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那个叫母亲的客人

那个叫母亲的客人

收录日期:2025-11-21 03:32:33  热度:10℃

正上班时,婆婆打来电话,说家里来了客人,问我能不能回家吃午饭。

手头正忙着,实在走不开,但是,中饭不能不陪客人吃啊,要不然太失礼了。于是吩咐婆婆,到餐馆点好菜吧,我一下班就赶过去。

结果,电话刚挂,婆婆又打了过来,说:客人说,就在家随便做点吃,你要是忙,就不用回来了。

这怎么能行呢?这太不像话了!但是,婆婆一报出客人的身份,我就坦然了。客人是母亲,既然是母亲,那也就不必讲究繁文缛节了,怎么着都行。

于是,那天的午饭,是婆婆和母亲一起吃的,两菜一汤,极简单,而我,则约着同事们一起用餐。

晚上下班回家,母亲已经离去,客厅里,留着一大堆她带来的东西,吃的用的,什么都有。

我看着那些东西,想着母亲在我家吃的那顿简单的饭菜,心里,忽然就难过起来。

和朋友谈起这件事,没想到,一下子勾起了朋友潮水一般的回忆。朋友说,她是个不喜欢做家务的人,平时在家里,连茶杯都懒得拿,但是,家里一旦来了客人,她就脱胎换骨,变成另外一个样子。

她会给客人沏一杯茶,即使别人说不喝,她也一定要坚持沏上,那些水果零食,她也鼓励客人随便吃,不用讲究。她觉得,人家到自己家做客,就必须让人家感觉舒服,不然,下次谁还来呀。

于是,每次客人一离开,她就要忙乎半天,拖地、洗茶杯、收拾茶几,虽然这些事她不爱做,但为了客人开心,她忍了。

那次,母亲来看她,一进门,她就要求母亲换拖鞋,给母亲拿出水果,却又生怕弄脏了客厅,就不停地嚷嚷:“妈,小心点,别把汁儿弄到地板上。”吃饭时,也不停地说,别把饭粒洒到地上,别把汤洒到桌子上。

总之,她的要求无止境,弄得母亲有些手足无措,为了保持地面干净,不让女儿清扫,索性,早早地离开。母亲离开后,看着一尘不染的家,她忽然开始自责起来。

还有位朋友,是个热心肠,只要有客人来,哪怕只是泛泛之交,她也会放下手头的工作,全心全意相陪,把当地的小吃吃遍,把名胜古迹游遍,生怕客人不能尽兴。

这样的热情,自然让她人缘超好,找她当向导的人,也越来越多。她从来不拒绝,人家千里迢迢奔你而来,怎么能让人家扫兴而归呢?

那次,母亲从老家来看她,不巧,那几天她正为工作焦头烂额,母亲就不停地说:“别请假,工作要紧,我都这么大年纪了,不想出去走,你每天晚上回家陪我说说话就好了。”

整整一周,她没有陪母亲逛过一次街,没有陪母亲去看城市里那些美丽的风景。她以为母亲真的不需要,直到母亲回家后,她打电话回去,弟弟问:“有没有陪妈出去转转啊,妈说了,这次出去,要好好地看看风景!”她忽然悲从中来,眼泪大颗大颗地落下来。

每个母亲,最喜欢去的地方,恐怕就是女儿家吧,因为那里,有她最温暖的牵挂。作为家庭主妇的女儿们,总是尽一切努力,让客人开心快乐,让客人感到舒适,感到被重视。可是,当母亲来做客时,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要让她开心快乐,让她觉得舒适觉得被重视。反倒是母亲,从来没有把自己当客人,宁愿委屈自己,也不愿麻烦主人。

在女儿的家里,母亲比任何客人都实心实意,可她从来没有享受过客人的待遇。想到这些,我的眼泪也止不住大颗大颗地落下来。

猜你喜欢

  • 心灵的疤

    所谓耻辱的伤疤,只不过是心灵上的一粒尘埃。他手掌的虎口处有道疤。这疤痕是留在他心灵上的创痛和屈辱。十九岁的他,幻想着有朝一日成为名厨,却怎么也没料到,第一天进厨房就挨了一刀。那是他第一天上班,心里对师傅敬畏有加,希望师傅对他多关照、多指点。

  • 跳鱼

    康熙年间,山西陆川来了个知县,名叫钟彪,这个钟知县身高五尺,体重却超过了两百斤,金鱼眼,大嘴叉,满脸的胡子黑乎乎的,陆川百姓称他为钟蛤蟆”。钟蛤蟆的老爹钟千阙是户部右侍郎,他可是朝廷的三品大员啊。钟蛤蟆仗着老爹的权势,来到了天高

  • 巧戏绍兴师爷

    乾隆年间,方安县遭遇了一场百年难遇的水灾,原县令因治水不利,被朝廷罢官免职。新任县令名叫穆白飞,此人博学多才,为官清廉。这日,穆白飞又为治水的事情愁眉不展,身旁的师爷马天行马六爷轻声道:穆大人,距此三十外的青峰山上有一隐居奇人,此人学识渊博

  • 驴娘

    村子里来了个算命的,那会儿娘正带着狗圣子在村口和大伙拉家常。算命的说狗圣子是文曲星下凡,要找一头怀孕的驴当干妈,因为传说驴眼能看见小鬼,保护着孩子不受邪魔侵害。娘四十岁上生了狗圣子,这才在村里面抬起头来,听了那老头的这番话眼眶都湿了,村里人

  • 死在婚礼上的新娘

    明朝嘉靖年间,保定府出了一个有名的富户,姓冯,名之瑞。冯之瑞以贩卖私盐起家,发家后改做药材生意,生药材直销往北京的各大药铺,红火非常。冯之瑞经常到京城走动,也少不得要到烟花巷中寻欢,后来就在八大胡同中结识了红滟楼的小五彩,看对了眼儿,他就把

  • 刚正不阿的潮州知府

    清朝康熙年间,广东潮州一带不是洪涝就是旱灾,再加上地方官吏相互勾结,土豪劣绅横行,故民不聊生,朝廷派张克嶷到潮州做知府。由于初来乍到,张克嶷决定微服私访,到各地体察民情。这天中午,张知府和两个仆人经过一上午的奔波,来到路旁的一家小饭店吃饭,

  • 做个凳子让儿骑

    大发的罗锅老爹是远近出名的木匠,做得一手好木匠活儿。可是现在罗锅老爹上了岁数,木匠家什就拿不起来了。大发的妈妈病重,常年卧床不起。而大发呢,前年就下岗了。全家人只靠罗锅老爹以捡破烂为生。其实,大发每月也能领到最低生活补贴,可是,大发一分钱也

  • 秦爷拿贼

    秦爷今年六十五岁,是个老北京。秦爷的爸爸是天桥修车的师傅,受爸爸的家传,秦爷一辈子特喜欢玩自行车,买车、骑车、修车。不光秦爷自己的车保养得滴溜乱转,擦得锃光瓦亮,全家好几辆车都亮得晃眼。可自打前年秦爷回河北老家安度晚年,秦爷的儿子秦刚由四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