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尚雯婕:我是打不死的唱作人

尚雯婕:我是打不死的唱作人

收录日期:2025-11-20 17:08:38  热度:11℃

她是精通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等多语种的语言达人,也曾是在上海位列前沿的法语同声传译,为梦想,她放弃稳定的精英工作,从唱歌比赛中脱颖而出。出道多年,尚雯婕一直保持特立独行的姿态行走于乐坛,冷静面对各方的赞誉或非议。如今,走上舞台成为独立唱作人,独特的音乐风格,让她成为华语乐坛当之无愧的音乐才女。

唱歌只是兴趣爱好

尚雯婕从小爱听音乐可能和父母有关。“爸爸喜欢在床头唱歌,妈妈的嗓子也不错。小时候,会有大人说我唱歌挺好听的。”但尚雯婕对此并不在意。她也买卡带、买碟听,于她,这只是个兴趣爱好,好好读书才是头等大事。她从预备班开始自学《新概念英语》,初一就读完了一二三册。当时有同学问她为什么那么拼,“我也没多想,觉得就像看小说那样,挺好看的。”

高中时的尚雯婕,最爱做数学题,自称是几何狂热爱好者,几乎没有她做不出的几何题,“你给我看一个平面画出来的立体,我脑子里立马就有个立体的物件,空间感马上就能出来,那时只要我盯着看十分钟没解的几何题,拿去给老师,一定是题出错了”。

考入复旦大学法语专业后,在老师和前辈的熏陶下,尚雯婕一直把进入一家很好的外资企业作为唯一的人生事业目标。“我偶尔会参加校园歌手大赛。”尚雯婕回忆道。2005年6月,尚雯婕从复旦大学法语专业毕业,如愿成了一家法资企业的白领。

机缘巧合参加超女比赛

刚毕业时的一次同学聚会打乱了尚雯婕原来设想的人生道路。聚会在一个同学家里,当时开着的电视机里正巧是2005年超级女声比赛的重播。同学无意中对她提了一句:“其实你唱得和她们差不了多少,你可以去试试,说不定也有机会。”回家路上,/更多精彩尽在牛BB文章网/坐在地铁上的尚雯婕耳朵里仿佛都是同学的怂恿,尚雯婕跃跃欲试。

回想起比赛的整个过程,尚雯婕说:“感觉自己傻傻的,也不清楚啥情况,这儿把我淘汰了,那我去别地儿再比比,也没觉得辛苦和累,就想着再去个别地儿旅行旅行也不错。记忆中这还是个挺愉快的旅程,各种坐飞机、晒太阳、逛街、查地图、找当地小吃、和其他年轻人聊天交朋友,就像个悠长的假期。”2006年9月29日夜晚,当接过2006年超级女声总冠军奖杯的那一刻,意犹未尽是尚雯婕唯一的感受。

寻找自己音乐风格

和大部分爆红的选秀偶像一样,现实和梦想的断裂很快出现。超女巡演刚轰轰烈烈地完成,就爆出了合约纠纷。要走的,谁也留不住。尚雯婕接了一个国际品牌的代言,赔出了天价违约金,离开了天娱。沉寂、解约让当时只有24岁的尚雯婕倍感压力,但她从没放弃过音乐。

2008年,尚雯婕对创作有了认识,开始了向“唱作人”的转型。之前几年的思考和酝酿让她明白,音乐人必须要有自己的创作,要有自己的音乐和表达。三年的磨炼,尚雯婕终于找到了那份属于自己的自信和骄傲,这一年,她连开三场演唱会,向所有喜欢她的歌迷,交出了一份骄人的答卷。

几次演唱会中,尚雯婕给了歌迷很多惊喜,打鼓、舞蹈,这些她学生时代的强项让她的粉丝们大开眼界。在深圳演唱会上,尚雯婕打了非洲鼓,圆了她大学时代的一个梦。尚雯婕大一时曾去法国做过一次文化交流,那时,她看见一些摩洛哥学生打非洲鼓打得非常好,想跟他们学,却遭到了拒绝。“地铁上、火车上、大街上,只要停下来休息时,他们就把鼓挂在身上,随时可以打,还有个巴西女孩,会随着鼓声跳舞,那时候,我对非洲鼓的印象就很深。”可没人教她,让她留下了遗憾。“后来我想,既然深圳有这么大一个体育场,那就比较适合表演大气氛的东西。”尚雯婕选择了学习非洲鼓。

如今,尚雯婕最喜欢、做得最主要的是电子乐,带点意识流、实验性的东西。“我越来越接受不了在舞台上演唱别人的作品。我从小喜爱的那些电子音乐人和乐队,都是唱着自己写的音乐作品,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尚雯婕十分羡慕他们,她觉得自己应该开始创作,开始了一点点学习和摸索。“电子乐是用潜意识创作的一种音乐,我自己是这么理解的,所以我是个偏理性的人,但写歌的时候,我却处在一个非理性的状态,我喜欢投入,甚至有点疯癫的创作状态,那是我喜欢的。”

冷艳女王其实好动

很多人都说,镜头前的尚雯婕冷艳端庄,其实生活中的尚雯婕,活泼好动,不拘小节。“私底下,我们总监特别崩溃。这几年,他一直要把我塑造成一个冷艳女王。可有时候,我那些特别二的样子还是会露馅。”尚雯婕说,有一次录制节目时,还要同时录制很多花絮,于是整个台里几十台摄像机进行着16个小时连续拍摄。“我装得了几分钟,可装不了16个小时啊。于是,那些特别二的镜头全剪进去了。”尚雯婕说,节目播出以后,总监对她说,这几年给她塑造的女王形象都功亏一篑了。

学生时代的尚雯婕也是文艺积极分子,她参加了现代舞协社团,跟着几个师兄学跳Hip-Hop。“学到最疯狂的时候,是练地上打转。”尚雯婕回忆,当时天天在宿舍的水泥地上练,练得身上腿上都是伤。那年,同学送她的生日礼物就是一整套护腕护膝。闲下来,尚雯婕喜欢打网球、滑雪、游泳,偶尔也会在家看碟。

猜你喜欢

  • 从乞丐到百万富翁

    从乞丐到百万富翁报纸上曾经报道一位拥有100万美元的富翁,原来却是一位乞丐。在我们心中难免怀疑:依靠人们施舍一分、一毛的人,为何却拥有如此巨额的存款?事实上,这些存款当然并非凭空得来,而是由一点点小额存款累积而成。从一分到10元,到千元、到

  • 积蓄是为了提高抵抗力

    积蓄是为了提高抵抗力假设有一个人,他一直享受着优厚的工资待遇,现在突然失业了,而他又没有任何积蓄,那将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呢?墨斯就是这样一个毫无准备而意外失去工作的人。多年以来,他从来不考虑为将来储蓄,花光了自己所有的工资。他绝望地说:“想

  • 用一块钱渡难关

    用一块钱渡难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的财阀、财团都被迫解体或改名,连有着悠久历史和良好信誉的三菱银行,也不得不改名为千代田银行。由于名字非常陌生,生意也就非常冷清。业务部的岛田晋为此苦闷不堪,每天都在想着如何吸引顾客来存款。终于有一天,他想

  • 积累创业所需的原始资金

    积累创业所需的原始资金迪斯尼乐园的主人沃尔特·伊利斯·迪斯尼,是通过积累才获取事业发展的第一桶金的。1917年,不满17岁的沃尔特·伊利斯·迪斯尼,隐瞒年龄报名参军。在芝加哥集训时,他因患感冒未能上战场。直到1918年大战结束,才被派往法国

  • 先储蓄,后消费

    先储蓄,后消费先储蓄后消费,会在很大程度上留存部分额度的可支配收入,为今后更好的生活奠定基础,同时,也是养成理性消费的重要措施。在著名的美国第一学府哈佛大学,第一堂的经济学课,只教两个概念: 第一个概念:花钱要区分“投资”行为和“消费”行为

  • 炼金之术

    炼金之术在很久以前,泰国有个叫奈哈松的人,一心想成为一个富翁。他觉得成为富翁最好的捷径便是学会炼金之术。此后他把全部的时间、金钱和精力,都用在了炼金术的实验中了。不久以后,他花光了自己的全部积蓄,家中变得一贫如洗,连饭都没得吃了。妻子无奈,

  • 节约每一分钱,把钱用在刀刃上

    节约每一分钱,把钱用在刀刃上著名的船商、银行家出身的斯图亚特曾经有一句名言,他说:“在经营中,每节约一分钱,就会使利润增加一分,节约与利润是成正比的。”斯图亚特努力提高旧船的操作等级以取得更高的租金,并降低燃油和人员的费用。也许是银行家出身

  • 从噪音中发现商机

    从噪音中发现商机美国人约翰有一次到某空军基地去参观,这时恰巧有喷气式飞机升空,它的轰然巨响震得约翰头晕眼花,双耳发聩。而机场上的地勤人员却好像无动于衷,他们能够照常工作,轰然巨响好像对他们没有干扰。一般的参观者几乎都主观地猜想这些地勤人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