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灯心草

灯心草

收录日期:2025-11-20 12:16:49  热度:9℃

那年我病了。其实也不是什么大病。不过晚上有些低烧,有些噩梦,有些盗汗,有些惊悸。白天什么都好,只是偶尔暗咳几声。

母亲要煮一碗灯心草水给我喝。母亲说喝一碗灯心草水就会好了。

我马上告诉母亲,我知道什么地方长有灯心草。说着一溜烟跑了出去。瑶村谁家的废园里长有灯心草,谁家的屋后沟也长有灯心草,我真的清楚得很。

灯心草一蔸蔸长在那里,像一支支倒立的拂尘。灯心草的每一根草都是通圆碧青的,又有很强的韧性。瑶村的孩子们喜欢把它织成辫子,然后拿着一根根碧青的辫子,在头顶挥舞,村前村后地追赶,把宁静的村庄弄得鸡飞狗跳。

没一会儿,我就扯了几蔸灯心草回家。母亲要我去洗一下。我又应声而出。等我洗净灯心草回家,母亲已在火膛上架好了药罐。

点燃火,把灯心草投入罐中。一切准备就绪。然后我支着下巴,守着笑嘻嘻的燃火,把药罐上的盖子煮得一下下微微扑动。喘着气,仿佛里面盖住了什么活物似的。母亲揭开药盖,小心地吹着溢上来的药泡。我闻着药香,看着母亲细腻的动作,心里有种好幸福的滋味。

我看一眼火光映照下的母亲,又一眼,再一眼。心里的幸福感就增加了些。母亲没有发觉,她在全神贯注地望着药罐。

把灯心草水从药罐里倒出来,刚好一小碗。母亲舒展地笑了,这是她的拿手活儿。母亲熬药往往看得特准,想熬多少就是多少,一点也不会多余。父亲,还有我与小妹这方面的技艺就差远了。

也是在这时,我才记起灯心草水不那么好喝。苦、涩、麻,种种滋味都有。

我趁母亲不注意,一溜烟跑了出去,并且一整天不再回家。母亲屋前屋后地喊我,我只当没听见。等到黄昏,我偷偷地跑回家,将药汤泼了。然后得意洋洋地去找母亲。母亲这时再要我喝药,药已经没有了。母亲气得扬起巴掌,可终究打不下来。她长长地叹一口气,咒道:让你去死,我再不管你了。

但我没死,过了几个晚上,我以上所有的症状都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现在想来,整个童年,我不知泼掉了多少碗母亲悉心熬好的汤药。我只是觉得好玩,到现在都没有认真后悔过。

长大后,我也不知多少次拂却了母亲以她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我的关心,我总以为那是多余而可笑的。但我分明错了。文章写到这里,有一种很深的悔意,细细泛上心头。

我一直想对母亲说,童年时的那些药汤虽然泼了,但熬药过程却一直温暖我的心头。药的气息也注入我的心田。而后来母亲的关心虽然每每被我拒绝,但转过身来,我的眼眶分明是湿润的。

我希望母亲能知道这些,要不然,她该有多伤心。

猜你喜欢

  • 最最亲爱的大姑

    恨死那个叫汪贵儿的女人14岁那年夏天,我挨了一顿打。半大的女孩了,还被父亲当成小毛孩一样拿棍子抽,不知有多丢人。我一边哭,一边在心里恨死了那个叫汪贵儿的女人。汪贵儿与我母亲之间一直有过节。在母亲的教唆下,我从来不叫她大姑而是直呼其名,一开口

  • 妈妈的易拉罐

    天下的母亲都一样,天下的母亲又都不一样;一样的是她们的爱,不一样的是她们的心思。小的时候总是憎恨妈妈喜欢捡易拉罐。花花绿绿的瓶子,让正在自行车上疾驰的妈妈迅速地停下脚步,还没等我回过神来,“啪”的一声,所有的图案便全变得模糊不清,易拉罐在妈

  • 你猜我是谁

    1 我一出生,就被嫌弃。家里不是养不起,而是父亲认为连生三个丫头很丢人,但父亲仍然找了一个保姆照管我,于是我刚断了奶就被送到她家,一个月给五十块钱。 她姓秦,早年得过天花,一脸麻子。我去之前,据说她已照管过十七个孩子,少则几天,多则几年。她

  • 我有一个阿妈拉,她住在日喀则

    藏语里,格桑是幸福的意思,梅朵是花。小时候在日喀则,每次问起央吉那些不知名的花草叫什么时,她都会告诉我,它们叫格桑梅朵。而我亲爱的阿妈拉,你将是我永远的格桑梅朵,开遍我生命的每一段岁月。妈妈格桑拉,妈妈格桑拉,我在你的眼里永远长不大。妈妈格

  • 我的额吉,亲亲的额吉

    第一次见她,她正站在门口。我大大方方地叫了一声:“妈妈!”她拉着我的手,眼睛眯成一条细细的缝,“叫额吉!”于是,我就叫她额吉。这一叫就是十年。十年前,我和一个叫毕力格的蒙古族小伙子相爱,却遭到了他父亲的坚决反对。他是一个地道的蒙古人,希望他

  • 我家最富有的时候

    我家最富有的时候,是母亲出外拾荒的那五年。1999年秋,父亲猝然离世,家里的重担落在母亲肩膀上。母亲简单料理完丧事后,没几日,我就接到河南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上学的前天晚上,母亲一夜没合眼。第二天,母亲给我凑足四千块学费。我接过钱,没敢

  • 得寸进尺

    女儿出生时,我在从河南开封回来的火车上。到了北京,直奔医院,隔着哺乳室的玻璃窗,我看到护士抱着的婴儿,心情不像想象的那样激动,就觉得是完成了一件事。回家睡了一觉,醒了,还想再看看她,于是,又跑到医院去。当时,天已经黑了,姐姐在医院门口徘徊,

  • 站牌下的约定

    西湖往南,一路景区。有一个公交车站,叫九溪。每天一早,这个公交站牌下,就会站满了人,赶着上班的,背着书包去上学的,转车去景区看风景的。不知道从哪一天开始,站牌下,出现了一对母女。女孩手里捧着一本书,妈妈弯下腰,手指着书,一行行教女孩读。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