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忘记毕业于名校

忘记毕业于名校

收录日期:2025-11-20 17:07:30  热度:12℃

乔治王巧克力公司是久负盛名的跨国企业,登陆中国后,公开向社会招聘员工,顿时应者云集,其中不乏清华、复旦等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但录用的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竟会是一个普通大学的学生。
这名学生自己也感到意外!确切地说,他原本只是“陪考”——清华大学毕业的一位同乡有意于这家公司,就拉着他一起来试试。
一系列的考试完毕,人力资源部的主任说:“各位同学,从面试、笔试的成绩看,你们好多人可谓旗鼓相当,由于公司招录的名额只有一个,我们很难取舍。所以我们决定,再加赛一场,以选择出最适合我们公司的人。题目就在我手里的信封里。”
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每个人的面前都摆好了一个信封。
他打开一看,眼睛一亮。抬头看看其他人,有的凝眉深思,有的奋笔疾书,大概大家都知道,这是表达和体现自我的最后机会。
信封里的一张纸上写道:请你用一句最简洁的话,归纳一下一下四位著名人士到底说了什么? 21984年10月6日,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回母校清华大学演讲,在接受学生的提问时说:据我所知,在获得诺贝尔奖的90多位物理学家中,还没有一位在学校里经常考第一,经常考倒数第一的,倒有几位。 4 2001年5月21日,美国总统布什返回母校耶鲁大学,接受荣誉法学博士学位。由于当年他成绩平平,在被问到现在接受这项荣誉作何感想时,他说,对那些取得优异成绩的毕业生,我说“干得好”;对那些成绩较差的毕业生,我说“你可以去当总统”。
他想了想,写下了自己的答案。他没有想到,正是这个答案,让他成为了唯一幸运的录用者。
招聘现场炸开了锅,有人质疑招聘的公正性。一个名牌大学的学生直言不讳地说:“我想知道,你们录用的那位同学到底回答了什么?”
一个自称部门经理的人走了出来,扬起手中的一张纸说:“他是这么写的——校门里有高分与低分之分,校门外有高能与低能之分,校门里的排序到了校门外并不起作用。我希望自己能在若干年后再次用实际行动证明这个观点。”
在众人愕然之际,部门经理又说:“忘记自己毕业于名校。我们公司的创始人弗斯·贝里先生连小学都没有毕业,他一生阅人无数,最大的感受便是:学校里的高低分排序,到了校园外,往往几年后顺序便打乱重排了。”


猜你喜欢

  • 摆谱的故事

    清末,在苏北赣榆这么一个小小的县城,巴掌大的地儿,竟有商号二百四十家。无商不富,有钱人多了,自然少不了逞能摆谱、夸强斗富的,当年,两大盐商为比谁更富有,往滔滔大河里你一张我一张地扔金叶子,就是这里的爷儿们吃饱了撑的折腾出来的事儿。这城里有个

  • 杨八姐大破铁甲兵

    在安次县的南头,有个地方叫宋六口。传说北宋的时候,杨家将的女英雄杨八姐,曾在这里破过韩昌的铁甲兵。辽国的韩昌和杨家将交兵,打一仗败一仗,败了个一塌糊涂,这下子萧太后可恼啦!她挑选了全国的精兵猛将,令韩昌再次出马,非要把杨六郎打败不可!韩昌哪

  • 智斗蝎子精

    从前,四川有一个偏僻的小城镇,因为经过一次大的战乱,城镇被烧毁了,人也跑光了,田地也荒芜了,一片荒凉景象。后来,邻省和附近的一些穷苦人不断成群结伙逃荒来到这里,就地盖起了一些简陋的草房子,住在里面。他们开荒种地,养鸡喂鸭,使原来很荒凉的地方

  • 杜鹃啼血的传说

    每年蚕吃桑叶正盛的时候,我国江南一带,到处可以听到杜鹃的叫声。它的叫声为什么那么哀怨呢?原来这里面有一个故事。相传从前,有姐弟二人,爹娘早已去世,家中缺吃少用,十分艰难,俩人只靠养点蚕过日子。有一年,养的蚕多了些,正当要结茧的时候,自家的桑

  • 贪财赔闺女

    唐县的鞠秋煌是个穷秀才,想去省城参加乡试却盘缠不足,只好硬着头皮去岳父家打秋风。不料,这一次普通的借贷,却借出了一段奇缘。鞠秋煌家和岳父家本来是门当户对的,要不然怎么会定下娃娃亲?可惜后来鞠秋煌的父亲在一次外出做生意时人亡财散,家道就此中落

  • 卖布断案

    徐文长是民间故事中有名的机智人物,人称“北有阿凡提,南有徐文长”。徐文长本名徐渭,是明代的大才子,在诗文、书画、戏剧等方面都有独树一帜的成就。老百姓喜爱他的聪慧,至今民间还流传着许多关于他的传说……徐文长有十匹白布,让伙计扛到县城去卖。路上

  • 珠魂

    清朝嘉庆年间,南海湾一个不知名的小海岛上正热闹地开着庙会。庙会上,一个老汉守着珍珠摊子叫卖着,老汉姓冯,冯家村人。海岛临海,本是盛产珍珠的地方,冯老汉卖的珍珠虽然饱满圆润,但还是少有人问津。偶尔有个富家小姐上前,问冯老汉有没有珍珠粉,冯老汉

  • 正月十五雪打灯

    从前,有个叫李书成的富家子弟,二十出头便中了举人,人人都说他前途无量。不料李书成中举之后,志得意满,再也不求上进了,每天饮酒作乐,过起了放荡不羁的日子。这年中秋,李书成突然诗兴大发,就吩咐仆人带着酒菜,随他来到绣江畔。绣江岸边有个小亭子,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