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1938年的一天夜晚

1938年的一天夜晚

收录日期:2025-11-20 09:49:47  热度:10℃

阿天的舌头在黑糊糊的碗底舔了又舔,还是不肯挪开。阿地伸手夺过那碗,啪的一声摔碎,有一粒饭米不知打哪儿跳了出来,偷偷地躲在地上。阿天扑过去,用舌舔起来,再把它卷在舌心里,贪婪地用浓浓的口水滋润着。

阿地深凸、发亮的眼睛一动不动地凝视着阿天的嘴,好久才把目光移开。望着慢吞吞爬向天空的月亮,阿地说,走吧!

阿天咽了下口水。

寒风剜咬着肌肤,阿天拽拽衣领,哧啦一声,衣领掉了一块。阿天莫名其妙地骂了一句,缩着脖颈,跟在阿地的后边。阿地猫着腰,只顾往前走着。

还很远吗?

是的。

这鬼天气,阿天哭丧着脸,走路也不暖和。

那就走快些。阿地语气硬硬的。

沉默,更增添了寒夜的阴森。路边光秃秃的树干,涂着冰冷的月色,经风一吹,响着痛苦的呻吟。

过了那片荒地,就是江边了。阿地细细的声音划破短暂的沉默。

可是,阿天的声音颤抖起来,要是让鬼子撞见了,怎么办?

阿地站下来,等到阿天靠近了,甩起脚猛踹过去,还凶:没有别的办法了,你懂不懂?阿天躺在地上,想了半天,还是爬了起来。阿天知道,也只能这样了。昨天,他们摘了一千多个衣扣,可还是没有换饱肚子。要是再摘不到更多的衣扣,那还不得活活饿死。想到这里,阿天真想说,阿地,不躲了吧!可阿天没有说。阿天知道,就是说了,阿地也不会同意。天天有那么多人被杀被活埋,想想都毛骨悚然。阿天只好硬着头皮,咬在阿地屁股后面。

有光束在不远的地方扫。

是拉尸的车队,阿地按倒阿天,别出声。

他们趴在荒地的凹沟里,抬着脸,心里默默地数着:一辆,两辆,三辆

数着数着,阿天有些兴奋了,小声说,好多呀。还说,能摘好几千衣扣呢。阿地没做声,只是拿眼睛在阿天脸上剜割着。阿天觉得阿地的样子怪怪的,就也闭了嘴。

月亮冷着脸,泻着凄清的银辉。

走了,你看他们都走了。阿天从凹沟里爬起来。

阿地还是没做声,只是猫着腰,往前走着。

江水就在眼前,凄清的银辉下,漂浮江面的尸体安详而寂然。他们跑到江边,拉过一具具尸体,摘下他们的衣扣后,再把他们推过去。妈的,你割着我了!阿天发现,面前的这具女尸,她的头发里插着一把短刀,也就是这把短刀,割破了他的手指,他在伤口上洒了些沙土,顺口吐口吐沫,继续摘着衣扣。阿地摘了会,情绪陡然跌落。看着面前的一具具尸体,阿地想,世界似乎太不真实了,像是梦里的情景,一个小时或者更短时间以前,这些尸体,可能都还是鲜活的生命,可是现在

阿地,阿天抱起一个婴儿,惊着声音,这不是红妞吗?

阿地扑过去,抱过婴儿,婴儿右手的中指和食指还放在小嘴里,瞪大着眼睛,像是被什么东西吓着了,一脸恐怖。

阿地吼:小鬼子,我操你祖宗。接着便是大声恸哭。

阿天也哭。

哭声在江水里翻卷着,传出去很远很远。

最后,他们在江边扒了个坑,将尸体放进去,盖了些石块在上头。望着隆起的石块,阿地说,走吧!

阿天没有挪步。

阿地催促,快走呀!

阿天走了,走着的阿天正思想着这些衣扣足可以换得一顿饱餐了,却听见嘭的一声响,回头一看,阿地撞死在那堆隆起的石块上。

阿地

阿天声嘶力竭。

猜你喜欢

  • 巧对对联慑群魔

    19世纪末,八国联军对中国发动了疯狂的侵略战争,先后占领了天津和北京。腐败的清政府毫无抵御能力,屈膝求和。据说,在议和”会议开始之前,某国的一名代表想羞辱中国人,他对清政府的代表说:对联,是贵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现在我出一联,

  • 贾平凹纠错撕对联

    贾平凹虽是陕西人,却对晋南的蒲剧情有独钟,一有空闲,就要找机会去欣赏。在日前央视一个访谈节目中,他谈到20多年前在看蒲剧中发生的一件事,愧疚之情溢于言表:空戴了个作家的头衔,咋就稀里糊涂写了一副对联,险些坏了蒲剧振兴的大事。”1

  • 曹亚伯的对联

    在纪念辛亥革命百年的日子里,我翻捡出珍藏的曹亚伯的一副对联,摩挲凝思,追记先贤,感慨万端。曹亚伯是辛亥元老,退隐后皈依佛门,不问政事。北伐开始后,蒋介石欲任命其为中央委员,不受。1931年九一八”,日寇大肆侵华,曹亚伯忧国忧民,

  • 苏东坡和对联

    苏东坡,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他少年时就博览群书,才智过人,常常受人夸奖。好话听多了,渐生傲气。一天,他乘兴在自家门前写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瞧这口气,真有天下第一”的样子。过往行人看了,有的夸这家出了能人,也有

  • 萧克编对联

    1931年9月,中央苏区红军在毛泽东、朱德的指挥下,胜利粉粹了国民党军队的第三次围剿”。万安县茅坪乡一片欢腾,乡苏维埃政府还带领群众走访慰问在这一带游击作战一年多的中央苏区红一方面军独立第5师。说起独立红5师,茅坪一带的苏区民众

  • 李白与黄鹤楼

    张豆豆最近喜欢上了唐诗,准备坐着时空穿梭机去唐代旅行一番。但是他拿不定主意该在什么地方降落,于是去问李乐乐。李乐乐说:那还用问吗?当然要降落在黄鹤楼!”张豆豆不解:为什么?”李乐乐说:因为唐代诗坛流传着这么一句话:&

  • 谢阁老巧对老妇

    相传明弘治年间,朝廷里出了刘、李、谢三位贤相,其中一位是名气广播家乡的历史名人。他就是浙江余姚人民赞颂的谢阁老。谢阁老,单名迁,字于乔,号木斋,浙江余姚东山乡人。他为官清廉,敢作敢为,自明成化十一年中状元曾先后成为三朝帝王之师,历经四朝,可

  • 知县招辱

    清朝晚期,吏治腐败,买官卖官成了风气。有一个姓朱的落第秀才家境不错,就拿钱买了一个七品县令,被朝廷发往湖南长沙县任职。朱知县是八月初上任。中秋节的前一天,他谎称是自己四十岁生日,在离县衙不远的东园酒店摆下酒席,发下请帖,请长沙县所属各乡的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