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别做过期求职者

别做过期求职者

收录日期:2025-11-20 19:36:00  热度:7℃

据统计,目前沪上超过七成的应届生已经找到工作,并开始融入职场,展开全新的生活篇章。但与此同时,另一些应届生却不得不被戴上“过期求职者”的帽子,继续在寻寻觅觅中等待下一次求职高峰的来临。人力资源专家表示,没有工作经验的非应届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可能将会遭遇更大的困难。“用人单位会质疑他们的能力,令他们的求职之路雪上加霜。”

寻觅中步入“剩”时代

看到身边的同学都开始正式工作,应届生小王很无奈。“我在班上的成绩算是中游水平,虽然没有什么实习经验,但是去年下半年开始投简历找工作时,老师、同学都觉得我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没想到最终却成了‘剩男’!”小王表示现在的心理压力很大,身在外地的父母根本不知道自己如今的状况,还以为他已在上海站稳脚跟,而毕业离校后他不得不选择群租,并花费大量的时间四处求职。“开销挺大,但是成效不大。”

小王的辅导员易老师表示,如果不是在挑选职位上浪费了多次机会,他应该已经找到工作。“他的性格比较开朗,其实很适合做销售一类的工作。但在多次交流的过程中,他都吐露出一些看轻销售职位的想法,认为这是‘低层次’的工作。”易老师透露,与小王同班的好几名同学都去做了销售工作,有几名因为见习期表现突出,还提前转正了。

人力资源专家高先生认为,如今步入“剩”时代的应届生,是求职竞争中整体实力较弱的群体。“有不少大学生往往认为自己接受了高等教育,就能够找到理想、满意的工作,对人才市场缺乏必要的了解。”他表示,当应届毕业生遭遇这样的困境时,适时调整求职目标是非常必要的。高先生透露,多份劳动部门的统计分析都证明,一个人失业时间越长,再就业的难度越大。在同届毕业生中竞争落败的大学生们,很可能会在即将来临的新一轮招聘高峰中,遭遇类似的打击。“用人单位多少会对非应届毕业生有些偏见,因此尚未就业的毕业生们可要抓紧最后的求职机会了。”

“啃老”一年从底做起

2014年夏天毕业的小霍在前不久刚成为职场新人,摆脱了脑袋上“啃老族”的紧箍咒。“我是上海人,家境也不错,因此在毕业那段时间,也没好好找工作,心想着总会挑到一份最合适的。”谈到过去一年“啃老”的经历,小霍有些追悔莫及,“谁晓得后来会遭遇经济危机啊?”原本笃悠悠求职的她,一下子着急起来,可是每次在面试中,她都因为不是应届毕业生而遭遇考官的考问,最终才在今年4月被一家对其没有偏见的公司录取,从事公司最底层的销售工作。“再折腾下去,找到工作的希望越来越小,不如先做起来再说。”小霍表示,目前很多企业的确有招聘需求,但是却主要针对具有工作经验的在职人群,只有部分岗位对毕业生敞开大门,而且明显与学生的定位不相匹配。

小霍的师妹李瑞下半年即将开始求职,6月底她参加了几场大型招聘会,转了一圈后,对求职形势并不太乐观。“招聘会上有几十家单位,招聘的大多都是技术人员和工程师,还有销售人员,适合我专业的岗位很少。”小李表示,文秘、助理、档案管理等行政文职类岗位,因为专业要求不高,因而竞争很是激烈,应聘时经常被告知招聘人数已满。而在她看来,这种情况在下半年的人才市场上可能仍会继续。

猜你喜欢

  • 港口在,希望就在

    这是一家只有几百人的小公司,主要靠加工出口贸易为主,在这场突如其来的金融风暴面前,显得有些猝不及防。为此公司一些中层干部怨声载道,员工们更是人心涣散,工作劲头大不如从前,许多人都做好了回家的准备,作为公司的老总,也是急得团团转,毕竟是自己一

  • 许你再见时笑欢颜

    01初识他时,我,23岁。他,26岁。3岁,是我最为心仪的年龄差。书上说,等有资格结婚了,要嫁一个比自己大的男人。他有我没有过的经历,有我没有过的故事。当遇到不开心的事,只要有他在,我就不会再没完没了地哭泣。而他,会像爸爸一样轻轻抚摸我的头

  • 梦想和现实之间只差两个字

    上个世纪80年代,一位20几岁的年轻人跟着亲戚到意大利寻求发展。初到意大利,由于语言不通,找了几十份工作都被拒绝。但是他没有气馁,他相信自己堂堂七尺男儿,不会没有用武之地。后来在一位好心的中国餐馆老板的收留下,他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一

  • 花开十年

    什么话都抵不过说不出口的那一句最初,我是一朵怯怯的,还未打开的花蕾。那个午后,我出现在音乐教室门口。你在弹琴,我喊“报告”,你扭头注视着我。不远处,槐花开得正好,你的目光,混合着微微的香气,从我身上滑过。我的心里突突地冒出一颗湿漉漉的小蘑菇

  • 用“荒诞”创造奇迹

    松井仓是日本横滨轮胎公司的一位工程师。长期以来,横滨轮胎一直强调轮胎在抓地力和速度方面的高性能,所以横滨轮胎一直是多个国际车赛指定的赛事轮胎。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油价不断上涨,人们对轮胎的高性能要求开始降低,转而把节油、低碳放在第一位,而其

  • 德克士的成功

    在中国,德克士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随便一个中小城市,都可以看见它的身影。如今它已经和麦当劳、肯德基一起,成为中国西式快餐的三大巨头。然而,德克士的创始人—蓝赞,却仍然鲜为人知。他的创业之路走得并不顺利,充满挫折。蓝赞出生在台湾一个贫穷人家,

  • 你选择的是杯子还是水

    一次,我们几个分别了多年的同学相约去拜访中学时的李老师。李老师很高兴,问我们生活得怎么样。不料,这一句话勾出了大家的满腹牢骚。大家纷纷诉说着生活的不如意:工作压力大呀,生活烦恼多呀,做生意的亏损呀,当官的仕途受阻呀……仿佛都成了时代的弃儿。

  • 最懂快门的摄影师

    有一位摄影师,他常常为人拍集体照,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可是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照片上总是有人在最后一刻闭上眼睛。为了统一节奏,按照常规做法,在拍照前,摄影师会认真地对大家说:“我喊‘一、二、三’,喊到‘三’的时候,我会按下快门,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