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首席小锣

首席小锣

收录日期:2025-11-20 23:07:44  热度:10℃

过去戏班子里的人,同桌吃饭有个规矩:首席要让给班子里地位最低的小锣师傅坐。班主、主演、鼓师、琴师只能陪着下坐;有达官贵人、乡绅豪富,跟戏子一起吃饭,也只能坐偏位。说起来有一段缘故——

话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思老友周颠帮其破了陈友谅。本想下诏:征周颠入朝为官。但想到周颠是江湖散人隐居昆山,无拘无束寄情于天地人世,放浪形骸于山水之间;不服官府的权势,不是皇威能逼得出山的!就打定主意微服出宫,以一介布衣的身份,拜访老友。

朱太祖跟马娘娘交待一番,带一笠、一剑、一些银两,悄悄溜出京城南下。

哪知,到了昆山,周颠却外出云游。只见蓬门紧闭、闲院荒凉,等了一个多月,老友依然萍踪鹤影、不见归时。

朱太祖蔫蔫而归,过长江遇大风翻船,宝剑、斗笠和银两沉入江底,亏得他会水,挣扎游上岸来,惊惶懊丧不已。本想找到官府道明身份,转念一想:自古帝王深居九重,不知民间疾苦,民情多被官僚蒙蔽!不如就此在民间私访一番!

朱太祖装成乞丐,要饭来到镇江地带,碰上江南名班“同和义”戏班子在这里唱戏。班中小旦童灵儿生得清秀漂亮,被奸棍苟大疱看中,要强纳灵儿为妾。戏班班主灵儿之父童和义死不答应,苟大疱恼羞成怒,当场喝令几个泼皮无赖,光天化日抢人!

朱太祖在人堆里看戏,只见一个额头上长个大肉疱的黑壮矮汉子,带一群恶棍闯到戏台上,硬生生地把小旦往下扯!

朱太祖问旁边一位老汉:这些是什么人,敢在青天白日强抢民女?难道朝廷的王法是吃素的?

老汉叹息说:这位大哥切莫惹火烧身,那人是镇江一霸,外号叫苟大疱,仗着他二叔苟二,在当朝丞相胡惟庸府上当个管家,深得胡丞相赏识;如今胡丞相权势炽盛、一手遮天,朝廷文武官员多出其门下,本县太爷就是走苟二的门路,投靠胡大人才弄顶乌纱帽的。在这儿,苟大疱就是王法,朝廷倒没了法……

朱太祖听后暗暗点头。眼见童灵儿就要被抢走,朱太祖忍不住要出手。他装作饿昏了,倒在地上打了个滚,伸出脚绊了苟大疱一下,把苟大疱绊了个狗吃屎,头上撞出一个新疱。

苟大疱痛得“哎哟哟”怪叫,被几个奴才扶起来,见是个叫花子绊了他,叉腰怒喝:“哪儿来的臭叫化子,敢下本少爷的绊子?小的们,给我揍扁他——”

苟大疱一挥手,一群爪牙恶狗似地扑了上来,朱太祖不慌不忙,耍起了少年时练的打狗拳,歪歪乱窜,指东打西,把这群恶棍打得仰的仰、翻的翻,躺在地上哼个不停。苟大疱见状,不知何方神圣?有点胆怯地嚷道:“你你你,你等着瞧!”就带着狗腿子们狼狈逃窜。

戏班班主童和义和童灵儿上前感谢,朱太祖叫他们速速收拾行头,赶快离开是非之地。

童和义带着戏班子,到扬州赶场子唱戏。朱太祖听说扬州繁华,想去玩几天,正好与戏班同道。童和义见他一身功夫,又孤身一人漂泊江湖,叫他干脆参加戏班混口饭吃。正中朱太祖下怀,因为唱戏既能接触底层百姓,又能进入达官贵人、地方豪富之家;能广泛接触社会各界、各色人等全面观察社会民情。可他不会唱戏,又不会拉琴,没奈何只得学最简单的小锣。

戏班子在扬州演了半个月,唱红半个扬州城。碰上扬州首富沈惟琼的老母七十大寿,要连唱三个月“祝寿戏”,已请了四五个班子进府,沈惟琼都不大满意,偶尔看了“同和义”班的戏后,心头大喜,重金聘他们进府唱戏。

“同和义”班果然不同凡响,唱、做、念、打、舞,样样过硬。开锣一演,乐得老寿星合不拢嘴,老寿星一高兴,给班子每人赏一朵金花,还把他们单独安排在后院贵客房中居住,在贵宾厅里用膳。

吃饭时,管家带人摆出美酒佳肴。按班主、生、旦、净、末、丑、鼓师、琴师的次序排列坐席。轮到打小锣的朱太祖,只能坐在最末的席位上。

沈府管家有些眼力,见末席上坐着个威风凛凛的大汉,顶平额宽、浓眉大眼、英姿勃勃、霸气冲天,不由大吃一惊!心想:此人绝非等闲之辈,忙将朱太祖请到首席上坐下。

吃饭时,由于过去戏子地位很低,管家待众人较轻慢,但对朱太祖却甚为恭敬。

朱太祖在沈府,天天打小锣,三餐吃香的喝辣的,也接触了不少贵人。偏偏偶得风寒,上吐下泻、病倒在床上。

管家忙把他安排到自己的内房里,童和义和童灵儿天天来看他。灵儿对救命恩人十分关照,演完了戏,就到朱太祖房中来照料。给他洗衣浆裳,熬汤煎药,不怕脏、不怕臭、不嫌烦。朱太祖感到一股久违的亲情和温馨。

自从他当了皇帝后,嫔妃结队、子女成群。可大都明争暗斗,争权夺利,脸上含笑心里藏刀,口中如蜜腹中似剑,哪有半点亲情,更无丝毫温馨!看来,只有民间父女、夫妻,才是真本性、实感情啊!朱太祖感动不已、老泪纵横,想收灵儿为女。灵儿和童和义都高兴答应,太祖就同童和义八拜之交,收灵儿为义女。朱太祖一时心情愉悦,病也好了些。

这天晚上,朱太祖又有点儿腹泻,跑到后花院厕中方便。出来时见后花院内出现两盏宫灯。心想:不知宫中谁人下江南了?伸头偷看,只见一群家丁,引着个便服官人进来……

朱太祖暗骂沈惟琼好大胆,竟敢冒用宫中禁物!又见前面引路的,正是镇江冤家苟大疱,中间那位不可一世的官人也眼熟,细看竟是胡惟庸之子胡大鹏,现任宫中带刀侍卫。没有圣旨,他怎敢私出京城来到扬州?

朱太祖悄悄跟踪其后,众人把胡大鹏引到沈府密室。沈惟琼迎了出来,屏退左右,只留胡大鹏、苟大疱两人,三人一起议事。

朱太祖在室外偷听,才知苟大疱已到京城,投到胡惟庸门下,现为胡大鹏的贴身亲信。

原来,胡惟庸准备谋反篡位,密交朝庭文武官员、民间豪强富户以增实力。想趁皇帝离宫不知去向的天赐良机,于八月十五晚上起事,派胡大鹏到江南筹饷,要沈惟琼出银十万两,立即运往京城,作为起事士兵的赏金。

朱太祖听后,惊出一身冷汗,把病吓好了。他半夜偷偷溜出沈府,用金花换一匹骏马,日夜兼程,于八月十四夜秘密回到宫中。此时宫中已经戒严。

太祖走后,马娘娘恐生不测,日夜加强护卫。太祖进宫与马娘娘商量先发制人,连夜调集锦衣卫包围胡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灭叛乱,审出明初第一大案。

胡惟庸勾结的文武官员、地方势力如沈惟琼苟大疱之辈,均被一网打尽。沈府的管家因敬重打小锣的朱太祖捡了一条命;童和义被封御弟,奉旨唱戏发了财,一口气办了十来个戏班子,带动江南唱戏的风靡一时,为戏曲流传奠定了基础。童和义留传下的戏班子,后来发展形成了中国第一个剧种——昆曲;童灵儿被封为公主,由马娘娘作主,嫁给中山王徐达的后人。

朱太祖因为打小锣,无意中发觉胡惟庸谋逆之事,以为小锣有神灵,暗护他的大明江山!于是下旨全国军民敬奉锣神;十三省的戏班子,必以小锣师傅为尊,吃饭须由他坐首席,小锣师傅未到,就不能开饭——现在的农村戏班子,还遗留着这个风俗哩。

猜你喜欢

  • 黄玫瑰的心

    在一个小山村里,有一株黄玫瑰花。与其他红色、粉色和白色的玫瑰花相比,黄玫瑰显得格外特殊,仿佛拥有自己独有的心灵。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花瓣上,黄玫瑰的心开始发出微弱的光芒。黄玫瑰与其他花朵一样,喜欢享受大自然的温暖和雨水的滋润。她跟着风

  • 滴水之海

    滴水之海天空湛蓝,阳光洒落在大地上,形成了无数的光点。一阵微风吹过,带来了凉意与清新的气息。人们从忙碌的生活中抽身出来,来到一片宁静的湖泊边,这里便是传说中的滴水之海。滴水之海,位于山脉深处,清澈见底,犹如一面巨大的镜子。长久以来,人们传说

  • 弯腰

    弯腰曾经有一个小镇,那里的居民都以谦和友善而闻名。他们从小就被教导要经常弯腰,无论是对待长辈,还是与陌生人交流。这个传统在这个小镇上代代相传,成为了他们的核心价值。在这个小镇上,挺直腰杆被视为不尊重他人的表现,而弯腰则象征着尊重与关怀。人们

  • 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

    在这个世界上,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无论是物质财富,还是精神成长,都需要通过辛勤的努力和付出才能获得。人们常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这句话意味着只有付出相应的努力,才能得到回报。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成功的企业家。他们并非凭空获得财富,而是

  • 生命的价值

    生命的价值生命是世界上最宝贵的礼物,每一个生命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无论是人类还是其他生物,每一次诞生都代表着奇迹的发生。生命的存在不仅是一种奇迹,更是一种无尽的可能性。人类作为生命中的一员,拥有独特的感知能力和思维意识,能够思考和反思。

  • 原来这么简单

    原来这么简单人们常常为了追求复杂的解决方案而努力奋斗,但有时候答案却可能隐藏在最简单的事物中。生活特别善于以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教会我们珍惜简单,珍惜生活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间。小时候,我曾经梦想着拥有属于自己的彩虹。每当下雨后,我总会留意

  • 背女人

    背女人在古老的村庄里,有一个年轻人叫小明。他是个聪明而勤劳的年轻人,但是因为家里缺少男劳动力,他不得不背负着很多责任。除了照顾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弟妹外,他还需要背着一个女人。这个女人是村子里的寡妇,名叫小红。小红的丈夫在一次事故中离世,她没

  • 渔王的儿子

    渔王是一个勇敢而聪明的渔夫,在海边小镇上享有盛誉。他以捕鱼为生,每天默默地驾驶着小船出海,将新鲜的鱼类运回家中供给家人和村民。渔王精通捕鱼技巧,对于海洋中的每一条鱼都了如指掌。他以敬畏和尊重对待大海,同时也乐于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渔王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