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骑兵统帅李牧

骑兵统帅李牧

收录日期:2025-11-20 16:20:22  热度:11℃

李牧,赵国人。与赵之廉颇,秦之白起、王翦同列战国四大名将,并不是说战国就这四个名将,当然也不是他们四个是战国最厉害的统帅、其他人打仗都不如他们,要是这么理解的话,最起码吴起和乐毅会不服气。除了他们四个,战国还有好多厉害的统帅与将领,那为什么单单把他们四个并列战国四大战将呢?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他们四个有什么特点?他们都是战国末期的,而且还是影响统一的将领。所以与其叫他们战国四大战将,不如叫影响统一的四大战将,是不是这样呢?可能是,因为我也不知道当初是谁这么评的,他这么评的标准是什么?并且争议还不小,这个就没办法了,我们的秉性就这样,我们喜欢一个人,总是拿另一个和他同地位的人和他进行比较,而且还把另一个人贬的一无是处,我每次要到网上找一些资料总能看到无数个我们特有的喷子。这四个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赵国两位、秦国两位,我们是不是可以把秦国的那两位看做促进统一的而赵国的那两位看做是阻碍统一的、并且他们两位不仅仅代表的是赵国而是代表除秦国之外的其他六国,这四大战将实则是两股势力的碰撞与比较,那么最后的结果是怎样的呢?赵国的那两位都‘输’了,他们的‘输’代表了阻碍统一的势力败了,但是我们要知道赵国的那两位都不是因为自己的才能差而‘输’,同样秦国的两个也不是因为才能高而‘胜’、他们得‘胜’是因为他们用了非光明手段,从他们身上我们也能看到秦国能统一、而其他六国灭亡的一部分原因。

战国四大名将中李牧是最特殊的一位,我们敬爱的司马迁先生没有给这位名将单独立一个传记而是把他的介绍穿插在《廉颇与蔺相如列传》中,我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太史公为什么不给这位名将立传,有人也以这点为依据认为李牧不能与其他三位并列,依我看这点并不能否定李牧的才能,四个人中他和白起的战争艺术表现手法最高,但绝不是说他俩的才能比另外两个人高,李牧是中国两千年以来最优秀的骑兵将领之一,还是我国最早把骑兵用于大规模作战的将领,可以这么说,李牧在改革兵种作战方面有里程碑的作用,这一点也是战国其他名将无法比拟的,要说非要找一个,那就是吴起,吴起之所以能与孙子并列,最大的成就就是他的《吴起兵法》,但他的是军事指导理论,吴起和李牧可以说分别代表了军事中两个方面在战国的最高成就者。四大战将的意义是有很大区别的,其中廉颇和白起这两个人他们功勋卓著但是他们的功勋是对他们国家来说的或者对一个时代产生非凡的影响,但是王翦与李牧不一样,他们不但对那个时代有影响,王翦帮助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个意义非同凡响,李牧的骑兵用于大规模作战,对中国两千年来抵御少数民族侵略同样伟大。

我个人是最喜欢白起的,毛主席说过:中国数千年来白起的歼灭战无人能出其左,我喜欢白起就这一个原因,不给对手死灰复燃的机会,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如果说我喜欢白起对敌人的态度,那我喜欢李牧就是因为他对国家的态度或者说他对忠的理解,我现在可以这么说李牧的忠更多的是对国家而不是君主,当王翦用计谋让赵王把李牧调走时,李牧的态度很坚决,我不走也不能走,可惜最后死于非命。虽然《史记》中没有李牧的传记,但他的成就我们还是可以找到的,前期主要是对匈奴作战,这一时期对中国的骑兵作战史至关重要,后来赵王调他与秦国作战,这一时期也是战功赫赫,除了王翦外他打遍秦国无敌手,最后不得已秦王派王翦对上李牧,如果廉颇与白起的擦肩而过让我们惋惜,那么这一次让我们太无奈了,两个名将都在战场上遇见了,结果老天爷又一次开起了玩笑,王翦这个老家伙玩阴的。这不,又给一部分人提出王翦的才能不如李牧一个依据。

我前面一直在强调名将的才能差不多,都很厉害,就是因为他们所处的环境和局势给我们一种他们才能差别很大的视觉效果,分析名将不能但从取得战果一项入手,我们都知道诸葛亮很厉害,但是诸葛亮有什么成就呢?神机妙算?得了吧,蜗居在西蜀巴掌大的地方还神机妙算呢?但是我们大多数都会认为蜗居在西蜀并不是诸葛亮不能神机妙算,而是因为各方面的原因阻碍了诸葛亮才能的施展,我想说的是多用分析诸葛亮的方法去分析那些名将。

为什么会有人认为王翦不如李牧呢?第一、当王翦对上李牧时,两个人僵持不下,于是王翦用阴谋除掉了李牧;第二、王翦的兵是秦国的虎狼之师,而李牧的是长平之战打剩下的;第三、王翦有充足的后勤保障,而赵国刚发生地震、并且遇到旱灾,后勤不能及时补充;

关于这三点我能解释尽量解释,解释不了我也不会认为王翦不如李牧,第一点两个人是僵持不下并不是说李牧把王翦打败才使王翦耍阴谋诡计,如果说是王翦打败了才想的诡计,那王翦确实不如李牧,两个人是因为谁也没法打败对方,这样耗下去不是办法,既然有快速结束战争的方法,他王翦为什么不用呢?第二点秦国的是虎狼之师不假,但是赵国的可不是长平之战打剩下的,据我说知,李牧是骑兵将领,所以我推测李牧应该把北方的骑兵调过来了,所以应该是王翦的步兵对上李牧的骑兵,但是李牧是被夹击包围,骑兵的优势不能正常发挥。第三点说到的赵国的情况是不应该忽视的,我的想法是人在生死存亡中,必定会奋死一搏,那股求生的欲望给了赵国士兵非凡的意志,这么解释有点扯,两个人并没有僵持多长时间,也就是说这么点的时间内,赵国本来运的粮食就够了,并不需要再从赵国运粮,所以灾害对这么一段时间来说没有影响。打个比方,日本发生地震了,外面的物资运不进去,但是他们本来有粮食储备可以吃三个月,所以三个月之内粮食运不运到对他们来说不受影响,但是就在两个月后,日本发生海啸,最后人都给淹死了,所以他们的死和粮食不够吃是无关的,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第三点。

好了,战国四大战将写完啦,对那些历史事件的看法好多与别人不同,怎么说呢?一千个人读哈姆雷特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没有一个准确的标准,大家就见仁见智,实在觉得我太扯,我是非常欢迎给我指出的。

猜你喜欢

  • 用阳光烧敌船

    用阳光烧敌船古希腊有位著名科学家叫阿基米德。他有许多创造发明,大家都很尊敬他。这天,罗马侵略者乘着一艘战船,又来攻城了。青壮年们不在,城里只有老人、妇人和孩子。大家都吓坏了,都来找阿基米德,要他想办法把敌人赶跑。阿基米德走上城墙,他看见罗马

  • 不辩而明

    不辩而明汉代公孙弘年轻时家贫,后来贵为丞相,但生活依然十分俭朴,吃饭只有一个荤菜,睡觉只盖普通棉被。就因为这样,大臣汲黯向汉武帝参了一本,批评公孙弘位列三公,有相当可观的俸禄,却只盖普通棉被,实质上是使诈以沽名钓誉,目的是为了骗取俭朴清廉的

  • 好猎者

    好猎者齐国有一个喜欢打猎的人,花费许多时间去打猎,结果却是一无所获,回家之后觉得愧对家人,出门又觉得对不起邻里好友,他仔细琢磨为何自己老是猎不到猎物,最后才明白是因为猎狗不好,可是因为家穷没办法得到好的猎狗,于是他想回到自己田里努力耕种,有

  • 暴君总会有施暴的借口

    暴君总会有施暴的借口秦始皇一生聪明至极,虽然残暴但是却成就了大一统的局面,对于我国历史的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他封自己为始皇帝,可是没想到秦王朝却二世而亡,有人说秦二世是个傻子,所以一代统一大业在他手中而亡。人们说秦二世傻的原因有很多,其

  •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洛克菲勒年轻的时候曾经一无所有,像当时许多年少无知的人一样,到处流浪,得过且过。不过,洛克菲勒怀有十分远大的理想,他期望自己有一天能够有一笔任由自己支配的巨大财富。带着这个伟大的梦想,洛克菲勒来到了距离家乡很远的一个偏僻

  • 记住更多人的名字

    记住更多人的名字吉姆·弗雷德从小家境贫困,在他刚满10岁的时候父亲就早早地离开了人世,只留下身体单薄的母亲和年幼的弗雷德。无论生活多么贫困、环境多么艰难,吉姆·弗雷德和他的母亲都从来没有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尤其是弗雷德,凡是认识他的人几乎都会

  • 真正的朋友

    真正的朋友一位犹太父亲自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他把惟一的儿子叫到病榻前并且叮嘱他,“除了一生积攒下来的财富,我留给你的还有一生当中惟一的朋友。他住在一个非常遥远的地方,这是他的地址,如果你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那就去找他。”说完父亲把手中一

  • 覆水难收

    覆水难收同所有受长辈宠爱的孩子一样,一个男孩子从小就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即使是这样,他依然觉得每天生活得不开心,所以时不时向家里人发脾气,偶尔有一点儿不满足就大肆摔毁家中的物品。好在家里有父母照顾,上学的学校离家又不远,而且学校里的事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