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爱面子的皇上

爱面子的皇上

收录日期:2025-11-20 16:32:45  热度:7℃

中国帝王的要面子,是天下闻名的。封建统治时期,贵为一国之君的皇帝在这方面表现尤盛,他们为了维持“天子威仪”、“天朝中心”的面子,简直到了病态偏执的地步。

公元前200年,刘邦即位第三年,以长安为都,萧何极尽财力,为刘氏王室大治未央宫。刘邦征韩信回来,见宫室太过奢华,心有不安,问萧何道:“百战之后,民生凋敝,大乱虽平,隐患未止,何以耗费民力做这等规模?”汉初民生凋敝,史书上是有例证的。刘邦想用四匹颜色一样的马来拉车,举国上下都无法凑齐,丞相出门也只得用牛拉车。萧何巧妙地回答说:“天下方未定,故可因遂就宫室。且夫天子以四海为家,非壮丽无以重威,且无令后世有以加也。”意思是说正因为万事草创,才是重建家园的好时机,您贵为天子四海为家,就要靠冠盖天下的巨宫显室来撑威,而且还要让后人再也无法超越。刘邦听了大悦。

萧何摸准了皇帝佬的心理,当年打进咸阳城,刘邦一屁股坐在皇宫里不出来,在后宫抱着戚夫人坐在腿上玩,张良硬请才肯出宫。叔孙通制朝仪,刘邦嘴皮子笑得合不拢。萧何知道这个亭长出身的流氓主子拎着脑袋打天下,骨子里最终是要坐天下享福的。我不惜民力,耗费巨资,建设如此奢华的宫殿,不就是为了体现你的权威和财富、尊贵和强大嘛。对萧何的逢迎,爱面子的刘邦一一笑纳。

大业六年元宵节,为了接待西域各国酋长和商人,充分展示大隋朝的盛威,“于(东都洛阳)端门街盛陈百戏,执丝竹者万八千人,声闻数十里,自昏至旦,灯火光烛天地,终月而罢,所费巨万。”又下令装点市容,要求檐宇统一,珍货充积,店设帷帐,人穿华服,卖菜的地方要铺上用龙须草编的席子,街道两边的树上也要披绸挂缎装扮得五彩缤纷。客人经过,酒店老板要邀入进餐,“酒饱而散,不取其值”。还要谎称:“中国丰饶,酒席例不取值!”史书上说,农历正月正值北方千里冰封的时节,隋炀帝便命人用绢帛缠树,给不明真相的客人说这是“仙晨帝所”。对此,有的西域人当面质疑:“中国亦有贫者,衣不盖形,何如以此物与之,缠树何为?”可见,摆阔的结果不仅没有让客人感激涕零,反遭质疑,“哂其矫饰”。

在他的折腾下,隋王朝早已危机四伏,水旱蝗灾使百姓饥寒交迫,苛捐杂税又频频激起民变,天下大乱。公元618年的一天,宇文化及带领禁卫军哗变,要砍死隋炀帝。自觉大势已去的隋炀帝依然没有忘记自己的“面子”,还厉声断喝:“天子自有死法,何得加以锋刃!拿鸩酒给我!”一生追求“面子”的隋炀帝,在面临国破家亡的情况下,他最后的努力竟是求得一个有“面子”的死法。

猜你喜欢

  • 宝葫芦

    这个故事讲这样一个人,太阳晒到屁股了,他还在呼噜呼噜地睡大觉,等他起床,已经快到中午了。嗯,肚子饿了,得烧饭吃,往水缸边一看,水缸里一滴水也没有;到柴屋里一转,柴屋里没有一根柴。他懒得动,倒在柴屋前面,头一歪,又呼噜呼噜睡觉了,一直睡到傍晚

  • 科学家阿基米德

    二千多年前,有一个国家叫希腊。这个国家很小,可是出了个很有名的科学家,他的名字叫阿基米德。你们长大了,就会学到这位阿基米德发现的科学定理。阿基米德很爱动脑子,走路在想,吃饭也在想,还一边在画图形,方的,圆的,三角的……想着,画着,就忘了吃饭

  • 小山羊和小老虎

    羊,羊,羊,一只小山羊;虎,虎,虎,一只小老虎。小山羊毛儿雪白雪白,叫起来:咩咩,咩咩;小老虎尾巴挺粗挺粗,叫起来:啊呜。啊呜。有一天,小山羊起得很早,唱着歌儿。到树林里去吃草;这一天,小老虎起得也早,吹着口哨,到树林里去打虎跳。一个叫:咩

  • 理发的故事

    有个小孩子,不爱清洁,常常不擦脸,不洗手,头发长得老长老长也不肯去剃。妈妈见了很生气,说:“看你的头发快长成萝卜叶子了,我送你去理发!”他说:“我不要理发,理了头皮痛,身发痒,多难受!”妈妈说:“不行,今天一定要去理发。”说着,拉了他就走。

  • 鲁班学艺

    鲁家湾有个鲁木匠,鲁木匠有个儿子叫鲁班。鲁班从小爱学习,爸爸做了个大柜子,他就照着做了个小柜子,爸爸做了条大板凳,他就照着做了条小板凳。鲁班十岁时,就能做什么像什么了,爸爸欢喜,妈妈欢喜,邻居见了都夸奖。有个邻居劝他爸爸说:“鲁班这孩子心灵

  • 包公审石头

    从前有个小孩,爸爸死了,妈妈病了,日子可不好过了。小孩每天一早起来,提着一篮油条,一边跑,一边嚷:“卖油条咯,卖油条咯!又香又脆的油条,两个铜钱买一根。”有一天,他把油条全卖完了,坐在路边一块石头上,把篮子里的铜钱一个一个的数了一遍,正好一

  • 狐狸打猎人

    有一座大山,叫顶天山。有一天,不知道是谁,在山上的一块石头上,画了一只狐狸。第一个人看到了,就说:“哈,这上面画的不像狐狸,倒像一只狼。”这句话传来传去,变成了:“顶天山上有一只狐狸,一下子变成狼了!”这句话又传来传去,这个人加一句话,那个

  • 赶猴子

    大苗山里猴子多,它们一看玉米成熟了,就成群结队下山来偷吃,摘一个,咬一口就扔了;再摘一个,咬一口又扔了;一会儿,就把一大片玉米糟蹋完了。有个小朋友叫阿龙,他和几个小伙伴走到生产队长跟前说:“队长,让我们去打猴子吧!”队长说:“猴子糟蹋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