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买新楼

买新楼

收录日期:2025-11-20 14:53:30  热度:10℃

小编给大家带来生活故事:买新楼

园林小区座落在市区的南边,这里环境很优美,园区里到处都植满了各种树木,夏季鸟儿也喜欢来这里觅食或在枝叶间穿梭嬉戏。这样的小区环境让人很喜欢,都想在这儿买一套八九十平米的楼,在这里居住也算安居乐业了。

城郊的杨大嫂也看中了这地方,这儿一盖楼,杨大嫂就和老伴儿杨大成说,园林小区建得不错,应该把手里的钱在那儿买楼,住到死也安心了。杨大成不想买楼,他觉得自己的那点买断钱还要为儿子结婚呢,杨大嫂就骂丈夫死心眼,这么些年没混出一点出息,就是因为脑袋笨得像牛筋,蒸不熟,煮不烂。杨大成说:“谁不想住那么好的新房子,可是咱兜里的票子是有数的,都花出去了,儿子的事,你还管不管?”杨大嫂说:“儿子的婚事怎么能不管呢,不过现在不是实行按揭贷款吗?我看咱们先付四万首付款,剩下的用我的社保金月月再还上,有什么不行。”杨大成说:“按揭贷款是要还利息的,这得多还多少钱。”杨大嫂说:“虽然多还钱,但是人家银行可是支付的一笔整钱,我们自己积累那得等到什么年月,等我们攒够了钱,那房价不知又涨了多少倍。”老杨听了媳妇的话觉得也在理,于是买房的心情也活了起来。

他们在园林小区十八号楼三单元买了一套八十多平米的住宅楼,老杨喜欢一楼,喜欢有大山墙的一侧。房子买到手了,也装了修,看着亮堂堂的地热楼,老杨此时心里很感慨,这么些年,老杨的经济并不宽裕,年轻的时候在一家机械厂上班,他的工种是电焊工,每天和师傅拿着电焊枪和护视镜,不管天热天冷不是焊铁管子就是焊铁架子,反正一天没有闲着的时候。就这么干厂子到最后还是黄了,老杨拿着自己的那份买断金回家了。好在当初自己学的是电焊工,这工种在社会上还用得着,老杨给人家打工,在一家铁艺公司当焊工,每月的工资不太理想,可为了家里的生活老杨还是忍辱负重地挺着。如今买了这么漂亮的新楼,他更得加倍地干活了。

杨大嫂住进了自己喜欢的房子,每天脸上都漾着幸福的微笑,把家擦得锃亮,阳光足的时候,满屋子都金碧辉煌的。杨大嫂心满意足了,躺在床上觉得吃的、穿的、住的都很幸福了,可就是觉得装钱的兜子瘪了,囊中羞涩使杨大嫂忽然觉得这日子还不如从前了,虽说按揭贷了款,可每月把自己望眼欲穿的那点社保金送给银行时,杨大嫂此时的心剧烈地疼痛起来。她想自己说什么也不能在家里呆着了,如果能找到一份挣钱的活儿,那自己的社保金就能剩下来。可是她托人打听了许多工作,都是她做不来的,就在杨大嫂很心烦时,一个意外的发现让她找到了一个挣钱的机会。她的心很高兴,可是又不能平静,她原是一家工厂的质检员,退休后检查的工作就永远和她拜拜了。不过她在厂子时好歹也是一个质检员,是检查别人生产质量的人,在厂子也是有一点地位的,如今自己要干这份挣钱的活儿,杨大嫂一时下不了决心。可是不下决心也不行,每月去银行交还贷的钱,她的心里就难受,难受得手都有些发抖,所以她不能再呆下去,时间就是钱啊,她决定开始行动了。

杨大嫂的行动就是在园区里捡破烂,她发现园区里的垃圾箱里有不少邻居扔掉的纸壳子、易拉罐、装纯净水的塑料瓶还有废铜线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可以换钱的,只是大白天的让人看见不好,杨大嫂就等天黑了以后,再带上口罩和手套,拎一个蛇皮袋子就到园区里的各个装垃圾的箱子里去寻找她能换钱的东西了。第一个晚上,她捡到的东西真不少,就说纸壳子,她就扛回了一大捆,足有四十来斤,还捡到了许多旧杂志。杨大嫂乐坏了,不一会儿的功夫,就把这些东西弄回了家。为了不让丈夫老杨见到,杨大嫂就把这些卖钱的东西放在了阳台外的园子里。杨大嫂在园子的左侧用石膏板围了一个大箱子,上面覆盖着塑料布,不知道的人都以为那是园子里种菜用的粪肥呢。老杨每天烧电焊很累,回到家里洗吧洗吧就吃饭,他也不管园子里的事儿。杨大嫂很辛苦,这活儿既脏又累不说,她还要为自己保密,每天晚上捡完破烂,她都要彻底洗手洗脚。老杨这些日子倒是觉得老伴的手香喷喷的,还开玩笑说:“你这手什么时候变得香香的了?年轻的时候也没见你这么对待你的手。”杨大嫂很高兴,她想只要丈夫说自己的手香香的就行,可别说自己的手馊了吧唧的,那就坏了。

学门教育网给大家推荐生活故事:买新楼

猜你喜欢

  • 祈雨

    洪武三年,自暮春开始,连续三个月,江淮大地,滴雨未降,天地一片焦赤。老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一时间,天下谣言四起,人心惶惶,说洪武皇帝朱元璋不是“上应天命,下符百姓”的真命天子,这天之大旱,就是上天对他杀戮太多的惩罚。刚刚建立大明政权不久

  • 风筑坟

    从前,兰山县有个叫刘同昌的,为人聪明,种着几亩薄地,过着清贫的农家日子。二十三岁那年,刘同昌在路上遇到一个长胡子小老头,头上顶着一片向日葵的叶子,笑着问他:“我像仙还是像人?”刘同昌一愣神,立刻想到這是一只能化人形说人语的黄鼠狼,向他讨封来

  • 人参精报恩

    传说在很久以前,在长白山下有一姓李的大户,每到放山季节,都会雇佣一些劳金伙计去山上采人参。在李家还有一个小猪倌,自小无父无母,在李家打杂,这天伙计们准备好了吃穿用品准备上山时候,小猪倌也央求着老东家带上自己,但是东家却说他是个“穷鬼”,带上

  • 壁虎不杀人

    这天江阳县知府欧阳杰刚起床,就接到报案,县里最大的药材商人褚天鸿不明原因地突然死在了自己的家里。欧阳杰赶忙穿上朝服,在师爷及众衙役的陪同下,来到褚天鸿家。每天早上褚天鸿都会早早起床,到后院查看他栽植的草药,可今天后院却迟迟没有出现老爷的身影

  • 换头计

    明朝有位大将军,战功赫赫,天不怕地不怕,但就头疼一件事:他是个秃子。他认为自己堂堂一个大将军,怎能秃头?丑就不说了,更重要的是影响到了自己的威严。于是他托人四处寻医问药,尝试了各种土方法,钱花了不少,可秃头非但没治好,反而比以前更秃了。大将

  • 失踪的银锭

    清道光年间,海丰县有一家“小荷”绸布店,是由程小荷姑娘和她年迈的母亲操持的。程小荷十八九岁年纪,长得面如桃花,唇红齿白,一双大眼水灵黑亮。母女俩是从外县迁到海丰的,没多少本钱,刚开店那会差点就没维持下来,幸亏受到海州最大绸布店——“绫云”的

  • 斗醉

    待酒客南宋年间,新君继位,天下大赦,天牢囚犯王碧友重获自由。他没有回家探望父母,而是马不停蹄地赶往琳州。在琳州,他天天混迹酒肆,与人比试酒量,却从未输过,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酒鬼。这日,王碧友又连比两场,喝下三坛酒却还不尽兴。一位身穿绸缎袍子

  • 断足鼠

    古时,有一个颇(pō)有名气的大油商开着一家大油行。他家所有的油都装在仓库的大油瓮(wèng)里。这些日子,油行老板总发现少了油,他想这一定是哪个手脚不干净的伙计干的。为了抓住这个偷油贼,他在仓库角落偷偷放了一张床,准备晚上睡在这里。这天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