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曾经我是瞧不起你的

曾经我是瞧不起你的

收录日期:2025-11-20 17:15:07  热度:8℃

曾经我是瞧不起你的,真的!你整日不苟言笑,不求上进,只爱与药罐为伍,一向是家人口诛笔伐的最佳对象。

10岁时,你35岁。

一家人住在小镇上两间破旧平房里,屋后便是青葱葱的玉米地,蛇、老鼠时常到院里散步。在这穷乡僻壤,当然也有好房子,可那要论资排辈,我有同学家就住在那里。如果我那个同学是一只色彩艳丽的小孔雀,那我或许就是一只灰头灰脑的小麻雀了。有一次,我想偷偷溜进去,结果被看门的瞎眼老头给赶了出来,一不小心扑倒在地,恰好遇到了你。顿时我的眼泪哗哗不止,呼天抢地地哭。你一句话也没说,拉起我,拍拍土,径自走人,不理身后的我。其实,论你的资历,本可以拥有一套好房子的,只是你不争,别人便也不予。

大家都说你脾气好,可在我看来那是对外人,尤其是对待病人,微微一笑便暖意融融。你对我却冷若冰霜,极少管我,形同陌路。甚至有一次坐在沙发上你不经意间挽起我的头发,我都感觉如坐针毡。在我的定义中,你就是个陌生人,一个熟悉的陌生人,一个我不喜欢的人。

15岁时,你40岁。

家里的大门时常在三更半夜被咚咚砸响,尤其是在电闪雷鸣之际,铁门咣当咣当直响,一阵阵急促的电闪雷鸣以及嘈杂的人声,想不害怕都难。

大声问:“谁啊?”

那厢答道:“你二爷爷。”

“这什么人啊!我还是你奶奶呢。”

我正在愤愤,隔壁的你已急急忙忙起身穿衣,拿起自己的诊疗箱,一头钻进窗外漆黑的夜色中。有时天明,会看到一脸疲惫的你回来,有时则是一夜未归。见不到你,我都习以为常了。

闲下来,我也会说你怎么这样,那些人是来求你的,还要你叫人家爷爷。你却说乡里乡亲,按辈份就应该叫爷爷,而且身为医者,看病救人那是职责所在,况且那么晚来叫门,一定是急病。

可不带这样的,不看时间就来乱砸门,不知道“轻扣柴扉”的礼节嘛!那扇铁门,估计再砸几次就要呜呼了。

你却说,修一下还是好的,人家来找我,那是信得过我。

我无语,敢情明天就在门口挂一个“欢迎来砸”的牌子得了。你是小镇上少有的医科大学生,有很多机会留在城市里,却偏偏来到这个偏僻的小镇,整天不分昼夜做着救死扶伤的行当。大家称赞你,家却被你真真忽略了。刀子嘴豆腐心的母亲,经常把对你的不满向我倾诉,而你却不为所动。我有些恼你,这样值得吗?

21岁时,你47岁。

在外地上学,我很少回家,一来是路远;二是不想看到你。那一年毕业实习,说好是回老家的,不料临行前却发生变故。晚上给家里打电话,满腹委曲,电话那端的你接过话筒,只说了两句便挂掉了电话,我顿时心寒。第二天我却在楼下看到了赶了一夜车的你。走了一夜的路,你看上去十分憔悴。一见面,你说是母亲让你来。

“想回就回吧,回去我给你找实习单位。”

“你早干嘛去了,这会儿来关心我了,晚了。”

校园一边的林荫小路上,你难得如此和蔼,而我却语气生硬。

“其实这对你也是一种锻炼。”你说。

“可是我更想回家。”

找主任问一下吧,敲门进去,你弯腰去敬烟,你头上刺眼的白晃了我的眼。主任还算客气,只是说事成定局,不好再变。更改无望,看到你点头敬烟的样子,我的心里突然一阵刺痛。

来去匆匆,行程两千里你只停留了这1个小时。

后来的事我不知道,你一直不让母亲告诉我。由于长途跋涉,你租的车在返回途中竟然出了事故,在路上耽搁了5天,这5天不知你是怎么度过的,紧张、焦急、不安……过后又无数次往返两地。因为这次事故,家里花掉了大半积蓄,生活一度陷入紧张之中。知道真相后,我鼻子一酸。

26岁时,你51岁。

这一年,你内退了,我结婚了。辛苦工作半辈子,你只是在直线上由甲地到乙地这样来回地走动,两袖清风,全身而退,没有一官半职,没有万贯家财,留下的只是一个乐善好医的名声。其实不是没有向上的机会,只是被你拒绝了。母亲说你傻,我也是这么觉得,可是你却怡然自乐,整日泡在药香中。

当我与那个还未成为你女婿的他走在路上偶遇你,你只是瞥了一下,叮嘱早点回家便踱着步子离开了。你还是一如既往地不关心我,当时的我伤心极了,他却说你有一双能洞穿世事的眼睛。果然此后不久,他便接到了你的“恐吓”电话:“要对她好一些,不然饶不了你。”你真是可爱,方式也这么别致。

30岁时,你55岁。

我当了母亲,也读懂了你——父亲。在一本书中曾看到这样一句:“作为儿女,总有一段那么看不起老子的光阴,其实那是年轻、不理解。”看到这里我心酸极了。

的确,曾经我以为自己很了解你,在我眼中你是个“无能”的人,你一辈子默默无闻,守在这穷乡僻壤,与世无争,甚至有些低三下四,对家庭没有担当,我瞧不起这样的人。直到今天,我才意识到这种“了解”有多肤浅。常言说父爱如山,父亲一直隐身于生活的幕后。正如一首诗中所言:“我不与人争,胜负均不值。”在你眼中所有的荣华富贵只是过眼云烟,踏踏实实做人才是人之根本。你的爱太过于深沉,以至于我才会这般误会,现在看来你的不苟言笑只是一种伪装,大家看到了你在孙女面前的一脸灿烂。

这晚来的觉悟幸好还不算迟,然而遗憾的是很多的父亲还是寂寞的,因为子女从未真正认识他们,直到终老,这大概是人生最大的悲事。

猜你喜欢

  • 幸福各不同

    幸福,是每个人内心深处追求的终极目标。然而,幸福的含义却因人而异。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各不相同,因此人们的追求方式也各不相同。有人认为,幸福就是财富和物质的满足。他们相信只有拥有了金钱,才能买到幸福。于是,他们努力工作,追逐金钱的梦想。当他们

  • 爱的缺憾

    爱的缺憾爱情是人们生命中最美好、最让人心醉的情感之一。然而,即使是爱情,它也不是完美的。爱的缺憾常常伴随着我们的一生,给我们带来了痛苦和困惑。回首过去,我想起了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年轻的男子,名叫杰克。他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对爱情

  • 爸爸别打我

    爸爸别打我我还清晰地记得那个夏日午后的场景,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地板上,投下一片金黄的光晕。我躲在角落里,颤抖着双肩,心里满是恐惧和无助。爸爸气急败坏地走来走去,愤怒的呼喝声在房间里回荡。我不知道我做错了什么,为什么爸爸要打我。这样的场景在我家

  • 做小偷的三儿子

    做小偷的三儿子从前有一个小镇,镇上有一家相传已久的小偷世家。这个家族代代相传着偷盗技艺,被人称为小镇上最出色的小偷。然而,有一天,小偷家族生下了一个和往常不同的孩子。他叫做阿诺,是这个家族的三儿子。与他的兄弟们相比,阿诺似乎缺乏小偷的天赋。

  • 铁匠和魔鬼三十年的恩怨

    从前,有一个铁匠,名叫米泽尔,他很穷,家里常常揭不开锅,就让孩子们三天两头往别人家去乞讨。一个冬天的夜晚,米泽尔正坐在火炉前,同孩子们一起,等他妻子把可怜的一点点晚饭端上桌来。这时,一个衣衫槛楼的老叫花子来敲门了

  • 童子尿

    童子尿童子尿这个标题听起来可能有些奇怪,但它实际上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药材。在中国古代,童子尿被认为具有神奇的疗效,被广泛应用于医疗和其他领域。虽然在现代医学中不再被广泛使用,但它仍然有其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童子尿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

  • 拔苗助长

    拔苗助长拔苗助长,是一个寓意深远的成语。它源自中国古代一个关于农民智慧的传说。据说,在古代的一个小村庄里,有一个农民非常特别,他总是习惯性地拔掉已经长出的幼苗。看到这一幕的村民们都觉得他疯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民的庄稼却异常茂盛,颇为惊

  • 老妪磨杵

    从前有一个小村庄,村子里住着一位年迈的老妪,大家都亲切地称她为“磨杵婆婆”。她有一对眼睛像两颗炯炯有神的星星,白发苍苍,却依然保持着一身健康的体魄。磨杵婆婆和丈夫过着简朴而快乐的生活,他们没有儿女,但却从不觉得孤独。每天,婆婆都会卖掉家里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