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新征婚时代

新征婚时代

收录日期:2025-11-20 22:38:54  热度:11℃

王小保来城里打工也有几年了,是一家酒店厨师,月薪不菲。只是像他这样的年龄,在老家早该娶妻生子了。家里人催得紧,他自己也急得要命,可工作性质决定他根本没时间,也没机会交女朋友。
这天下了夜班回到住处,王小保怎么也睡不着。他索性打开了电视机,见正在播映电影《非诚勿扰》,便饶有兴致地看起来。里面男主公秦奋一则有趣的征婚启事,让他突发奇想,决定也写个特别的征婚启事,看看能否幸运地征来一个女朋友。经过一番冥思苦想,王小保终于仿照电影里的格式“改编”出符合自己的征婚启事。第二天他兴冲冲地跑到速印店,请人设计成一幅色彩斑斓别具风格的征婚海报,再配上自己比较中意的照片。猛一看,真还以为是哪位明星发布的宣传海报呢。他很满意,回来后马上就近贴在酒店门口的墙上。

征婚启事如下:你要是找一酷男就别来了,你要想找一信用卡就别见了,专科学历以上的免谈,女服务员免谈(家政、超市的除外),省得咱们互相都会沮丧。影视巨星那种人间极品的郎君是不会来征你的婚的。当然我也没做春秋大梦。你要真是一靓女我也守不住,没期待你长得跟电影电视上一样看一眼就魂牵梦萦。外表土气、内心美丽、身康体健的一般人就行。要是多少还有点儿内涵,那就是奢望了。心气别太高,年龄别太大,愿做家务,每天下班回家,家里看起来窗明几净,不像狗窝就成。说得够具体了吧。自我介绍一下,我岁数已经26了,努力奔小康中。无抽烟、酗酒之不良嗜好,打工身份出来的,在青岛生活了几年。正儿八经上过中学,奋斗中练就一技之长(厨师),现在正在打拼,苦中有乐。实话实说,应该定性为一个没有店铺、没有票子、没有房子的三无新市民。人品三七开,优点居多,但天生腼腆。总体而言还是属于憧憬爱情热爱生活的一类。有意者电联,手机号:139********。非诚勿扰!

很快,酒店门口“人气”骤增。人们对站在广告前当“活靶子”的王小保指指点点,议论纷纷。这时,一对衣着时尚搂腰搭背的年轻情侣从门前经过,也好奇地停下脚步,歪头细瞧起“海报”来,又像看外星人似的打量一番王小保,表情尽显夸张。男的一指王小保:“哥们,是你吧?”

王小保早已被看得面红耳赤,尴尬不语。那人冲王小保一龇牙,故意亲热地挽起女朋友的手,扮了个鬼脸,扔下一句:“真够可怜的!”

王小保咧着嘴,脸似苦瓜,心里犯起了嘀咕:唉,是赶紧揭下海报,免得丢人现眼,还是知难而上,誓将征婚进行到底?就在他犹豫不决之际,一辆标有“城管”字样的公务车在酒店门口停了下来,从车上跳下来两个城管队员,抬脸看了看墙上的“海报”,也忍不住笑了,随即绷起脸对王小保说:“同志,这是你贴的吧,根据城市管理法的有关规定,你这是乱贴小广告。不过,看你出来打工也不容易,为解决个人问题出此下策,我们也能理解,就不罚款了,还是请你自己把海报揭下来吧。”

这下王小保彻底蔫了。他耷拉着脑袋,怏怏地从墙上揭下征婚海报,一赌气就要撕毁。突然一只有力的大手拽住了他,扭脸一看,一个中年男子正笑吟吟地看着他。

“经理,你出差回来啦?我,我……”多日不见的经理忽然从天而降,王小保有些心虚。

中年男子正是王小保的老板,酒店经理郝维民。郝经理接过海报,从头至尾看了一遍,脸上尽是掩饰不住的笑意,嘴里调侃道:“嗯,写得不错,你挺有才啊!”

王小保哭丧着脸:“经理,你夸我还是损我?我丢大人了。”

郝经理嘿嘿一笑,突然间神色凝重,像是自言自语:“是啊,这的确是个问题。小王,咱回店里再说。”

几天后,该酒店门口赫然挂起一块醒目的长条幅,上书八个鲜艳夺目的大字:红娘用餐,八折优惠。

红娘吃饭八折?从门前经过的人们看到这条奇怪的广告,无不放慢脚步,玩味一番。有的干脆走进酒店,借用餐机会,探个究竟。人们注意到餐厅四壁上,贴的不是招牌菜的介绍,而是一些花花绿绿的“明星广告”。再凝神一看,不尽哑然失笑:这哪是什么明星!纯属本店自产自销的“名人”。什么金牌大厨、银牌二厨、明星服务员,一股脑来了个大联展。曾张贴征婚启事的那个王小保名列金牌大厨,那份海报也堂而皇之在列。这些“星”们,男的未婚,女的待嫁。酒店恳请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广开缘路,多拉红线。从小的方面讲,为他们个人解决后顾之忧;从大的方面讲,为社会和谐作贡献。酒店承诺,有为员工介绍对象成功的,将成为该酒店VIP贵宾,永久享受用餐八折优惠。原来如此。人们笑过之后,也为该酒店的人性化管理而赞赏。

原来,那天看到王小保那可笑又不乏无奈的征婚启事,郝经理深有感触:是呀,一个好的企业,不光要追求经济效益,还要关心重视员工工作之外的个人生活。事后,他与王小保经过探讨,策划了这个“红娘方案”。目的就是抛砖引玉,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外出务工人员。

一石激起千层浪。酒店别出心裁的“红娘方案”一经实施,嗅觉灵敏的新闻媒体迅速闻风而至,不久电视台在《生活关注》这个广受百姓欢迎的节目中进行了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红娘效应”还立马引得食客云集,酒店生意竟出奇的好。此后,经常有一些自称爱管闲事、热衷社会公益事业的老太太找上门来穿针引线,鹊桥搭路,忙得不亦乐乎。

这天午后,酒店里来了一个六十岁上下,衣着整洁的老太太。店员一看,以为又是来说媒的,不以为奇。果然,老太太直奔墙壁,就像是在参观艺术展览,看完后她大模大样地坐下,一口气点了四个菜,外加一瓶啤酒。别看老太太其貌不扬,还挺识货,点的菜都是酒店特色招牌菜。她自斟自饮,细品慢尝。一个老太太独自来酒店吃饭,本身就不多见,居然还连吃带喝,有点意思!

谁知,吃着吃着,老太太竟自言自语起来。看来,她有点醉了。后来,老太太把筷子一放,起身要走。见服务员笑嘻嘻地看着她,才似乎想起没结账,翻了半天口袋,面露难色:“忘带钱了。”

“忘记带钱?”服务员有些不相信,心里不满:哼,没钱还大吃大喝,吃“霸王餐”啊!

老太太眼珠转了转,忽然歪歪扭扭踱到墙壁海报前,一指王小保的照片说:“我是他老家的亲戚。账就算在他的身上吧。”

口说无凭。服务员一笑,委婉地说:“大妈,请您稍等,让王厨师来见个面吧。”说完,一溜烟跑去厨房。

待王小保气喘吁吁赶来,嘿,老太太趴在桌上犯迷糊呢。王小保仔细打量她,觉得眼生,纳闷地问:“大妈,我不认识你呀。”

老太太醉眼蒙眬:“小伙子,我没带钱,你替我垫上吧。”

“这……”王小保虽心里疑惑,但还是憨厚一笑,爽快地说,“好吧。”

见老太太醉成这样,王小保苦笑着摇摇头,给这位陌生“亲戚”结账,又叫来一辆出租车,准备把老太太送回家。这时,急匆匆地走来一位年轻姑娘,见老太太醉了,埋怨道:“妈,你咋一个人跑来喝酒?”姑娘瞟一眼王小保,脸一红,闭口不语。王小保一碰姑娘的眼光,脸也倏地红了。望着远去的出租车,王小保怅然若失……

次日,有人捎给王小保一个信封,打开一看,内有两张百元钞票,一张电影票,还有张字条,上面写道:诚为贵,食为媒。如有缘,今晚七点,大光明电影院门口见。

王小保愣怔片刻,忽地明白过来,高兴得直蹦高。

后来,那个姑娘果真成了王小保的女朋友。其实,那天王小保贴海报,姑娘就在现场,心有所动。老太太不放心,特地前来近距离“考察”,故意装醉,谎称忘带钱,还煞有介事地说是亲戚。憨厚的王小保也没较真,痛快地给她埋单。俗话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爱看。“小伙子善良正派又不乏热心肠,当个女婿错不了。”这是老太太的话。

猜你喜欢

  • 小聪明,大失误

    阿力供职于一家设计公司,论资历和能力都在公司名列前茅。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知总公司的董事长要来他们公司视察,阿力很想抓住这次机会在董事长面前展露一下自己,给董事长留下一个好印象。因为搞设计工作每天都要翻阅许多资料,阿力他们办公室总是很零乱的

  • “案板上的猪”

    饭局上,雕花红木餐桌上围坐的八九个人都身体前倾,向着主宾的方向微笑。主宾是一位50岁左右的干部,靠在椅背上,声音雄浑、滔滔不绝。忽然,他把目光转向了一个30多岁身材矮胖的人,矮胖子立刻凑上去点头倾听,孰料是劈头盖脸的冷雨:“你真的是什么都不

  • 输在勤奋

    我和曹薇是一起进入公司的新人,相比她,毕业于名牌大学的我,说话时自然底气十足。因为职位只有一个,同处实习期的我们,明摆着有场不可避免的竞争。从上岗的第一天起,我就做好了厮杀的准备。早晨,我是第一个到公司的人,还买了两盒蛋挞分给同事。老员工小

  • 坏消息如何说出口

    谁都喜欢报喜不报忧,可如果有一天你偏偏就是那个倒霉蛋,明知上司、同事难以接受,却不得不传递坏消息。有技巧地传达坏消息,让它听起来不那么可怕,最重要的是,最终解决所有问题,是每个职场人的必修课。《品位》请职场专家为你救场,教你因人而异、视情境

  • 地球人已经无法阻止“小胖妞”了

    广州美院的何伟锋于是出名了,因为《小胖妞》正是出自他的手。恶搞美好,只是为了还原现实童话故事总是美好得过于虚假,千篇一律的“最后王子与公主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也令人觉得乏味,何伟锋的《小胖妞》明显走的不是梦幻路线,相反还带着几分黑色幽默——美

  • 专给好莱坞找茬的北京女孩

    在美国当上“动物监护人”李雅芳在北京门头沟山区长大,她家后院的山丘上就是一片茂密森林,因为有一对热爱大自然的父母,女孩从小就喜欢饲养兔子、小狗和山羊之类的动物,从中得到的乐趣妙不可言。长大后她专门报考了一所林业大学的野生动物保护专业。200

  • 如何让敌人的版图变小

    我比较喜欢直呼竞争对手为敌人,这样子比较坦诚,也少却了许多繁文缛节,做起事来自然也就干脆利落多了。不仅如此,我还喜欢把市场份额看作版图,在没有硝烟的战争里,寸土必争,这就是苹果公司的生存之道。作为公司的总裁,我知道自己的责任所在,让公司的产

  • 俄国“螳螂男”美国“螳螂女”在中国打出爱

    路见不平一声吼“美”少女迷了“俄”拳师1985年秋天,刚满18岁的伊利亚服役到前苏联远东地区一支装甲部队,成为一名坦克兵。一次偶然的机会,伊利亚从电视上看到了中国传统功夫——螳螂拳,顿时被其精妙所吸引。退役后,伊利亚来到北京,拜名家为师学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