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阿牛入院记

阿牛入院记

收录日期:2025-11-20 19:11:42  热度:10℃

核心提示阿牛意外地得到省城的专家“接待”,不过,出了他自己,别人都知道来的专家是精神病院的专家,而不是他朝思暮想的编辑社的文学专家。

八月的中午,气温似乎还是那么闷燥,丝毫没有金秋的凉爽。牛洼村的老少大都躺在树荫下,除了偶尔翻一下僵硬的身体,一动不想动,谁都懒得理会谁。突然,一阵急促的警笛从远处传来,这刺耳的声音,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树荫下的人们谁搭理这些。

“不知道来抓谁呢。”不知是谁的声音,带着几分倦意。接着,又是一如之前的沉寂。

不过一会,只见一群孩子,边跑边叫唤着……

“阿牛疯喽,阿牛疯喽……”

“什么?什么?你叫的什么?”树荫下的人们似乎电击了似的,抖了抖疲倦。

“吴老爷家的阿牛疯了。”不知是谁回答了一声。

“快!去吴老汉家看看。”树荫下的人们拍了拍身上的尘土,连忙向吴老汉家跑去。

只见吴老汉家门口停了一辆白色救护车,四邻来了不少看热闹的。

“哎呦,乖乖,我还以为警察来了呢,阿牛咋地啦?”

“谁知道呢,老长时间没见到这孩子了呢。”

没过多久,只见一位穿着白大褂的先生搀着阿牛从房间里走出来了,面色狼狈的阿牛笑嘻嘻的握着先生的手,嘴里喃喃地说着什么......

“哎哟,刘老师,您还亲自来了,我写的没什么。”阿牛带着疯傻的语气说。

“没想到这地方还藏着您这样的人才,发现你是我之幸事啊。”白大褂先生说,“我们今天请你到省城去,给你开讲座,听你讲课。”

“呵呵呵呵,您太看得起我了,好说好说。”阿牛还是那般的疯傻。

“刘老师是谁?”

“这白大褂不是医生吗?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个郎中年纪也该不小了吧?”

门口有些看热闹的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着,也是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

“好好的孩子怎么变成这样了呢,唉……”吴老汉家的隔壁王大娘带着惋惜这样感叹道。

刚聊的起兴,突然停止了说谈,人们看到,瘦弱的吴老汉佝偻着背,一跌一撞地跟着出了堂屋,有个年轻人赶忙上去搀住了他,吴老汉显得那么苍老,年轻人看到吴老汉的眼角是湿润的。这时那个“刘老师”把阿牛送上了车里,口里还客气地说道“你做好,我们马上就要走了。”说着,“刘老师”把车门关上了,这时吴老汉上去一把握住“刘老师”的手,哽咽着说道“刘老医生,我就这一个儿子,他要是出了点什么事,我这后半生还指靠谁呢?再说,我可怎么去见他的娘啊!您一定要救救他啊。”吴老汉竟失声痛哭起来,围观的人都在静静地看着这一切。“您放心,我们一定尽力,你们可以随后要安排一名亲属去看照他”说着,刘医生转身上了车,警笛再次拉响,刺耳的声音逐渐减小,救护车的影子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当中。虚弱的刘老汉晕厥在地,众人向前搀扶,喂水降温,知道他醒来,人群才散去。

事情过去了大半个月,吴老汉无心农作,第二天早晨便乘车前去省城看照阿牛了,田间地头,茶余饭后,人们还时不时地谈论阿牛这件事情,后来,听知情的王大娘说……

吴老汉中年才有了阿牛这么一个儿子,阿牛生过还没有百天阿牛的娘就死了,阿牛原本是个很上进的青年,从小体格就非常强壮,在同龄人中最有力气,不过脑子不怎么聪明,上小学时成绩总是倒数,为此村里的老师没少找吴老汉,吴老汉对此也很无奈,最后,阿牛小学还没毕业就下学在家跟吴老汉一起种地了,阿牛一直勤劳肯干,有使不完的力气。吴老汉则在一旁指导着阿牛怎么样种地,他家地里的庄稼比谁家的都好,爷俩过的日子要有多滋润就有多滋润。吴老汉还张罗着盖房给阿牛说媳妇呢。

不过,在去年十几月份吧,情况就有点不一样了,那时候,只听说咱这地界出了个大人物,叫啥莫言的,听说他获得啥诺贝尔奖,全中国全世界都轰动了,起初也没啥大不了的,人家的事情与我们又有何干呢。不过听吴老汉说,阿牛那两天也不知道受啥刺激了,整日整夜守着家里的电视机,连地都不下了,全国各地的电视台只要有莫言的新闻都要抢过来看,没过半个月,阿牛还是不下地干活,吴老汉为此还把阿牛给骂了。

“你个懒东西,就知道在家看电视,连饭都不做,你想干什么?等着饿死啊,庄稼人不下地干活,怎么能填饱肚子啊!”

“哼,你就知道种地,也不看看新闻,你个老顽固,你知道莫言吗?人家获得了世界大奖呢,可他也不过是农村里出来的吗?从今天起,地里的活我不去干了,你不能打扰我,我要在家写东西,我也要向莫要学习,说不定我也能成为咱这十里八村的笔杆子哩。”

吴老汉说,后来的几个月,无论怎么骂他,就是不下地,有时候连饭都不吃,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吴老汉最后也吓坏了。我那时候也好长时间没看到阿牛出过家门,直到有天早晨……

王大娘接着说道……

那天早晨我端着茶杯正打算刷牙,看见阿牛慌慌张张从院子里跑出来,还打了个趔趄,我就跟他打招呼“阿牛,你去干什么呢?”

“王婶,我写了篇稿子呢,我要去投给报社,他们一定会用的!”阿牛兴奋得不得了,一边说,还向我扬了扬手中的一沓纸。“我上街了王婶!”

后来,听吴老汉说,阿牛在家仍是不下地,茶不思饭不想的,问他咋地了。阿牛说,他在等省城报社给他信。重复一遍又一遍。也不知道过去了多长时间,一个邮递员牵着自行车来到他家门前喊门。

“屋里有人吗?快出来领信,省城来的!”

“来了,来了,来了,来了!”阿牛像那天早晨一样跑出来,领了信。

“爹,你看,我说吧,省城的专家会给我来信的。”

后来,阿牛逢人便拿出这封信,炫耀道:“你看,这是省城的专家给我的回信。”

其实,阿牛连信里写的啥都年不清楚。听我家老王说,省城专家的来信说:“青年人,你写的文章很不错,希望你继续努力,你一定会有所成就的,但由于篇幅问题,这次就不发表你的文章了。”往后,阿牛每时每刻都在念叨着城里的专家,每天都在家里写东西。

最后,阿牛消瘦了下去,连拿笔的力气都没有了,地里的庄稼也慌了……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像故事中的阿牛一样,为了一点点不值提及的成绩而沾沾自喜。生活,就如同做饭一样,成长就像煮饺子,无论饺子馅如何鲜美,无论烹饪的火候多么精准,假若没有出锅前一碗凉水的一激,那么这锅饺子终将不能熟透。

成长不仅需要阳光,更需要风雨的洗礼,有时候,鲜花和掌声会使人变得固步自封

牛洼村又平静了,没人再提及阿牛和他口中的专家……

猜你喜欢

  • 三顾茅庐

    东汉末年,华夏各地都在构兵。每一股权势都想强大本身,成为国度的独一统治者。此中有位鸣刘备的英雄,他望到国度分崩离析,苍生被战争熬煎,很想创建一个能让苍生安身立命、没有战乱的国度。可是,刘备的权势很亏弱,他身旁只有两个能征善战的好兄弟

  • 叶公好龙

    畴前,有一小我,他最喜欢龙了。他穿的衣服上绣着龙,戴的帽子上也绣着龙。他住的屋子,墙壁上画着龙,柱子上刻着龙。这些龙都牙齿尖尖的,爪子尖尖的,很凶猛的模样。有一天,天上的龙据说有小我很喜欢本身,就飞下来找他了。龙来到阿谁人的家里,他的头才伸

  • 闻鸡起舞

    晋代有一名的将军,名鸣祖逖。他文韬武略,忠心爱国,是一名倍受尊重的人。但是,祖逖小时辰倒是个顽皮的孩子。他不爱念书习武,成天只喜欢处处往玩。祖逖长年夜后,瞥见国度败落,连年征战,苍生的日子很是费力。可是,他气力绵薄,学问又浅,甚么忙也帮不上

  • 狐假虎威

    在一个丛林里,住着一只山君,有一天山君的肚子很饿了,想找个小动物当点心,他在路上走着走着,碰见一只瘦小的狐狸。因而山君就扑了上往,没想到狐狸年夜喊一声:“哼,丛林里年夜家都知道我是年夜王,年夜家都怕我,你敢吃我?”山君望狐狸又瘦又小,不信赖

  • 掩耳盗铃

    有小我要偷一口钟。钟很年夜,他抱也抱不动,违也违不走。怎样办呢?他想不如把年夜钟砸碎了,把碎铜一块一块搬归家往,因而举起铁锤就砸。没想到年夜钟“当”地一声,把他吓了一年夜跳。他只怕让他人闻声,急遽双手捂住本身的耳朵,觉得本身听不见钟声,他人

  • 曹冲称象

    好久好久之前,有一个聪慧的小孩,名鸣曹冲,曹冲的爸爸是个年夜官。有一天,外国人送给他一只年夜象,他很想知道这只年夜象有多重,因而就敌手下的官员说:”你们想法子把年夜象称一称,我想知道它有多重。”这但是一件难事,年夜象是陆地上最年夜的动物,怎

  • 画饼充饥

    在好久好久之前,有个聪慧的小男孩,他只有十岁。一天他一小我出往玩,成效他走入了一个丛林里迷路了,他走了很久很久都找不到归家的路。到薄暮的时辰,小男孩很饿很饿了,他很想吃妈妈做的饼,可这时候候他找不到归家的路,怎样能吃到妈妈做的饼呢?因而聪慧

  • 对牛弹琴

    年龄时期,鲁国有个闻名的音乐家,名字鸣公明仪。他对音乐有极深的造诣(yì),善于抚琴。他的琴声柔美动人,人们听到如斯美妙的琴声以后每每如醉如痴。有一年的春季,他带着琴来到城郊的旷野溜达,以及煦(xù)的东风将青草的芬芳吹到他的眼前,让二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