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锄把子与笔杆子

锄把子与笔杆子

收录日期:2025-11-20 14:49:23  热度:8℃

这天中午一农夫干完活儿收工回家,途中和一秀才相遇。秀才看着农夫的相貌心高气傲地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说完有点洋洋得意。农夫瞥了秀才那自得的神态一眼轻视地说:“百业农为本,粮食最要紧,种地也光荣,土里财源滚。”秀才一听不服气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农夫打断秀才的话说:“土里刨出金银铜,要啥有啥无尽穷。”秀才想这农夫还有两下子哩,句句能对上,一时显得尴尬。忽然看到农夫肩抗锄头发挥说:“挥锄头四五斤哪能不出力气少不了汗流浃背。”农夫看着秀才,抿嘴一笑说:“握笔杆一二两岂能不动脑筋还需费尽心思。”一商人正好路过听了农夫和秀才的对话,说:“不管你是握着锄把子还是笔杆子,都是为了饭碗子,白吃饭是不可能的。”

猜你喜欢

  • 父和子的明天

    他从小在农村长大,对农村有着特殊的感情,他结婚那一年,爸爸死了,妈妈改嫁了,他挑起家里沉重的担子,因为他还要养着几个比他小很多的弟弟妹妹,还有他自己的孩子。后来孩子玩火烧了别人家的房子,他把房子让给受害的人家,全家搬到很偏僻的山里面,再后来

  • 老妈的账算得不对

    前一阵我让妈妈打听一下阿胶的价格,据说这几年涨得厉害。她一直犹犹豫豫觉得性价比不高,可一听说最近又涨了不少,立马下决心要买一斤,在药店加工好,准备快递给我。她为此跑了镇上好几家药店,一家承诺买一斤阿胶送500个鸡蛋,她又去跟另一家商量,店家

  • 有你的地方才叫家

    姥姥和姥爷的婚姻是典型的包办婚姻,遵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算上结婚那天,两人结婚前一共只见过三次面,说过的话没超过十句。姥爷年轻那会儿没别的爱好,就是好酒,除了早饭,一天两顿酒。姥爷是木匠,靠手艺吃饭,在小县城里也算有点名气。姥姥让他没事儿少

  • 爱你到牙落的时候

    他是在一位师长的家里遇到她的。当时的他刚从艺专毕业,就去了重庆沙坪坝的一所大学任助教。而她则是刚从师范学校毕业,分到了这所大学的附小任教。他遇到她的时候,她当时正跟着这位师长学习绘画,而他恰恰到这位师长的家里拜访,就这样,他们就相遇了。见到

  • 迷路的岳母

    聊天岳母患上老年痴呆症后,每天早晨都要问:“我该怎么叫你?”不止问我,同样也问妻子,她的二女儿。有时候她还会问:“是你大还是我大?”我想她是为了确定称呼时不至于弄错长幼。有一次她甚至问:“我结过婚没有?”她那种一觉醒来恍若隔世的感觉一度让我

  • 吃亏与君子之交

    曾看到一文,说有人是这样定义朋友的:朋友,就是能吃亏的人。他认为这把朋友的本质道尽了。我当时就想,这样定义朋友的人,肯定是交那些能吃亏的人作为自己的朋友了。但是,吃亏和占便宜,乃是一组相对的概念,也是一组相对的实践。有人吃亏,就必然有人占便

  • 我们给过父母多少承诺

    那天,母亲指着电视上的飞机说:“你小时候说,长大了,要为我买一架飞机,想怎么飞就怎么飞。”“我小时候说过这么豪情万丈的话?我怎么不记得了!”我怀疑母亲忽悠人,那么久的事儿,她怎么可能还记着?母亲却如数家珍般,一口气说出十几个我曾经许下的诺言

  • 一个残疾女孩

    在失业顺应时代的潮流下,乐心美食馆已经两个月发不出工资了。我只好拿着我的行李,难过地离开美食馆。我除了炒菜,什么也不会啊!在五金厂做了几天后,我的那双灵巧的、摆弄锅勺的手,在黑夜和白天的轮休上班中,伤痕累累,惨不忍睹。过了不久,我又失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