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一介布衣

一介布衣

收录日期:2025-11-21 07:20:47  热度:11℃

一介布衣

因为我父母工作的关系,外公的追悼会格外隆重,许多他生前从未见过的领导前来出席。

对于这种局面,外公本人一定非常不喜欢。

外公晚年时尤喜清静,每逢家里来了什么客,他总是板着脸一个人躲在房间不出来。妈妈说这是老年人的古怪,接着她想了想又说,外公年轻时也本就是个内向的人,不讨人喜欢。可我却最喜欢内向的外公。

他写得遒劲书法,弹得悠扬钢琴,英语俄语都流利,跑步养生,吃斋念佛,每天清晨五点起。直到九十岁,他还是全家最高雅最有才情的人。我们学校的汗衫我嫌不洋气要扔掉,他最怕浪费,当作老头衫收去穿。有时我陪他散步聊天,他瘦高清雅气质不凡,带着高度近视镜,汗衫背面印着校名,同小区的邻居见了常常问他是不是北大的教授。

外公出生于豪门,家族和蒋氏联姻,但他又是族中异类,忤逆母亲去学医,除了治病救人什么也不过问。早年他在国民党军队中行医,部队被林彪部队打败收编,他又继续在共产党军队中行医,因此在全家逃往台湾时,只有他留下了。他不关心政治只关心人命,这既使他一生坎坷,又使他否极泰来。“文革”中被打成“右派”,他带着我妈妈,下放去偏远的农村,幸而那里质朴的乡下人也不谈政治。他一个高度近视,走路都要摔下田埂去,干不了什么农活。但乡亲们很快就不让他干农活了,而是把他当作神一样拥戴,他们发现他真是个神医。

他嘱咐一个乡民千万别让妻子生育,那乡民不听信,说这在农村是不可能的,他的妻子很快就在生第一胎时死于非命。他也会在一群挤在急诊室外酷似号丧的愚昧亲属们面前自信而淡然地丢下一句“死不了”。

下放数年,他又救了不计其数的人。妈妈回忆说,那时候家里的粮食和蔬菜常年不断,都是患者送的。待他回城时,乡亲们哭着喊着,举着各种食物把车团团围住。

回了城的外公发现自己外科主任的职位被比他医术差很多却通权谋的人占了,他不愿屈就,但性格所致,又不懂争抢,便提早退休了。他有些为不能再行医救人而感到遗憾,好在没过几年,我妈就成了一名军医。

他在女儿身上又看见了自己。

他见她一样治病救人,又兼任军乐队首席小提琴手,觉得她这样又爱人又爱生活,自己就应该没有什么遗憾了。

但他明明是个凡人,还是会感到委屈。

外公晚年时去拜访曾经的同事,他们都住在老干部疗养院,回家后他就觉得有些失落。妈妈安慰他说那里哪有家人照顾得好,你有孝顺儿孙,比他们不知幸福多少倍。外公便再也没提过这件事。

妈妈是最懂他的,所以做尽努力三番五次去找领导,办各种手续,为他名正言顺地争取来一本老干部离休证。他如获至宝,从此那个小本本从不离身。

外公一生没有遇到过特别好的事,如果说幸福有那么一丁点,与他付出的相比也微不足道。

在“文革”动荡中,外婆划清界限与他离婚,带走了小姨和舅舅,可谓妻离子散。

他节俭一辈子,连灯都不舍得开,用省下的钱买了一套小小的商品房要留给妈妈,却遭遇一房多卖,官司一审二审全部胜诉,却多了十年不强制执行,房子给人霸占了十年,最后只得了原价赔偿。

他被称为神医,救过无数人的命,晚年得小病竟一直不能痊愈,他笑着说如果自己还能拿得起手术刀定将自己治好。到九十岁,进医院做了个极小的手术,可住院期间医生开给他的营养剂全被护士换成葡萄糖,护士把营养剂偷去卖那么点钱,却使这样好的一个老人因抵抗力低弱死于院内感染。

解放以后,他身边就再没有亲人。直到1990年代,在香港工作的姨父安排他去香港,与从台湾赶去香港的他的亲哥哥见一面。我们无法直接目睹当时的场面,用姨父的话来说就是“两个老头子抱在一起痛哭流涕”。他们都十分清楚,这将是他们此生见的最后一面,仅有的一次见面。

外公从香港回来,把哥哥送他的金条全打成首饰,一人一半分给我的妈妈和小姨,自己什么都不留。他后半生也一直在为子女存钱,省吃俭用到极点,除了我送书他会高兴地收下,妈妈、小姨无论给他买什么他都会非常生气,弄得儿女十分为难。每每给他买什么,都说是朋友送的,衣服鞋子是“朋友送的”,饼干糕点是“朋友送的”,毛巾被子也全是“朋友送的”,不是乱花钱,如此,他才能欣然接受。

他也有小气得可爱的一面,每当家里有什么食品临近保质期终点,又吃不完,他就要整理出来包装好叮嘱我妈妈给“朋友们”送去。放在平时,正常的食品他可舍不得送给别人。

外公这一生最大的幸福,就是他拥有世上最孝顺的儿女。我妈妈是他一手带大的,他自然一直跟着我们家生活。活到八十多岁,小姨搬到我家楼上,房子更大,是跃层空中别墅,他就搬上去与小姨父一起生活。无论他跟着哪个女儿,都对他百依百顺敬爱有加。外公唯一不喜欢的是舅舅,嫌他不上进没出息,又看不惯他的生活作风,平时不怎么和舅舅说话。即便如此,当他老了、病了,舅舅还是日夜不离地陪在病床边照顾他,给他养老送终。

也许是因为感受到这样的幸福,外公虽然老是唠叨小事、抱怨小事、为小事生气,但在大的方面是心态极为平和的。

我常听外婆背后骂外公:“骗子,当初明明是国民党反动派还骗了我嫁给他。”却一次都没听外公说外婆不好。外婆后来改嫁,而外公终生未再娶,但是也从未抱怨过对方薄情,倒是在他很老的时候,有一次妈妈给外公什么吃的喝的,他淡淡地提到外婆——“拿一些去给你妈妈。”

外公是这样的人,别人待他好,他把感激永生记在心里;别人待他不好,他就把不好之处都忘掉,只记得别人的好。他拥有什么,便全部付出,不求回报,而他失去的,却不太会去追究、争取。他觉得自己这么普通,默默做好眼前的普通事就好,在这些所谓的普通事情上,他又极其严苛地要求自己,极端完美主义。他很注重现时每一天的生活质量,很少回忆过去。

他过世以后,大家为了写追述他生平的讲稿,去档案所查找他的资料。那天大家回来后说不出话,最后我爸爸在房里哭了出来:“我跟他生活了二十多年,比和我自己的父亲生活的时间都长,他待我如亲生儿子,可我从不知道他是陆军医院建院的元老。如果我早点知道,一定所有的待遇都要为他去争,什么都为他争到。”

然而我想到,外公未必稀罕那些待遇,他过得这样平静、安宁,自得其乐,儿孙满堂,微笑中有最高幸福的要义。

他一定会眯眼微笑着说,我是一介布衣。

猜你喜欢

  • 妈妈没那么抠门

    老妈抠了一辈子,但该“大度”的时候,她也绝不小气。勤俭持家的好妈妈都要结婚了,我和老妈又吵了一架。说来也怪我,不知脑子里哪根筋搭错了,将买给宠物狗贝贝的小夹克随手扔到了客厅。更找抽的是,购物发票也裹在其中。看到一件狗狗的夹克就花了五十元,老

  • 抓住要害

    獴是一种以蛇为主要食物的小型动物,它的样子有点儿像黄鼠狼,体重不过2千克,小而机灵。别看它们个头儿小,却都是出色的捕蛇高手。再毒的蛇,都会成为它们的腹中之物,就连凶猛的眼镜蛇遇上它们,最终也只有死路一条。可以说,獴是蛇的天敌。獴与蛇相遇后,

  • 可悲的鹦鹉鱼

    鹦鹉鱼生活在印度西部的部分水域里,它们色彩斑斓,看上去非常漂亮,它们还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傻鱼”。“傻鱼”的称号源于当地的垂钓者。垂钓者拿着钓竿来到河边后,会先撒下一些诱饵,等待鹦鹉鱼聚集过来。不久后,垂钓者开始下钩,很快就有鱼咬钩了,有

  • 27岁快饿死的画家最后成了“硅谷创业教父

    这世界,很多人相信实力决定一切,努力就会回报,就像相信善良的人一定会有好报。但运气,有时候也是关键的力量。所有的事情,都不是单个因素促成的,是一堆因素的结果。你需要行动,大量的耐心,然后再等待机会的将临,既而一把抓住它。初心和坚持是重要的。

  • 猫头鹰和野兔

    傍晚,猫头鹰开始在林中盘旋,暗中搜寻着猎物。一只大灰兔跳到林中的草地上,开始梳理脸上的毛。老猫头鹰看了大灰兔一眼,停在树枝上。小猫头鹰说:“你怎么连兔子也不去捉呀?”“我力不从心呀!这只灰兔太大了,你要是抓住它,它会把你拖进密林里去的。”可

  • 跑向山顶的高原兔

    在我国的青藏高原2100~4000米的高寒地带,生活着一种体型较大的高原兔。高原兔体长为35~56厘米,體重约3千克,看上去很笨重。高原兔生活的高山上,也生活着雪狼、雪狐、雪豹等肉食动物,生来劣势的高原兔,拿什么和那些肉食动物抗衡?看似平凡

  • 障碍,赐予我们最大的善意

    有位创业的朋友,特别忙,基本上每天都有人找他,或谈合作,或交流心得,或者只想见见面。对于这些邀请,他很难拒绝,这让他疲于应付,烦不胜烦。后来,他想到一个好办法:每次有人打电话要求与他见面时,他都会选择一个很偏僻的地方,这个地方交通不方便,离

  • 永远的成功者

    19世纪末,美国GE公司把意大利梅洛尼公司的负责人梅洛尼先生叫过去说:“我们决定在近期收购你的公司,你回去准备一下吧。”梅洛尼先生很生气地回答:“但是,请你记牢了,我没决定卖掉我的公司!”GE公司的代表冷笑着撂下一句话:“那你就回去等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