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林彪与五个女人的故事

林彪与五个女人的故事

收录日期:2025-11-20 13:45:06  热度:8℃

林彪一生的五次婚恋在林彪的一生中,共经历过五次婚恋:初恋对象陆若冰婉转回绝,给少年傲慢的林彪当头一棒;对从小就订下"娃娃亲"的汪静宜,林彪中途变卦;"陕北一枝花"张梅生性活泼,林彪少言寡语,性格不和导致他们的姻缘以离婚告终;对最心动的孙维世,林彪几经努力,到头来却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原名叶静宜的叶群,成为林彪最后一任妻子。

1907年12月7日,林彪出生在湖北省黄冈中部的回龙山一户大户人家,小名"林育蓉"。

在中学读书时,林彪开始了他短暂的初恋。对方叫陆若冰,是黄冈回龙山戴家冲人,与林彪家只相隔三里路,其实他们两个早在童年时就认识了,到武汉后两个人接触十分频繁,陆若冰比林彪大一岁,正值花季少女,肌肤白嫩,眉清目秀,双眸中流露着少女脉脉的情愫,少女独有的体香让林彪忐忑不宁,但又苦于无法表达自己的这份感受。

看着林彪厚厚的一大堆来信,陆若冰十分镇静地给林彪回了一封信,信十分短,只有几十个字,只是劝林彪安心读书,她还太年轻没有考虑个人的婚事。言辞十分客气,用婉转平和的语气拒绝了林彪的请求。

林彪收到陆若冰的回信后,用擅抖的双手打开信时,信中的言语伤透了林彪那颗孤傲无比的心,他呆呆地长时间地坐在房间里,被痛苦失望无情地包围着,就这样林彪的初恋终止了!随后他经过较长时间的自我调整,发誓干一番伟业,决不再涉足情场……

林彪有桩"娃娃亲"翻开林家大湾保存的《林氏宗谱》,林彪的名字后面写着三个妻子,列在第一位的是汪静宜,列在第二位的是刘新民,也就是张梅,列在第三位的是叶群。

汪静宜原名汪伯梅,比林彪小一天出生,与林彪订婚后,按林家的提议才改名汪静宜的,汪静宜的父亲汪友诚与林彪的父亲是最好的朋友。随后按当地风俗,林家在1914年农历正月初四办了两桌订婚酒席,当时的林彪只有7岁。

1925年7月,林彪从武汉共进中学毕业回家小住数日,一天他的婶娘贾氏问林彪:"汪家姑娘可是一个标准的大美人啊!你今年都已经18岁啦!怎么不把她娶回家来呢?"林彪从订婚就常听人们夸她的"媳妇"漂亮无比,但他从没有见过面,经婶娘的说服,林彪回家就向父母提出在年底把汪女娶回家,他的母亲陈氏听后十分高兴,他的父亲随手翻开老皇历仔细查找一番后,认为年底结婚不吉利,加上他们家经营的布厂又十分不景气,此事也就没有再提起了。

1925年10月,林彪考入了黄埔军校第四期,随后与家里的联系就中断了。大革命失败后,林彪就与家里彻底失去了联系。直到1937年国共第二次合作后,林彪才与父亲通了信,知道儿子的下落后,林父就立即给林彪写信让他派人把汪静宜接到延安去结婚。这时的林彪不仅受到了新思想的洗礼,而且在"抗大"还兼起了领导职务。为了逃避这门婚事,林彪就匆忙与刘新民结了婚,并把两个人的照片邮给了林父,林父收到信后向汪家说明原由,汪家人气愤不已,但又无可奈何。

但痴情的汪静宜仍然把全部心思放在林彪身上,夜深人静时,她偷偷穿上林彪送来的红嫁衣,穿上又脱下不知有多少次,她在耐心的等着林彪回来娶她。虽然她知道林彪已先后与刘新民、叶群结婚的消息,她很伤心,但她还在等待着……

50年代,汪静宜患了肺病,瘦得只剩下一副骨头,1963年秋她撒手人寰。

林彪在国庆十周年阅兵式上 (1959年,林彪刚接了彭德怀的班,任国防部长)

"陕北一枝花"林彪追到家张梅算是林彪真正的第一位妻子,关于张梅与林彪何时结婚,各种书刊上说法不一。

林彪合成照片(平型关时期、东野时期、文革时期,下面是东野大军。)

林彪最心动到头一场空让林彪一生中最动心的女人就是孙维世,孙维世的父亲叫孙炳文,是我党最优秀的党员,曾接任周恩来出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兼总教官职务,与周恩来、朱德都是最好的朋友。

孙维世小时候就十分机灵,孙炳文常抱着她与周恩来接头,小维世总是趴在爸爸背上瞪着机灵的小眼睛为二人放哨,她那时只有五岁,称周恩来为"周爸爸",周恩来一生没有子女,就把孙维世当作养女看待。

孙维世天生丽质,艺术气质极浓,周恩来就把她送进了延安的鲁艺学校,18岁时,经毛泽东批准又被送到莫斯科东方大学和莫斯科戏剧学院表演系、导演系深造,此时林彪正在苏联养伤,而且常常为张梅外出大发脾气。

平型关大捷后,林彪便成了当时年轻人的偶像,在苏联留学的中国学生总是想方设法的与林彪认识接触,邀请林参加他们的各种集体活动,性情孤僻的林彪总是想办法回绝。有一次林彪外出被一群年轻人发现后,被硬拉着去参加他们的活动,一个身着白色连衣裙的少女惊得林彪嘴巴张得大大的,她高雅无比的气质、俊秀的容颜深深打动折服了林彪那颗平静已久的心。

让林彪最动心的,曾穿着白色连衣裙的姑娘便是孙维世。尽管每次林彪见到孙维世时,总是心潮起伏,不能平静,但他还是用顽强的毅力克制着自己的情绪,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林彪觉得时机已经成熟,就单独约孙维世吃饭,席间林彪向孙维世表白自己的心迹,并向孙维世叙述他的人生烦恼。

叶群:陪林彪走完最后人生带着孙维世模棱两可的答复,林彪一路不解地回到延安。一时间林彪精神显得有些空虚,与张梅的婚姻给他留下了不少精神上的伤害,孙维世的出现又引得他思绪不宁,他必须要找一个女人填补孙维世留下的心灵上的空白,这时一个叫叶静宜的女人走进了他的生活。

叶静宜小他十几岁,早年就读于北京师大附中,是个大家闺秀,长得细皮嫩肉的,又来自于大都市,有风度、有学识,举止得体。抗战初期她曾在国民党操纵的一家电台里当播音员,清脆甜美的声音让孤独中的林彪变得兴奋起来,林彪毕竟是个乡下人。

叶静宜与林彪接触后不久,知道林彪过去的未婚妻叫汪静宜时,就十分气愤地改名叫叶群,不久他们俩就结婚了。

文革初期,不少人揭发叶群的老底,特别是叶群与文坛狂生王实味之间的爱情故事。为了还叶群一个清白,1966年林彪专门开会,并为叶群写了一份"处女声明"。

我证明:

1.叶群在与我结婚时是纯洁的处女,婚后一贯正派。

2.叶群与王实味根本没有恋爱过。

3.老虎、豆豆是我和叶群的亲生子女。

4.×××的反革命信,所谈的一切全系谣言。

林彪的这一手真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晚年的叶群在个人问题上确实存在问题,主要原因是林彪的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每天病蔫蔫地躺在床上,正常的夫妻生活中断。据说叶群常与林彪的老部下、号称"色鬼"的黄永胜来往过密。

1971年9月13日林彪在蒙古温都尔汗地区坠机身亡,叶群也陪着他走完一生。

猜你喜欢

  • 天才不相信结局

    天才不相信结局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位年轻而卓越的天才,他的名字叫杰克。从小杰克就展现出异于常人的才华,无论是学业上还是艺术创作方面,他都表现出了非凡的天赋。然而,与其他人不同的是,杰克并不相信结局。对于杰克而言,生活就像一本永远没有结局的书,

  • 只赚一分钱

    在一个小镇的角落里,有一家小小的杂货店。这家杂货店的老板是一位善良而又慈祥的老奶奶。每天,她都会在店里擦拭着货架上的物品,为每一位顾客细心地服务。一天,一个穿着破烂衣服的年轻人来到了这家杂货店。他看上去非常疲倦和饥饿,几乎已经没有力气说话。

  •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

    在人生的旅程中,成功是每个人都追求的目标。然而,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努力和坚持。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是通向成功的桥梁。坚持意味着不论遇到多少困难和挑战,都能够始终保持前进的动力。成功的道路上充满了坎坷和曲折,只有那些足够

  • 一辈子只做一碗汤

    一辈子只做一碗汤这是一个关于一位普普通通的厨师的故事,他名叫张涛。张涛出生于一个小山村,他的父母是普通的农民,生活清贫,但对于张涛来说,他从小就对烹饪充满了兴趣和热爱。在长大的过程中,张涛虽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烹饪培训,但他从自己的母亲那里学

  • 给芝麻加上糖

    给芝麻加上糖芝麻是一种常见的食材,被广泛用于各种烹饪中。它有一种特殊的香味和口感,能够为菜肴增添独特的风味。然而,在一些甜品制作中,我们却很少见到芝麻与糖的结合。这让我想,如果给芝麻加上糖,会不会产生一种全新的美味呢?芝麻的独特风味源于其油

  • 凡事往好处想

    凡事往好处想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有时候,我们可能会感到沮丧和失望,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始终秉持着“凡事往好处想”的心态,相信自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那么困难就会变得可以克服。首先,凡事往好处想能够帮助我们建立积极的心

  • 董事长的智慧

    董事长的智慧在一个寒冷的冬日早晨,阳光透过窗户洒向了董事长的书房。这个书房是一个外界无法想象的宁静之地,充满了智慧和决策的氛围。董事长是一位经验丰富、聪明睿智的领导者。他有着独特的洞察力和深思熟虑的决策能力,这使得他成为了一家公司的核心。这

  • 在赌场门口经营肠粉

    在赌场门口经营肠粉在这个拍案叫绝、掷地有声的赌城,赌场是吸引着无数人的地方。然而,在这个赌场的门口,却有一家与赌博无关的小吃摊,它名为“肠粉小铺”。这家小吃摊经营者是一位年轻的中年人李大伟。李大伟并不是一个富有的赌徒,他只是曾经对赌博有着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