化吉……民国初年的某个清晨,有个叫卢敏氏的年轻母亲,抱着生

  • 高高的木箱

    玛蒂是个二十岁的姑娘,她和父母一起在镇上打理一家小饭馆。二战爆发后,德国人占领了小镇,物资短缺,玛蒂家的饭馆客源少了,生意不太景气。这不,今天中午,也只有一个人来吃饭,偏偏这唯一的顾客还特别招玛蒂心烦。此人叫贝特曼,快四十了,一年前跟德国人

  • 上帝的恩赐

    欧洲中世纪时期,社会非常黑暗,人们虽然信仰虔诚,但还是得不到温饱。德鲁斯一家身处社会最底层,已经一个礼拜没吃饱饭了,孩子饿得抓地上的杂草吃。妻子玛丽便对德鲁斯说:“到外面转转吧,或许会有好运。”德鲁斯迫于无奈,来到了大街上。只见那里的乞丐已

  • 丝绸业祖师马头娘

    有句话说“天下百工圣人作”,也就是说,各行各业都有它们的主管—祖师。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有过五花八门的行业,也有着形形色色的行业祖师。在他们身上,更有着无数动人的传说……很久以前,太湖边有一户人家,老父亲出远门了,家里只剩下一个女儿,喂

  • 买宝

    李家庄的李进财一早去乡里赶集,在路过村里的李阿婆家门口时,看到村里的李京正在跟李阿婆嘀嘀咕咕地商量着什么。出于好奇,李进财停下脚步,竖起耳朵偷听起来。原来,这李京是想买李阿婆家的一只快要病死的狗。可不管李京怎样哀求,李阿婆就是不肯卖。为了达

  • 四儿子

    有个老头姓赵,单名一个范字。这赵老头早些年做过假和尚,因为那时候闹饥荒,为了讨口饭吃,他就想到了这个方法。那一年,赵范来到一个小村庄,这庄子里有百十户人家,他就挑了个大宅院,走了进去。这家宅子的主人姓王,庄子里的人都叫他王老憨。王老憨家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