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新手炒股的“成功密码”

新手炒股的“成功密码”

收录日期:2025-11-20 14:11:53  热度:10℃

每一个来到股市的投资者,都先是一个新手,再逐渐成为一名“老兵”。入市后,投资者要想缩短新手“实习期”,尽早领到老兵“通行证”,进而取得投资的成功,除了要有“成功的钥匙”,还须有“成功的密码”。

变被动为主动,结果“不一样”

论年龄,今年62岁的K已步入花甲之年,但论股龄却是个典型的“新兵”。今年5月,曾经做过农民、木匠、养蜂人、铝合金加工及销售的K,筹集了73950元积蓄,兴冲冲踏进证券公司营业部的大门,开了户、做了卡,成了一名股市“新兵”。

后来,K在总结失利教训的基础上,调整了心态、改变了策略。结果,很快由被动变成了主动,帐户也由亏损变成了盈利。特别是买入的中科英华在同期指数只涨2.42%的情况下,取得了23.05%的好收成。获利后腾出来的资金,K又逢低买入了长期关注的中国联通(5.08元)。成功把握了主动权后的K仿佛在一夜之间,由昔日的“股票奴隶”变成了一位胸有成竹、统率着“千军万马”的“股市将军”。

截止8月27日收盘,K以7.56元价格卖出的中科英华跌到了7.24元,而随即以5.08元换入的中国联通已涨至5.11元。K这“一卖一买”令周围许多投资者不得不对其重新认识、刮目相看。

从技术到技巧,莫搞“一刀切”

K一开始所走的弯路,绝大多数投资者都经历过,只不过不同的投资者在走过弯路后接下去的选择截然不同罢了。有的面对曾经走过的弯路,总结教训、分析原因、调整对策、及时纠偏,很快步入了“正道”;有的执迷不悟、依然故我,在错误的道路上越陷越深、越走越远。综合多数投资者在入市初存在的共性问题,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操作问题。刚入市的投资者都对股市充满了期待,想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大的收获,表现在操作方面,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喜欢多动。一边盯着盘面,一边不停委托,一会儿买进、一会儿卖出。操作频率,少则一天一动,多则一天数动,似乎一刻不动心就痒痒;二是喜欢满仓。新手炒股还有个特点,喜欢满仓,帐户里剩余的资金倾其所有买股票,能买多少是多少,恐怕买少了利润跑了。满仓操作的结果,偶尔做对后收益倒也可观,但一旦下跌损失惨重;三是喜新厌旧。多数新手喜欢挑三拣四开新仓,不喜欢从一而终买老股,曾经看好、后又卖出的品种一般都不喜欢把它们低吸回来,宁肯高追新品种,也不愿进行二次投资,频繁开新仓,往往因股性不熟、难以驾驭,经常买一个套一个,套一个割一个,割一个亏一个。

技术问题。相比老股民,入市不久的新手往往显得“见少识窄”。有的不懂交易规则,或虽懂点但一知半解,时常出现常识性的错误。比如,刚买入就想卖出(不知道什么是“T+1”、“T+0”),误以为够便宜(不知分红、送配、除权是咋同事)大量买入,结果追了个高价;有的不会买卖委托,既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委托、什么时候不可以委托,也不懂得什么样的委托有效,什么样的委托无效,更有甚者委了又撤、撤了又委,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在做什么;有的频繁追涨杀跌,刚在低位割肉的股票又在反弹过程中匆忙追入,头天高位追入的股票又在翌日低位清仓离场。

技巧问题。表现有三:一是不会选股。看着每天涨得好好的牛股与己无关,心就发慌,一心想寻找未来的大黑马,但选起股来却不知道如何是好,既不会联想,又无明确的选择目标,缺乏耐心、挑三拣四,最后一无所获;二是不会持股。想一口吃个胖子,一看所持股票不涨,立即卖出,结果一卖就涨,一看某股拉升立马追入,结果一买就跌,长此以往,总与牛股无缘,还亏了不少银子:三是不会换股。持有的股票没有止盈位、止损位,待买的品种没有心里价、目标位。换股时,不是通过高抛所持股票去低吸待买股票,而是经常在低位割肉后再从高位去追新的品种。

心态问题。看股评时,没有主心骨。大盘一上涨、机构一看多,就担心踏空,大盘一下跌、机构一看空,又害怕套牢,整天想这想那,还时常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盯盘时,过于专注,大盘涨时欣喜若狂,跌时提心吊胆:操作时,缺乏前瞻性,要么事先没有计划,根据盘面“看着办”,要么“看着办”时把计划丢之脑后,在大盘和个股低位时轻仓,高位时重仓。

既要学也要练,不能“看着办”

在庞大的股民队伍中,有不少是入市不久的新股民。新手炒股,需注意的问题主要有:

加强学习,熟悉规则。通过学习,熟练掌握应知应会的股市基本知识和交易规则,特别是有关权证知识、ST股票交易规则、新股操作规定,以及在买卖委托方面现行的一些规则等。与此同时,还要熟悉上市公司的基本情况,如所属行业、盘子大小、是否进行过送配、除权等。有的投资者一段时间没看行情,一看股价这么便宜,匆忙买入,殊不知该股早已进行过大比例送配、除权,看似便宜、实则己贵。

做好功课,有备无患。做任何事情,要想取得成功几乎都是“功夫在课外”。炒股也不例外,要想在盘中稳操胜券,关键在盘前精心谋划。比如,大盘涨了怎么办、跌了又如何?遇到突发情况,仓位怎么控制、品种如何选择?消息出来后,事先选好的股票买还是卖,买多少、卖多少,操作计划还要不要继续执行?确定待买品种时,究竟是开新仓,还是买老股票进行二次投资等,都须在实际操作前想清楚。

讲究方法,严格执行。事先制定的计划还要在实际操作中严格执行。一方面,经验表明,在多数情况下,不操作往往就是最好的操作。一些投资者能够抓住大黑马,并从头骑到底,大多离不开足够的耐心和“不操作”定律,这些投资者实际操作时也在盯盘,但在无把握的情况下绝不会多动、更不会乱动。另一方面,莫被所谓的“强势股”忽悠,防止追涨杀跌,两边不讨好。尤其是在盯盘过程中不要“看着办”,要严格按计划确定的品种和价格进行操作,一口到价、立即委托。

调整心态,学会减压。面对千变万化的股市,作为股市新手,尤其要降低期望值、做个小学生,既不贪婪——不指望短线一夜暴富,不奢望所持股票个个都是大牛股,低买高卖,只追求属于自己的持续、稳定的收益;也不恐惧——买入股票前认真研究、精心谋划,实际操作时减少次数、手脚不乱,买入股票后耐心持股,不慌不忙,放下心、睡好觉,属于你的跑不了,不是你的别勉强。

猜你喜欢

  • 狐疑不决的故事

    黄河每年冬天都会结冰,但在深秋之时,河面刚刚结冰,冰层厚度难以估计,人们不敢贸然从冰上通过。于是人们便 想出了一个办法:先让狐狸从冰上走过,如果狐狸能通过,则人马皆可大胆放行。这是利用了狐狸多疑善听的行为,当它从冰上走过时,由于十分小心谨

  • 物以类聚的故事

    源于《战国策·齐策三》。 春秋战国时,齐宣王招告天下贤士来帮助他治理齐国。有一个叫淳于髡的贤士在一天内给他推荐了7个有才能的人,齐宣王经过问答,果然个个本领高强。齐宣王觉得非常奇怪,就问淳于髡说:“我听说人才是很难等到的,在千里之内的

  • 牝牡鹂黄的故事

    古代善相马的伯乐年老,推荐九方皋为秦穆公访求骏马。三月后于沙丘求得之。穆公问为何马,回答说是“牡而黄”;穆公派人去看,却是“牝而骊”。于是责备伯乐。伯乐喟然叹息说:“若皋之所观,天机也。

  • 熟能生巧的故事

    从前有个叫陈康肃,号尧咨的人,箭术精良,举世无双。他因此心里非常的骄傲,常常夸耀自己的本领。哈,哈,哈,我的箭术没人比得上。你们有谁愿意跟我比比看啊?”师父,您实在是太高明了,我们怎么比得上您呢!”是啊,我们还要多跟

  • 炙手可热的故事

    唐玄宗李隆基年轻时是一个很有作为的皇帝,但是,唐玄宗后来任用李林甫为丞相,政治开始腐败。公元745年,他封杨玉环为贵妃,纵情声色,奢侈荒淫,政治越来越腐败了。杨贵妃有个堂兄叫杨刽。由于杨贵妃得宠,杨刽也平步青云,做了御史,唐玄宗还赐名国忠&

  • 满城风雨的故事

    潘大临是宋代黄州的一位诗人,他写过不少好诗。有一年秋天快到了,他的一位好友写信来问他:“你最近有新的作品吗?”潘大临回信说:“关于秋天的景色,每一件都能够写出好诗来。昨天我靠在床上休息,听到窗外风吹打着树林的声音,我便起来在墙壁上写道:‘

  • 渐入佳境的故事

    顾恺之是东晋时人,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他多才多艺,不但诗赋写得很好,而且字也写得十分漂亮。他特别擅长的是绘画,是当时著名的画家。他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大司马桓温的参军。顾恺之跟随桓温南征北战许多年,两人结下了十分深厚的友谊。有一次,顾恺之跟

  • 涸辙之鲋的故事

    庄周家里贫穷,常常是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有一次,庄周家里断粮了,无奈之下,他到监河侯那里去借粮米。监河侯听了,故作大方地说:好啊”,没有问题!不过,等我收了租地的租钱,才能借给你三百斤粮食,可以吗?”庄周听了很生气,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