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永争第一

永争第一

收录日期:2025-11-20 12:19:12  热度:7℃

在大学时,给我们上课的万教授,经常会有一些看似漫不经心的提问。

有一次,万教授问道:“世界第一高峰是哪座山?”如此小儿科的问题也搬到大学课堂?大家当然不屑一答,仅用最低的分贝附和:“珠穆朗玛峰。”谁知教授紧紧接着追问:“世界第二高峰呢?”这下,大家可傻了。有人争辩道:“书上好像没有见过!”教授不置一词,再问:“那么,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是谁?”不料,此次没有人敢回答了。不是忘记了加加林,而是因为大家知道教授的下一个问题,痛苦的是不知道第二个人是谁。于是,教授又自鸣得意地提了几组类似的问题。非常奇怪,第一个问题的答案几乎没有人不知道,而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却几乎没有人知道。

万教授很高兴,似乎成功完成了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却莫名其妙,不知教授在玩什么花招儿。幸好教授转过了身,黑板上飞快出现一行字:屈居第二与默默无闻毫无区别!原来,教授是在鼓励我们要永争第一呀!

教授接着陈述了他的一项实验结论。12年前,教授曾要求他的学生毫无顺序地进入一个宽敞的大礼堂,并独自找个座位坐下。反复几次后,教授发现有的学生总爱坐前排,有的学生则盲目随意,四处都坐,还有一些学生似乎特别钟情于后面的位置,教授分别记下他们的名字。十年后,教授对他们的调查结果显示:爱坐前排的学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两类学生很多。教授还讲到他被很多大型公司视为“人才伯乐”的原因,就是应用了这个结论。教授受托为某公司招聘人才时,总会让那些应聘者莫名其妙地选座位。教授淡然一笑:“其实,那些应聘者知识实力相差无几,我哪里知道谁是千里马,我不过知道谁爱坐前排罢了。”

最后,教授语重心长地道:“不是说一定要你们抢坐前排,而是说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十分重要。在漫长的人生中,你们一定要有永争第一的精神状态,才会不断进步,达到事业的高峰!”

猜你喜欢

  • 没有不伤锅的火

    一个年轻人特别看重名声。可令他苦恼的是,哪怕他做得再好,总有人说三道四。年轻人因此郁郁寡欢,卧病在床,接连几餐粒米未进。一个厨师朋友得知此事,就赶到年轻人家里。一阵忙碌之后,一桌香喷喷的饭菜诱得年轻人胃口大开。他一边吃,一边啧啧称赞:“哥们

  • 三种恶与四种善

    禅师说:“人生有三种东西具有毁灭性:愤怒,贪婪,自大。”弟子说:“该怎么办?”禅师说:“需要四种境界,能将毁灭变成创造。”弟子问:“哪四种?”禅师答:“无我,慈悲,智慧,真理。”把自己当成别人是无我,把别人当成自己是慈悲,把别人当成别人是智

  • 生于忧患的巨型蜜蜂

    在印度和尼泊尔等南亚地区生活着一种巨型蜜蜂,它们的蜂巢长达几米宽,呈开放式,因而巨型蜜蜂的工作都是暴露在外的,這给了热衷于入侵蜂巢、盗取幼虫的大黄蜂可乘之机。每天太阳刚一出来,巨型蜜蜂就开始了一天的忙碌。此时,在蜂巢附近,一群大黄蜂早已守候

  • 聪明的老鼠和投机的燕子

    老鼠是聪明的,面对食物,它们会先派一只老鼠去验毒:有毒,顶多毒死一只老鼠;没毒,老鼠们便可共享一番美味了。那年,我住在乡下,按照邻居教给我的方法,一夜之间竟毒死了十几只老鼠。邻居告诉我:用一只结实的小木箱,里面装有拌有毒药的玉米,再加以密封

  • 裴度失印不急找

    裴度是我国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他任中书令时,有一次举行酒宴,当大家喝得兴高采烈时,一名随从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跑到裴度跟前附耳悄声说道:“大人,大事不好了,官印丢了!”丢了官印可是严重失职,追究起来丢乌纱帽不说,弄不好还要掉腦袋。

  • 八条泥鳅的启示

    科学家们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将八条大小差不多的泥鰍平均分两组养在相同的容器里,一组容器放上足够的水,而另一组容器一点水都不放。第一天后,两种容器里的泥鳅各死一条。第二天后,放在水里养的泥鳅又死了一条,没放水养的泥鳅还剩三条。第六天后,放在

  • 理由就这样简单

    我去威尔顿的一家公司实习,见到一个即将被辞退的员工,他被通知3个月之后离开这家公司,而且必须走人。经考察发现,老板认为他已不能胜任这份工作了。3个月,是老板留给他另谋出路的时间,在这个时间里,他须根据自己的能力,到别处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 缩着脖子的苍鹭

    沼泽地上有一群鸟儿在觅食和休憩。鹈鹕、黑鹳、勺嘴鹬、白鹤、苍鹭等,这里一只,那里一只,休闲自在。还有一只小不点的翠鸟,站在一根芦苇上,身体随风微微晃动着。翠鸟的话儿多,看見苍鹭长长的脖子弯来绕去,缩在肩头上,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觉得好笑,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