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箭袋树的生存秘诀

箭袋树的生存秘诀

收录日期:2025-11-20 06:38:57  热度:10℃

非洲西南纳米比亚沙漠的南部,几乎永远不下雨,并且酷热难耐,干旱、酷热的环境,让生命望而却步,几乎成了生命的禁区,很多植物无法生存,但是,在这里却生长着一种被当地人称为箭袋树的植物。

水是生命之源,在终年干旱酷热的沙漠里,箭袋树几乎得不到水份的补充,要生存,就用了许多办法来贮存水份,尽量减少水分的蒸发。它们把水份涵养在肥厚的叶片里,潜藏在膨大的枝芽里。它们的叶片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外皮,而且皮孔的数目极少,以将水分蒸发减到最少。同时,它们又在树枝上覆盖了一层明亮白色粉末,用来反射阳光,但是,这些办法还是远远不够的,箭袋树要生存,就得呼吸,呼吸就不可避免在产生水蒸气,水分一旦蒸发,它们必然会干枯而死。

水分的蒸发量大于补给量,箭袋树必死无疑,但沙漠中却仍可看到箭袋树坚强挺立的身影。人们对这个有悖生存常理的结果惊叹不已,并终于发现了它们死中求活的秘诀——截肢。每到干渴欲枯,生死攸关之际,箭袋树就会突然自断肢体,无数正在生长的枝叶,纷纷断离树干,这些伤口会被立刻牢牢封闭,只留下刀削般平滑的疤痕。

在绝境中顽强生存,有壮士断腕的勇气,选择勇敢地舍弃生命中的多余部分,是箭袋树的生存秘诀。人是一株会思考的植物,面临绝境,应该像箭袋树一样不抛弃,不放弃,勇敢乐观地活下去。

猜你喜欢

  • 赤脚黄泥郎

    从前大湖中的船户,每遇到大风大浪,就跪在船头上边烧香边喊:"赤脚黄泥郎救命!"这黄泥郎是谁?传说很久以前,太湖边的坞溪镇上有个私塾先生,人称王秀才。一天,来了个叫黄二郎的小孩,要念书,王秀才收留了他。因为他穿的衣服很脏,满身粘着黄泥,所以大

  • 醉雕

    从前有个沈万三,在家乡昆山周庄镇造了一幢七进深、有七座跑马楼的大厅,总称"沈厅"。沈厅最前面是仪门楼,高两丈,全部用水磨青砖雕刻砌成。中间五层,都用雕刻着人物、花卉、楼台等的砖雕来镶砌。沈万三为造这仪门楼,特地用重金请了无锡擅长砖雕、闻名江

  • 小青嫁人

    小青看见白娘娘和许仙配成夫妻后,你恩我爱,日脚过得蛮开心,眼热①哉,也想嫁个男人,又不好意思开口,便不声不响,离开了苏州城自己去寻个如意郎君。小青驾云一飞,飞到了昆山,这天正好风和日丽,当朝宰相顾鼎臣的小儿子顾德,带了书童外出游山玩水,被云

  • 海石响

    有个孤儿叫有根,九岁起就帮沈粮户做长工,做到三十岁,才碰着一个讨饭女人,"拾蒲鞋拼对",做成夫妻。一天夜里,有根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白发老叔公对他说:"向市七七四十九弯,有条小石港。石港朝外七七四十九步,有只小船沉没在浓泥里。小船里有部磨子

  • 东坡提梁壶

    宋朝大学士苏东坡晚年不得志,弃官来到蜀山,闲居在蜀山脚下的凤凰村上。苏东坡吃吃茶,吟吟诗,倒也觉得比做官惬意。但有一样东西美中不足,什么呢?就是紫砂茶壶太小。苏东坡吃茶喜欢"牛饮!"一壶茶三口两口就吃光了。怎么办呢?苏东坡想:我何不按照自己

  • 石匠成佛

    南京东郊有座栖霞山,栖霞山上有座千佛岩。传说千佛岩有一千尊佛像,是六朝时候一位石匠一个人凿出来的,最后一尊佛像一手拿着凿子,一手拿着锤子的,就是凿石佛的石匠他自己。那时,南京是京城,皇帝最信佛。有一次,他到栖霞寺去进香,看见栖霞山的山势蛮好

  • 扬州剪纸的传说

    从前,扬州城里住着一个没爹没妈的小姑娘,谁也不晓得她姓什么,叫什么,因她靠剪花样子卖钱过日子,大家都叫她"花丫头"。一天,花丫头大清早就出去卖花样子,奔波了一天,只赚了几文钱。回家路上,望见前头围了一堆人正看热闹,就走了过去。她挤上前一看,

  • 金边牡丹

    从前,每年谷雨前后,我们做机坊的,都要到龙潭去看金边牡丹。说起金边牡丹,倒有一段故事。不晓得在多少年前,龙潭南山脚下,住着一户人家,就母子两个,儿子叫金宝,在城里一家云锦机坊里当挑花工,天天早出晚归。妈妈呢,年纪大了,就在家里照料照料。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