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真爱的窗下等你

真爱的窗下等你

收录日期:2025-11-20 16:43:45  热度:12℃

真爱的窗下等你

1

至美一觉醒来,迷糊中听见哗啦哗啦的声音,以为外面下了雨。揉揉眼睛,欠起身来,看见热气腾腾中,城柯正半蹲在地上,认真地煮一锅面。而窗户上的冰凌,已经有指肚那样厚了。因为屋里的温度过高,窗户上有见着阳光的地方,已经开始融化,细细的水流顺着天然的航道,曲折向下。至美几乎听得见那流淌时的温度,是婴儿吸吮奶汁时的热烈,或者血管里液体畅流的欢欣。

窗外有火车经过,将床震得晃动起来。有那么一瞬间,至美在这局促又温暖的十几平方米小屋里,觉得恍惚,似乎一切都是梦境,刚刚还在逃避一个人的追赶,拐过一道墙,便换了清明的天地。

城柯走过来,坐在床沿,笑看着她,而后用湿漉漉的手,刮刮她的鼻子,说,懒虫,快起来吧,吃过饭我要去上班了。至美将手臂伸出被子,握住城柯的手,没说话,只将唇角上翘,做一个微笑的表情给他。

一年前,至美也曾经幻想过这样的镜头,早上起来,心爱的人已经为自己准备好了早餐,她懒洋洋地坐在饭桌前,对面的人则将她爱吃的面与清水煮鸡蛋,放在她的面前,又温柔地劝她趁热快吃。那时她刚刚和一个父母看重的“钱”途无量的男人结了婚,有小女人的任性与撒娇,总希望对方能够将她像小猫小狗一样地悉心宠着,而不是大男子主义地把一切家务都推给她做。

那个男人比至美大了5岁,一眼看过去,有所有女人值得信赖与倚靠的成熟。至美当初与他在一起,也是看重了这一点。却不知婚后他性情大变,曾经在父母面前做出要好好照顾她的承诺,全都化为虚无。至美用了半年的时间,去习惯这个男人种种懒惰与自私的恶习,又用另外的半年,试图做一个贤良的妻子,为他煮饭洗衣收拾家务,并忍耐他暴烈的脾气和执拗的个性,可是最终,她发现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在一场激烈的争吵中,至美被一个响亮的耳光,彻底地打醒。

她就在这场拉锯战似的离婚大战中,遇到了城柯,并很快地,被他诚挚的爱情打动,在不知前途如何的一个冬日,跟随城柯,来到他所处的最北的城市。

2

这个城市的月亮,总是很大,很亮,很圆。至美每天晚上,陪城柯去加班回来,总会迷恋那样明晰温润的月亮。这让她想起在上海的时候,遇到城柯,也是一个有月亮的晚上。只不过上海的月亮夹在高楼之间,看上去那样地茫然,隔人千里万里的清冷样子。

与城柯的相遇,至美每次想起,都觉得奇怪,如此相隔千万里的两个人,怎么会在一个陌生的城市相遇,并且毫无理由地相爱呢?此前他们对彼此一无所知,不过是同为报社的编辑,去上海进修短短的一个月,又恰好一次吃饭坐在了一起,自此爱的速度便发展得不可收拾,终于让至美大胆地与城柯私奔到北方这个完全陌生的城市。

至美完全听不懂这个城市的方言,所以她几乎不怎么出门。城柯对她足够地宽容,说何时她办完了离婚手续,歇上几年再出来工作也不迟。他愿意养着她,让她做他最快乐最清闲的家庭主妇。很多时候,至美是泡在网上,或者看看书,写写东西。她甚至有闲情在当地一家报纸开了一个专栏,写各类花草。

每次写完一篇文字,至美总会跪在床边,透过积了灰尘的窗户,看不远处空荡荡的铁轨,或者来往的车辆。有时候她也会看到城柯,背了黑色的书包,一手提着一把鲜嫩的芹菜,或者黄瓜,一手拿一份刚刚出来的报纸,那上面,一定有至美的文章。她站在七楼的窗口,看着这个比她小了两岁的男人,在寒风里走得满头大汗,时不时地,抬起手臂,去拭额头的汗水,他看不见她,却会习惯性地抬头,朝这边的窗户深情看过来。至美在那样温柔的注视里,总会觉得羞涩,似乎,是他的吻,温热地传递过来。

至美看见城柯的身影,便会跳下床去,急匆匆地开门,而后守在门口,像楼下那只总让她害怕的小狗,忠实地守候着它的主人下班一样。一百多平方米的房子,被隔成四个房间,总有陌生的人,进进出出,至美记不住他们的面容,他们却对守在门口的至美,记忆尤深。至美记得一次她在半掩的洗手间门口,听到两个男人的对话,说,这个经常守在门口的女人,其实很是孤单,看上去在等人,但却总是心不在焉……

这样的结论,让至美一下子怔住,终于明白,这一个月来,她在城柯的怀里,为何总是觉得失魂落魄,寻不到根基。

3

至美在火车开动的时候,给城柯发了一条短信,说,我煮好了濡香的银耳莲子粥,等你来喝……城柯很快回复过来一个微笑,和一个代表亲吻的符号。至美将头靠在车窗上,看着这个并不太美也不怎么繁华的北方城市,在视线中一点点地退去,犹如城柯在她心中的影像,渐渐地模糊不清。

火车经过了十几个小时,终于抵达扬州城。至美下了火车,即刻打车,去了律师事务所。她早在网上联系好了一个律师,答应半年内可以为她解决一切烦恼,如果她主动放弃财产,那么,事情将会解决得更快。至美毫不犹豫,说,我放弃一切我在婚姻上所付出的金钱,这些对我来说,无足轻重。

城柯的短信,频繁地发过来。只是至美换了手机号码,只在夜晚入睡之前,一遍遍翻看昔日手机号码上的短信。

至美很想告诉城柯,她想要给他一个公平的未来,她不能这样与他私奔,让他始终生活在不确定的生活之中。如果她无法打下这场官司,那么,她宁肯此后回到原来的生活,经历一生的苦痛,也不要让城柯继续无望地等待下去,并承受不该有的疼痛。

可是,这样的疼痛,因了那个男人无情的不休纠缠,就连至美自己也不知道,何时能够结束。

4

那个男人在扬州的关系,让至美的第一次诉讼,以失败告终。至美毫不懈怠,再一次提起上诉。她做好了打一场马拉松似的离婚官司的准备,她一直相信,自己能够得到幸福,与城柯生活在一起。就像,她也一直坚信,城柯不问任何她离开的缘由,是因为,他相信她会最终回到他的身边一样。

至美还没有等到第二次诉讼,城柯便来找了她。只是,他的身边,有一个与至美一样小巧的女孩。城柯并没有介绍这个女孩是谁,但至美还是从女孩轻轻挽着城柯的手臂的姿势里,看出了她对城柯的深深的依恋。

至美没有与城柯说更多的话,她只是自始至终微微笑着,听城柯说起自己工作的调动,他即将离开北方那个城市,到炎热的南方去。不知至美,将来会如何走向。至美等他说完了,礼貌又节制地,只有一句话:我决定留在这个城市。

至美没有去看城柯离开的背影,她坐在阳光日渐明媚起来的扬州城的一家老咖啡馆里,看着雕花的窗户上那一抹柔和的光线,突然想起北方那个冰雪寒天的城市,应该也是春天了吧。

离婚证书拿到的那天,至美没有告诉任何人。她一个人又去了那家老咖啡馆,要两杯咖啡,一杯给了自己,另一杯,则任它在对面氤氲着。她就在这样升腾的热气中,看到那个与城柯一起来过的女孩。

女孩安静地坐在她的对面,等她完全地平复下来,才说,你为什么要离开我表哥呢,你明明那么爱他,而他,你也知道,爱你胜过所有,那日他来,不过是要试探于你,如果你肯让他留下,他愿意陪你一起等待结果,不管,你会不会与他在一起……

至美不知道该不该哭,在一个她原本以为是城柯女友的女孩子面前。她想要离开的,永远地离开了;可是她想要留下的,却是再也回不来了。而她就在这时,看到了城柯。他站在窗外的树下,透过法桐稀疏的枝条,抬头仰望着她。就像,他们最初的相识,他也曾这样深情地、忧伤地望着她一样。

至美将手,放在还有些凉意的玻璃上。而城柯,则也将一只手,伸出来,遥遥地,与至美的手,重合在一起。

两个人隔着几米远的距离,没有一句话。可是至美知道,这一次的沉默,他们彼此都不会再错过。

因为,城柯一直都没有从这个城市里远离过她。他辞职守在这个咖啡馆的附近,只等着她离开了过去,与今日的他重逢。

猜你喜欢

  • 石头剪刀布

    每天晚饭之后,男人和女人都会出门去散步。散步的时候,他们总是手牵着手。这天晚上,男人和女人散步回来去了超市。他们买了一袋米、一块肉、一些青椒,然后又选了一袋饺子和一袋汤圆。在收银台前,收银员麻利地算账,然后告诉他们说一共是84元。男人掏口袋

  • 记忆中不能触摸的疼痛

    记忆中不能触摸的疼痛1天气渐渐转暖了,阳光暖洋洋地照在身上,我有些昏昏欲睡。洛洛及时地打电话来,我把手机的耳麦塞进耳朵里,听她在电话里痴痴地笑:“顾,今天晚上我去你那儿,好不好?”这个小妖精诱惑得我心神不定。洛洛是我的同学,从中学到大学,在

  • 博客里的“爱”

    博客里的“爱”孟田从摆地摊起家,经过七年艰苦的摸爬滚打,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公司,生意做得十分红火。为了不让妻子马红梅太操劳,他让马红梅从单位里辞了职,在家专心照顾儿子。做了全职太太的马红梅,每天除了送儿子上学放学,就是美容、健身之类的,孟

  • 说好天亮就分手

    说好天亮就分手一人到倒霉,喝口凉水也塞牙,先是和上司吵架,然后被迫辞职,找不到工作,整天在街上闲逛,像一个游魂,没钱可以豁出脸皮跟父母要,可是想恋爱了,却找不到可以爱的人,好男人是不会跟一个游手好闲、有些痞气的无业女孩在一起的。没办法,父母

  • 爱情23号

    结婚的时候,为了省水,晚上临睡前,我和妻子喜欢在一个盆里洗脚。在温水里,我会握着她的脚丫给她搓,她会握着我的脚丫给我洗。那时候很甜蜜,我是汗脚,干完一天活后脚很臭,但她却闻到了泥土的芬芳。有时候,我把她的脚从盆里抬起来,用我的手指去丈量她脚

  • 父亲是部连续剧

    一直以为,父爱不能跟母爱比。可自从父亲走了,时常忆起他时,我才意识到父爱是一部连续剧,一时半会也播不完,只能分集进行。父亲唱红脸。小时候,我很淘气,父亲打我,一旁的母亲很心疼,却不敢求情。父亲的鞭子似乎没有理由停下来,一鞭接一鞭,直到我大哭

  • 妈妈,我满世界寻您

    妈妈,这些年,我满世界寻您;而您,似乎从不知,我啼血的步履,以及风尘仆仆的心。自从与您挥别在开满山花的故居,妈妈,再也没有您的消息。这些年,我在心灵每个地点,都抒写过关于故乡的记忆。我风里雾里地找,我梦里梦外地寻。甚至,我想从星星的微光里,

  • 这种母爱

    这种母爱我见过这种母爱,我认识这种母爱,我经常在我的一个小学同学身上看到这种母爱。母爱湿漉漉黏糊糊的,像一大块永远也洗不干净的污渍一样。在他身上随处可见——在他过于粉白的团圆脸和过于红艳的嘴唇上,在他用摩丝抹得整整齐齐的刘海上,在他钉在书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