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功到自然成

功到自然成

收录日期:2025-11-20 22:25:51  热度:9℃

宋代大画家李公麟曾画了一幅《贤己图》,画的是一群赌徒正在赌博的情况。《贤己图》几经转手,最后为著名诗人黄庭坚收藏。一天,黄庭坚将自己收藏的《贤己图》给苏轼、秦观观赏。秦观对画中有些人物的神态感到不解,便问苏轼:“仁兄是书画鉴赏高手,我想请教画中站立的那人在喊什么呢?”苏轼看了一下,便不假思索地说:“这个问题不是很简单吗?那站着的是个福建人,他在喊‘六’。盆中已经有五个骰子,站立的那人再喊出一个‘六’不就是‘满堂红’吗?”“你凭什么说站着的那个是福建人呢?”秦观满腹疑惑地问。“其他地方的人喊‘六’都是合着嘴的,只有福建人喊‘六’是张开嘴的,所以我判断他是福建人。”苏轼细心地解释说。黄庭坚、秦观听了苏轼的分析佩服得五体投地,对李公麟的画作更是推崇备至。

李公麟的画作被称赞为“天下绝艺”是因为他在绘画技艺上下足了功夫,而东坡先生能参透其画中玄机则让我们更加感佩其画外的硬功夫。苏轼自小便是少有的聪明人,文坛领袖欧阳修读到他的文章,都不由惊叹说:“吾当避此人一头地。”但他能有后来的成就,绝非自恃聪颖,而是着实下了一番苦功的。

苏轼小时候很贪玩,那时候读书,绝非出自自愿,而是父亲逼出来的。他曾经写过一首诗:“夜梦嬉戏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计功当毕春秋余,今乃沮及桓庄初。坦然悸悟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钩鱼。”意思是,他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回到了童年,父亲监督着他读书。有一天,父亲要出去办事,给他布置了一道家庭作业,就是把《春秋》这部史书读完。结果他因为贪玩,一看时间,父亲快回来了,可《春秋》读了还不到三分之一,那个着急啊,感觉胸口好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的,嘴上就好像那鱼咬了钩一样难受。这首诗写自什么时候呢?是被贬在海南时写下的,那时苏轼已经六十多岁。这么大的年纪想起幼年读书时的情景还心有余悸,当年他父亲的严厉程度可见一斑。

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市)为团练副使,他在黄州城东的一块坡地上建起了一个小屋,取名“雪堂”,自号“东坡居士”,开始用读书驱散人生的阴霾。司农朱载是苏轼来黄州后结识的一个文友。有一天,朱载来拜访苏轼,通报进去之后,很长时间也不见苏轼出来。朱载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很是尴尬。过了足足有一个时辰,苏轼才走了出来,他向朱载道歉说,自己正在做功课,所以不能马上出来,非常失敬。朱载便问他做什么功课,苏轼回答说:“抄《汉书》。”朱载大为奇怪,说:“以先生的才华,开卷一览,就能够终身难忘,怎么还亲自抄书呢?”苏轼回答说:“不是这样的。我抄《汉书》已有三遍了,边抄边背。开始抄第一遍时,每段专抄三个字做题目,第二遍每段专抄两个字做题目,现在只抄一个字做题目,只要提起这个字,我就能接着往下背诵下去。”朱载非常惊奇,施礼说:“您能将所抄的东西让我看看吗?”苏轼拿出一册抄写的汉书,朱载随口念了一个字,苏轼应声背诵题下文字,没有一字差错。回到家后,朱载感慨地对他的儿子们说:“像苏轼这样天分很高的人,读书还这样勤奋,天资一般的人应更加努力才对啊!”儿子们听了,吓得直吐舌头,要知道,一部《汉书》将近75万字啊,抄写三遍,倒背如流,这等苦功,几人能为?

不要总抱怨自己的天分不够,与其纠结于此,不如扪心自问,“我的功夫下到了吗?”当你敢给出自己一个肯定的答案时,相信你已成功,所有的设问已毫无意义。

猜你喜欢

  • 在我成名之前

    每个人都有一片森林,这森林里面穿梭着五花八门的猎物,你须悄然潜行,全神贯注,苦练箭术,方可一击成功。 我是一个穷小伙子,今年26岁。住在北京的护城河边一间租来的小屋子里面。我的窗户朝北,门朝南,往北可以看到重峦叠嶂的高楼大厦,往南

  • 迈克尔.杰克逊的脸

    百事可乐曾以500万美元的天价与迈克尔杰克逊签订了一份广告合约。在确定拍摄日期的前一周,百事工作人员前往杰克逊位于加利福尼亚的家,准备就最后一些拍摄细节问题进行磋商。 经过艰难的谈判最后总算达成了共识。就在百事的人以为所有问题都得

  • 牛仔鞋!哪里弄到的

    快走到学校的时候,他低着头,生怕遇到自己的同学,笑话自己。可是,突然,他的胳膊被一个同学抓住了,只听对方大声喊道:哎!快来看呐!约翰穿的是女孩子的鞋!约翰穿的是女孩子的鞋!约翰的脸刷一下就红了,他感到既愤怒又委屈。 就在这时,玛丽

  • 有多少不幸需要体谅

    有人说,人活着的唯一目的就是寻找幸福。连自杀者也是寻找幸福者,或者说其人觉得活着不幸,便企图以自杀来解脱。有时,即使是幸福的人,也是如此的无助。 那么不幸者呢?如果一个人遭遇了不幸,其本能就是摆脱不幸。但是,如果某种不幸,犹如一种

  • 我可以不比别人好

    我会羡慕别人的美貌,会嫉妒别人的才华,也会眼馋别人的财富,但我更想做自己不用去跟别人比较的自己。 至今我最感激我爸妈的一点就是在我成长过程中,他们从来没有逼我跟别人比较过。 高一的时候我刚刚从小镇进城读高中,妈妈说你就保持稳

  • 别把快乐抱太紧

    坐火车从外地返回,途中经过了某个大站以后,下车的人非常多,车上一下子空下来不少。 大家纷纷如释重负地说:这下可舒心多了!于是,有的人开始斜躺起来,有的人则把脚从鞋子里抽出来架到对面的座位上。坐在我斜对面的一个年轻人,站起来伸了个懒

  • 有的花儿香,有的花儿艳

    在小学时代,我一直是人尖儿,因此,惨遭一个叫黄菊花的女孩的孤立。 我没有理睬这些,有老师的宠爱和重视,我坐在第一排,好好地学习。一到周末,我就到镇上爸爸工作的地方尽情玩耍。有时候,老师也去,当着我父亲称赞我,我很满足。 慢慢

  • 直面从家人那里受到的伤害

    到现在为止,我经历的最平常也是最痛苦的事情之一,就是和父母之间的矛盾了。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没有大碍,却和体罚一样严重。即使想去什么地方抱怨一下,也很少有人会相信小孩子的话,因此愈加倍感无奈。而且由于父母的职业多少有些特殊(非常慈爱的牧师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