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你足够好,上天才会眷顾你

你足够好,上天才会眷顾你

收录日期:2025-11-20 16:52:22  热度:9℃

天刚亮,我便被手机微信的叮叮咚咚声吵醒。这微信频发的速度,我闭着眼也知道是谁。

果然,是我的表妹洛琦。

洛琦已经到了德国,发来的照片上,莱比锡飘洒着小雪,却掩映不住它的美丽和洛琦的喜悦。

祝贺你,洛琦。我说。

她又发来一个飙泪的表情图和一个大笑的表情图。

洛琦是钢琴专业毕业。她常常说自己的奋斗史就是一部血泪史。

洛琦从小就显出与众不同的音乐天分,对音乐有独特的感悟和超乎常人的敏锐。她很幸运,从一开始,便得到了良师指点。五岁的时候,父母为她买了第一架钢琴,之后甘愿倾其所有,只为女儿终能学有所成。

洛琦在寒冬里,天还没亮就起来,猛搓冰冷的小手,让手指灵活,开始练琴。在酷热难耐的夏日,别的学生为捍卫偶像形象而在网上论战拼杀时,洛琦正苦苦练琴到汗流浃背甚至中暑。那些黑白键和一沓沓厚厚的琴谱承载着洛琦多么美好的梦想和热望。甚至在大年三十,全国人民都在举家欢庆,看着漫天的烟花庆贺新年,洛琦和父母还踏在奔波考学的火车上,或是她把自己关在琴房,紧张地备战即将到来的大考。

她失去的,不仅仅是年夜饭的温馨,还有很多,很多。

每年都能在新闻里看到艺考学生纷纷攘攘,每次看到这种镜头,我都会红了眼眶。因为,太了解这壮观场景背后的辛酸,每一个考生,都如我的表妹般让人心疼。

所幸,洛琦以专业课第一名、文化课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理想的艺术院校。她离梦想近了一步,可是,仍不轻松。

别的学生进入大学就觉得进了天堂,缺课是常态。可是洛琦深知父母的艰辛,在大学四年,她修完了音乐系所有的选修课,并且旁听了多门相关的专业课,将作曲、和声等相关领域的知识融会贯通,为自己做了足够的知识储备,提升了专业水平。而从大三起,她已经不再拿父母的钱,而是靠自己做家教来支撑自己的学业。

艺术院校从来不缺女神,洛琦却是当年的一号神秘女神。别的学生常去喝酒唱歌,可这种事情,从来不会在洛琦身上发生。倒是她的琴房,永远有琴声。一次休息日,有一首曲子她弹了太多次,中午也没休息。第二天快日落的时候,老师敲开她的琴房说,洛琦,你这首曲子早就可以过了,别再弹了,赶快去吃饭。老师实在听不下去了——这首曲子,洛琦整整弹了两天。

因为洛琦的琴房在楼上,她老师的琴房就在她琴房的楼下。老师说,洛琦是她教学二十几年来,教过的最出色的学生。

可这最出色几个字,洛琦不仅仅是以自己超强的领悟力,更是用自己弹破手指的艰辛换来的。

于是,洛琦获得了被留校的殊荣。而当年只有一个名额。

工作以后,她仍然一边教课一边学习。她还报考了一个德语班,学习德语,希望将来能有机会去德国,去贝多芬的故乡感受音乐的神圣和豪迈。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或者老天眷顾这个一直都很努力的女孩。在今年年初,他们学院和德国莱比锡音乐学院共同创办了中德艺术交流中心,她因为专业能力强,又能说一口标准的德语,而荣幸地成为交流中心被派往德国莱比锡音乐学院的第一人。

照片上的洛琦,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光芒,那是苦尽甘来后的喜悦和满足。此前,我已经听过洛琦三场音乐会,每一场都令人震撼。相信不久,就会听到她下一场更高水准的音乐会。

洛琦常常让我感受到一种生命的勃勃力量。她有梦想,也勇于追逐梦想。

我们生活在一个最好的时代,也生活在一个最坏的时代。

最好,是因为机会无限多。

最坏,是因为到处人才拥挤。

可是——

你要足够好,上天才会眷顾你。

猜你喜欢

  • 有本事,你也撕

    我高中时候,有个数学老师,姓王。他上课,常常讲不到十分钟时间,就会有细小的白沫子,挂在两嘴角边,像刷完牙忘记了擦一样,很扎眼。有捣蛋的学生,给他起了个外号,叫王白沫”。那时候,他住在校里,经常自己做饭吃。晚自习辅导的时候,给我们

  • 那个迎风流泪的少年

    她刚来那天,楼上的一群坏男生争先恐后地吹起了响亮的口哨。教导主任站在楼下大喊:楼上是哪个班的学生!?楼上是哪个班的学生!?”坏男生们鸟兽般散去后,我才懒洋洋地从宿舍里探出头来一看究竟。不管对于何事,我总是要慢上旁人一拍。譬如,前

  • 把爱画在岁月的脸上

    A刚下课,江子若就从书包里掏出镜子来,她一只手捏着,另一只手在脸颊上轻轻地拍打,然后又理了理刘海。照完镜子,才满意地跑出教室,找同学聊天。坐在她后排的杨小琼,见状,不屑地笑了笑。杨小琼是从农村中学考进来的,她穿简单的T恤和洗得发白的牛仔裤,

  • 青涩岁月里的那个黄昏

    13岁那年,我便离开了父母,只身到离家七公里远的镇上读初中。当时,学校的寄宿生活条件极差,尤其不便的就是用水问题,一两百号寄宿生,只有一个水龙头,而且每天只能放两次水,早晚各一次,一次一小时。为了解决每天清晨的排队之忧,我们每个人都备了一个

  • 遗失的美好

    高二的日子一如既往地忙碌,似乎每天都在往复一种单调的三点一线,家、学校、公共汽车站成了小小的转折点。平静得让人忘乎所以。塞着耳机走到站牌旁,耳朵里是乏味的英语课文。安静的日子也有副作用,总在那么一瞬间,恍然不知身在何处,在为了什么而行走,呼

  • 青春里,那场谁都会遇上的爱情

    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安排,我与刘仲平成了同桌。本来,我是不需要复习的。然而,心高气傲的我,高考志愿只填了杭州的一所最心仪的高校。我想博一下,结果,搏到复习的这条路上来了。欢迎你,杨姝。刘仲平站起来和我打招呼。这一年,多多关照啊。刘仲平嬉皮笑脸地

  • 要高考,不要“高烤”

    还有三个月就要高考了,学习强度在加大,小文对自己的复习状态非常不满意。他总觉得自己没有复习状态,课堂上、测验时,思维总是难以集中,自己拟订的学习计划也难以完成。他很着急,到处找资料看如何提高注意力,还请同桌发现自己上课走神就提醒他,但收效甚

  • 一支钢笔的幸福

    女儿放学回来,忧心忡忡地跟我说,她们班级里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赵雪可能要辍学了。第二天,赵雪没来上学,托人捎了张纸条给老师。纸条上写:老师,对不起!我辜负了您的期望,没能在您的关爱里开花。老师有些哽咽,她不想看到一朵花的凋零。作为最要好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