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走马上任的草鞋官

走马上任的草鞋官

收录日期:2025-11-20 18:47:05  热度:10℃

1742的一天,山东范县(今河南范县)大街小巷议论纷纷,说有一位新县官到此上任。城里百姓不知这个新官是什么模样,大家忙忙碌碌把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迎接新县官到来。大家等呀等,可是等了一天又一天,就是不见轿子和鸣锣声。这一天人们又望呆了,好多人正准备离开时,只见远远地来了三四个汉子,走在前面的人约五十岁,身材较瘦小,眉清目秀,穿着布衣,穿着草鞋,边走边观望。人们没在意这几个人,这几个人走近了大家,笑容满面。前面的人向大家示意自我介绍,众人才明白他就是新的知县,这个土里土气的新县官不坐轿,不鸣锣,跟老百姓毫无区别,穿的草鞋,一个“草鞋官。”有的人带着怀疑的眼光看着他,根本不相信他是新上任的县官。这位草鞋官就这样到来,惊得衙役不知所措,那衙里派去迎接的人也不知在何地错过了,大家拥着把这几人迎进了县衙。草鞋知县进了县衙,大家又忙于礼节,准备了好酒好菜招待他。他对大家说:“各位不要去浪费,粗茶淡饭最适合。”

他忙着在县衙内外进行了查看,他对各位说:“今天各位要辛苦,去找石匠带来铁锤、钻子把这墙打几个洞。”

大家听了,互相对视,不知新县官讲的是什么话。新官见大家不知其意,又说了一遍:“请各位去找石匠把铁锤、钻子拿来把这墙打几个洞。”

他说的这个墙是县衙的墙。这次大家虽然听明白了,但不知新县令这样做是何意。大家问他:“大人,这样做意义何在?”

他拂了长袖,用手摸着下巴那撮短胡子说:“这是官老爷住过的地方,这样做就是灭霸气、放俗气,通民气。”

大家听了恍然大悟。

这位草鞋官长期微服私访,接近百姓,他厌恶打“回避”和“肃静”牌子,更厌恶锣鼓开道。他就是布衣草鞋,像个平民。

清贫之家传书声,他进了贫门,一看是一个青年秉灯夜读,他心中很感动。青年见有人进屋,谈论中领悟是本县县令,连忙跪在他面前:“大人进寒舍,贱民怎受?”

他扶起青年说:“不必叫大人,就叫友人。你这茅屋虽破志不破,茅屋虽矮志气高。读书益志,人穷志不穷。”

从此草鞋官就和这个青年成了忘年交,他鼓励他读书习画,他又省吃俭用,省得银子资助这个贫困青年。这个贫困青年叫韩梦周,他没有辜负这个老大哥的希望,一边耕种,一边发奋读书,后来他中了进士。

1746年,乾隆十一年,这个草鞋官五十四岁,自范县调署潍县。这个草鞋官惜民之举传遍四方。听说草鞋官来潍县上任,几个不怀好意的上流知道他在途中,决定给他来一个下马威。他们窜通了去接他上任的几个轿夫,想先捉弄捉弄他一番,探探这个新县令的脾气。步行的草鞋官被接住了,他也只好坐上了这乘轿子。上了轿的草鞋官一会儿他便觉得轿子像簸箕一样,颠颠簸簸,似乎要把他的五脏六腑都抖出来。他问领班的衙役这是怎么回事,领班衙役说:“大人,这就是潍县的规矩呀。”

草鞋官听了也没有再言语,他把头缩回了轿里去。一会儿,领班的衙役高喊“歇肩。”这“歇肩”轿夫们本该把轿子落下地,再将轿杆从这个肩膀换到另一个肩膀上,然后再继续抬着走动。但这几个被窜通的轿夫们,见这个瘦小的县官大气未出,认为他这个人好欺负,于是几个大喊:“一、二、三!”便把轿杆一齐举过头顶就这样换到了另一肩膀上去。有位大胆的轿夫竟放肆地大声哈哈笑着说:“轻得不如一只燕子,就像屁一样重,还用得着换什么肩呢。”

草鞋官在轿子里听得清清楚楚,但他仍未作声。又走了一会儿,他命轿夫们落轿。他下得轿子,指着不远处问道:“那是什么呢?”

管事回答:“大人,这是准备建房和盘炕用的土坯。”

他又说道:“远道而来,这样的泥土还能制成坯建房子。你们去搬几十块放在这轿里,带回县衙云,学学是怎么做的。”

这种土坯一块约十几斤重,加上他,重新上路后累得轿夫们气喘嘘嘘,大汗淋淋,几个暗自叫苦。行了十来里草鞋官说:“落轿。”几个轿夫巴不得歇会,于是赶忙落下轿子。草鞋县官又说:“我这个人步行比坐轿舒适,看你们累成这样,我心痛,让我步行。”

管事和轿夫们岂愿新县令步行,大家跪在他面前谢罪。他就这样巧妙地先给这些乡绅和轿夫们一个下马威,令大家肃然起敬。

这年山东省闹大饥荒,灾民们吃了草根吃树皮,草根树皮吃完了就出现人相食现象。这潍县原本是个繁华之处,可是灾荒连年,一派残景。草鞋官调到这个县来任知县,在潍县主持救灾成了草鞋官的第一件大事。他毅然决定打开官仓,借粮食给老百姓应急救命。下属们都苦苦劝他:“大人要慎重从事,这开仓借粮于百姓们,没有上报上级批准,这就是擅自打开官仓,是要受到惩处的。”

草鞋官说:“眼见这样的悲惨状况,如果把粮食装在仓里按程序等上级批准再济民,这百姓早就见阎王了。你们放下心来,我是顶梁柱,这责任就由我一人来承担!决不连累你们。”

草鞋官开仓借粮救了灾民,果然救活了很多人。这借了粮食的灾们无法归还粮食,草鞋官干脆让人把债券烧了。灾民们个个都很感动,永远忘不了这个草鞋官体恤灾民、爱民如子,个个说他是一位清官啊。

这个清官不修边幅,不讲究排场,他又常常到民间体察民情,上级来视察的官员时常找不到他。这样怠慢了得罪了上司的草鞋官被罢了官。

摘了官帽的草鞋官走出县衙,百姓们舍不得他,都来送行。他雇了三头毛驴,一头自己骑着,一头让人骑着在前边领路,一头驮简单的行李。草鞋官做县令长达十二年之久,却如此清贫,送行的人们见了感动得流泪,送了一程又一程,大家依依不舍。他对各位说:“送行千里,终有一别呀!我没有什么赠送给你们,用拙画赠之留念。”他又在画上题诗一首:“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杆。”

这位被罢的草鞋官回乡以画竹为生,他度过了他贫寒而很有气节的一生。兰、竹、石他作为题材,因为兰花四时不谢,竹子百节长青,石头万古不败啊。这就是他那倔强不驯的性格。他的画就是几竿竹、一块石、几笔兰,构图虽然很简单,但构思和布局却十分地巧妙,墨的浓淡衬出立体感来,叶子都是一笔勾成,虽然只有黑色一种,能够让人感受到无限的勃勃生气。

这草鞋官逝世几百年了,他的高贵品质、惜民爱民的事迹永远留在世世代代人们的心中。草鞋官的名字叫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生于1693年,卒于1765年。

猜你喜欢

  • 买皮鞋

    买皮鞋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日,小明决定去买一双新的皮鞋。他已经很久没有购买新鞋了,因为他一直在忙碌的工作中忘记了自己的需求。现在,他深深感受到了穿旧鞋的不便和磨损,所以他决定给自己的脚步更新一个新的伴侣。于是,他穿着旧鞋,踏上了寻找新皮鞋的征

  • 谁是他的林妹妹

    谁是他的林妹妹在一个安静的小村庄里,有一对兄弟,他们是小明和小李。兄弟俩一起长大,互相照顾,形影不离。他们相貌神似,不仅长相相似,就连兴趣爱好也几乎一模一样。村里的人常常将他们误认为一对双胞胎。然而,有一个人在他们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角色,那

  • 隐藏的真爱

    隐藏的真爱从前有一个小镇,这里住着一个年轻而勇敢的农夫,名叫李明。李明是这个小镇上的人们所敬重和喜爱的人物,他总是乐于助人,任劳任怨。然而,尽管他在表面上似乎很幸福,但在他内心深处,他一直渴望着一份真正的爱。有一天,一位神秘女士来到了小镇。

  • 情书

    情书阳光洒在窗台上,映照着漫步的人们。小编坐在书桌前,思索着这个题目给予的启发。"情书"这个词带给人们的情感无疑是浓郁而悠远的。而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渴望感受到那份深情的温暖。于是,让我为你描绘一个关于"情书"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

  • 只能爱到这儿

    只能爱到这儿曾经,有一对年轻人相遇了,他们立刻被对方深深吸引。他们有着相似的兴趣爱好,相同的价值观,仿佛是注定要成为一对的姻缘。他们一起经历了许多美好的时光,每天相互倾诉彼此的心事,互相扶持着走过人生的艰难与挫折。然而,就在他们感情逐渐升温

  • 没有浪漫,让我怎么爱你

    没有浪漫,让我怎么爱你爱情,常常被描绘成浪漫的画面,充满了甜蜜的约会、温馨的拥抱和浪漫的瞬间。从电影、小说到现实中,我们总是对这种看似完美无缺的爱情场景产生向往。然而,有时候我们却发现自己身边的爱情缺少了这种浪漫,那又该如何处理呢?浪漫并不

  • 一日三餐的爱

    一日三餐的爱在生活的瞬息万变中,有一件事始终没有改变,那就是一日三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获得美食的渴望是无法抵挡的。人们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准备、烹饪并享用美味的食物。但是,餐桌上的食物除了满足我们的生理需求之外,还可能包含着一份特殊的

  • 遗忘了的野百合

    《遗忘了的野百合》在遥远的山谷中,有一朵被遗忘了的野百合。这片荒凉的土地上,花草们争相绽放,但唯独这朵野百合平凡得如同被遗忘在角落的谦逊乡土。岁月流转,人们不再纷纷涌入这片山谷,草木渐渐覆盖了曾经熙熙攘攘的小路。野百合默默地守候在原地,似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