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饭盒中的爱

饭盒中的爱

收录日期:2025-11-20 19:27:17  热度:9℃

公司新搬了办公地点。没了以前的食堂,中午吃饭成了问题。办公室的十几个人一商量,决定集体拿钱买个微波炉,每天早上各自从家中带饭。中午花3分钟热一下,又卫生又方便。

我中午打电话告诉妻子明天开始带饭。下午回家的时候,她已经把餐盒给我买回了家。半透明的饭盒上面有一个紫红色的盖子,材质好像是塑料的,旁边还有个有盖子的塑料杯,看起来有点寒酸。我本以为她会给我买个高档的不锈钢餐盒——男人都有点虚荣心,要是我的餐盒亮出来显得比同事的低档,多失落。

妻子没理会我的不满,饭菜端上桌后,先打开餐盒给我往里面盛饭挟菜。结婚两年以来,一直是妻子做饭。刚开始,我还觉得她的厨艺很不锚,慢慢地也就没什么惊喜了。偶尔抱怨菜式单调的时候,她会没好气地刺我:“觉得不好吃就自己做去!”

那天的晚饭是三菜一汤:红烧带鱼、青椒肉丝、口蘑菜心和冬瓜川元汤。妻子把饭菜装到饭盒里。又用杯子装了汤,搁到了冰箱里。她还在冰箱顶上给我放了一个塑料袋和一把用保鲜膜包起来的勺子,叮嘱我:“明天早上起来把饭菜和汤装在塑料袋里,然后放包里就行了。”“会不会漏啊?”我不放心地问。她答:“不会!”

第二天早上。到了单位打开包一看,真是滴水不漏,这塑料饭盒还真不赖。中午热饭的时候。我更觉出这饭盒的好——原来微波炉里根本不能用不锈钢饭盒,同事们带的也都是不同款式和牌子的塑料饭盒。

一个女同事眼尖,大大地惊叹:“你还真舍得,用特百惠的餐盒带饭,这一个饭盒加一个杯子起码得100多块呢!”我一愣,妻子是个很勤俭持家的人,向来的宗旨就是“只买对的、不买贵的”,没想到为了给我带饭,她会不动声色地给我买这么贵的餐盒。我心里就有点暖暖的。

饭盒一掀开,带鱼的甜香一下扑了出来,同事们都吸溜着鼻子:“好香好香,你老婆手艺真好。”我低头吃饭,真的香,真奇怪,昨晚在家吃的时候也只是觉得平常,换了个进餐环境,竟有了截然不同的感受呢!

吃得差不多了,大家纷纷去拿杯子接水喝,只有我用小汤勺慢慢喝那杯冬瓜川元汤。同事们瞪着我,毫不掩饰他们的羡慕:“看看,有荤有素,有菜有汤,你简直就是个地主!”

午餐得到的赞誉,让我开心了一下午。下班的时候,顺道带了一把香花回家送给妻子:“感谢餐盒。感谢午餐!”妻子接过花飞红了脸,竟有些娇羞。

第二天的午饭是宫保鸡丁、西芹虾仁和奶油番茄汤。同事们已经心服口服地认定,我妻子是本办公室的“第一太太”了。

每天。我的饭盒都被妻子装点得花样翻新。“工作那么辛苦,一定要吃得好才行。”这是她挂在嘴边的话。她甚至订了个小食谱,周一到周五,饭莱不重样。

虽然都是家常饭莱,妻子却做得色昧俱佳:豆角,别人都是炖着吃,她切成细细的丝,用肉炒;菜花,她不用肉只用番茄,炒出来又香又甜;单是茄子,她就可以做出酱茄条、炸茄排、红烧茄块好几种:小汤杯中的汤也是经常换的,虾球汤、榨菜肉丝汤、紫菜蛋花汤……青菜如果放了一晚,第二天加热后颜色会变得黯淡,吃起来枯干。我吃的青菜都是妻子在每天早上专门炒的,几根小白菜、三五个菜心、十来片莴苣……她耐心地炒好。热腾腾地装进餐盒。每天中午,我把饭盒盖一打开,碧绿诱人的青菜就让我胃口大开。

我的餐盒始终是午餐中的一道风景。在同事们的赞叹声中,我发现妻子的厨艺真的不错。回家后,我会把同事们的称赞转告给妻子,我喜欢看她听到赞扬后娇羞的神态。

看着妻子在厨房里忙碌,我忽然想起同事们的一句玩笑话:“如果我老婆也能这样给我做饭,她要什么。我给什么。”我,不正有一个这样的好妻子吗?结婚后,激情慢慢消退,当彼此如左手摸右手时,我也开始相信婚姻到了最后就是一种习惯与责任罢了。而就在这一日日的饭盒之中,我忽然体会到,责任与习惯只会让她为我准备一份吃得饱的午餐。但她在准备这些饭菜时所表现出的那种关切与柔情,不是爱又是什么?

爱是两个人的事情,除了自身的体会与两个人的温存体贴,有时还需要做一些横向的比较。就如这午饭。如果没有同事间相互比较,我一直以为妻子的厨艺平平:如果没有同事们玩笑中透出的羡慕与赞赏。我会忽视了妻子对我的关怀。以前之所以觉得妻子做的饭菜不过如此,只因为一直在同一个屋子同一张饭桌上面对同一个人。就如风景,我们总是不肯相信,自己身边就有别人眼中的名胜。

我每天都带饭,每天中午从微波炉取出饭盒时,不仅同事觉得香,自己也觉得有胃口。在这样的菜香氤氲中,我满足地将妻子的关爱一口一口吃下……

猜你喜欢

  • 中篇:牛王传奇

    1.买走牛王这天,青花苗寨来了一个五十来岁的外乡人,叫许勇,说是来买牛。旅店老板说:“我们这的牛绝大多数是耕地的,小部分是训练斗牛的。”许勇笑笑,说:“我就是来买斗牛的。”老板问:“那你看中了吗?”许勇摇摇头:“没看到好的。”这话让寨子的“

  • 特长就是专心地做一件事情

    法国作家莫泊桑,很小便表现出了出众的聪明才智。只要是他读过的书,不管是什么人何时问起,他都能够倒背如流。而且他爱好广泛,不但热爱读书背书、写诗作文,还喜欢踢足球、弹钢琴、修理汽车、去烧烤店学习制作烧鹅,甚至是去乡下种菜。有一天,莫泊桑跟舅父

  • 青春之舞

    读书的时候学过一种大概叫做十四步的舞,是一个时髦的女同学教的。她是城里人,姓叶,尖瘦的长脸挖着促狭的两只细眼睛,一张阔嘴,眉毛钳没了,用眉笔描出黑而突兀的两条,远看要吓人一跳,以为蚯蚓游到了额上。班里联欢,她唱一首歌,不知道歌名,词依稀记得

  • 光阴如水,明珠依旧

    和明珠相识,算算已经有20年了,明珠是男生,一个仿佛永远也长不大的忧郁男孩。那时读小学四年级,明珠转学与我同桌。我不明白一个男生为什么要叫明珠,也不明白一个四年级的男孩子,为什么总是一脸的忧郁。在我们傻呵呵疯玩的时候,明珠脑子里想的却是,看

  • 这么苦的一辈子

    外婆是个很不懂事的人,馋嘴身子懒,针线活、家务,没有一样能拿出手。外爷呢,老实疙瘩一个,什么事都没主意。一个躲奸溜滑,一个不知道往哪走,两人把日子过成了筛子底,堵不完的穷窟窿。我妈是老大,下面还有三个弟,该上学了,天天还得照看弟弟。就只能抱

  • 人生高低杠

    你看过体操比赛的杠上运动么?你看过,我觉得你的问题就好回答了。体操中有单杠、双杠和高低杠,单杠和双杠都是男子玩的,力量型为主。单杠单调,在一根杠上转圈,双杠技巧动作多一些,但也比不上高低杠。高低杠是女子项目,更多技巧,也就更好看,上下腾越翻

  • 拒绝“被诱惑”的智慧

    汉朝初期,因连年战乱,各种物资都很缺乏,尤其是马匹,据说连皇帝出门都凑不够四匹颜色一样的马,大臣们就更不用说了,直接坐牛车上班,让家里马匹成群的匈奴人笑话了好多年。这天,有个人不知道从哪儿弄来一匹千里马,神俊非凡,一天跑个一千里跟玩儿似的。

  • 鹅为鸡站岗

    有一农夫在山上养鸡,眼看即将丰收,鸡却接二连三地死亡或丢失。经过一番观察,原来是蛇和黄鼠狼在作怪。在山上,白天经常会有蛇出没,蛇常常会咬死鸡。一到晚上,黄鼠狼出动,鸡就成了黄鼠狼的菜。农夫想了很多办法都不奏效,眼看鸡一只只不见,损失惨重。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