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蕴文化网>故事>马老汉的补偿款

马老汉的补偿款

收录日期:2025-11-20 21:27:57  热度:9℃

市里要在马家村建大型商贸城,占地农民每户补偿一套安置楼房,外带四五十万不等的补偿款。

消息犹如一颗重磅炸弹,一夜之间,不仅那些在外打工长年不回家的后生们待不住了,就连在城里倒腾服装、有房有车的马金马老板也迅速盘掉了店铺,着急忙慌地赶了回来:“这样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几辈子都难遇上,还起早贪黑地做什么生意?”

挂了好友马金的电话,马森与妻子翠兰连夜收拾东西回了老家。

“城里工作干得好好的,跑回来作甚?”对于他们的到来,马老汉一脸的不高兴,自顾吧嗒吧嗒地抽着旱烟,头也不抬一下。哥哥马林连忙上前接过行李,到灶上给他们弄饭去了。

马森丝毫不计较马老汉的态度,高声问道:“爹,补偿款拿到了没有,咱家能分多少?”

马老汉瞪了马森一眼:“打一进门,我就瞅你是为这事回来的。家里凡事有你哥呢。操这闲心?”

翠兰心底有些不乐意,嘟囔道:“马森也是您的儿,咋就成了外人啦?”

马林端饭进来,连忙打圆场:“咱家一共拿到一百三十万补偿款,本来合计着一家一套楼房,可父亲说自己年纪大了,就把自己那套算在咱哥俩的户上了,三套小的换了两套大的。”

听马林这么一说,小两口兴奋地饭也不吃了:“爹,您没了房子俺们给您养老。你看,这钱咋分呢?”

“分啥钱?老马家不是还没分家吗?”马老汉顿时火冒三丈,“你们光惦记着钱,我还惦记我的地呢!没了地,咱还能叫农民吗?”

一家人不欢而散。这一夜马森和翠兰辗转反侧,几乎没合眼。

“你哥俩都成家啦,补偿款凭啥不分?”

“这家不是还没分吗?爹替咱先保管着哩。”

“我看你爹就是个偏心眼,有好事总想着老大。”

“少说俺爹坏话。地没啦,他正闹心呢,兴许……过段时间再说吧。”

第二天上午,马森正在家补觉呢,门外汽车喇叭直响个不停。马森跑出去一看,马金从一辆崭新的跑车里探出头来:“这车不赖吧?三十多万呢!”

“乖乖,宝马啊!”马森下意识地咽了一下口水,想伸手摸却又不敢:“你不是有辆捷达吗?”

“哧!现在有钱了还能开那车?你也不瞧瞧,满村的青年都开上车啦,谁像你这么不开窍!”

马森火了:“谁说我不买?我这就找爹要钱去!”

“对喽!钱多了就得学会享受,攥在手里就是一堆废纸。”马金说罢一踩油门绝尘而去。

马金的话算是说到自己心里去了,马森气呼呼地到村口去找爹要钱。一路上各种新车在村里窜来窜去,就连五十多岁的老陈头也摇下车窗,直冲自己炫耀呢。马森快步走到村口,马老汉孤零零地站在那里,正望着繁忙的工地发呆。马森的气顿时消了一大半,站在马老汉旁边一言不发。

马老汉先开了口:“是为昨天的事吧?补偿款我暂时替你们保管。等房子起来了,每家给五万块钱装修、置办家具。”

“才五万?我还想买车呢!”马森说话间难掩脸上的失望。

“买车?你会开?”马老汉吃惊地问。

“不会可以学。如今年轻人买车是一种时尚哩。”

“时尚?我们年轻那会儿吃苦是一种时尚。这全村人刚有了点钱就不自量力、穷显摆,倒成时尚啦?”

“我说不过您,不给拉倒,那五万我也不要了!”马森扔下马老汉一个人,径自回了家。

翠兰正在给全家人做饭,听马森前后这么一说,既埋怨马老汉办事不通情理,更责怪丈夫不该把话说绝了,担心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

饭桌上,一家人只顾埋头吃饭,气氛有些沉闷,翠兰思之再三还是开了口:“爹,上午的事情是马森不对,您可千万别往心里去呀。村里的青年都张罗着买车呢,按理说马森有那想法也不算过分……”

翠兰只说了一半,可马老汉心里明镜似的,他放下饭碗叹了口气:“马森媳妇放心吧,装修的钱一分也少不了你们的,买车的事也别提了,爹说话算数。还是及早准备回城上工吧。”

一家人眼看又要闹僵。正在此时,马金一脚闯了进来:“马森,快跟我走。我在城里订了最好的酒楼,咱一帮儿打小光屁股长大的发小就差你啦。”

马林见状忙掏出五百块钱塞到马森手中,使个眼色把他支走了。

大家继续吃饭,可马老汉再也没动饭碗,许久才叹了口气:“穷汉乍富!穷汉乍富哪!”

再说马森跟马金到了城里,虽然酒桌的美味佳肴自己见都没见过,可是这一餐吃得并不开心。一桌人不是相互拿着手机显摆,就是比谁的新车高档,只有自己闷头喝酒,一言不发。吃过饭,马金似乎看出了他不高兴,提议到茶楼打牌。要搁平时马森是万万不敢答应的,可今天借着酒劲儿也就去了。结果晚上回家时口袋输的比脸还干净。马森没敢跟爹说实话,在翠兰面前低声下气地自责了好几天,一周没敢再跟马金出去耍。

这天,翠兰早早地回了娘家。马森在家正无聊呢,架不住马金的再三相劝,跳上宝马直奔村外而去。谁知车刚到村口偏偏碰到了马老汉。马老汉黑着脸杵在路中央,大声命令马森下车,马森看爹神情有些不对,灰溜溜地跟他回了家。

一路上马老汉一言不发,马森正要进屋,却听他猛然吼道:“一帮大老爷们正事不干,天天聚在镇上耍钱,算个鸟事?你小子有胆就去,腿骨未必比我的拐杖硬!”

翠兰第一次跟马老汉站在了同一战壕,寸步不离地跟着马森。马老汉也不再站在村口发呆,而是每天坐在自家门前,好几次宝马车远远地看见他都溜了。

一家人相安无事,翠兰寻思着补偿款一时半会儿拿不到了,干脆和马森回城打工。偏偏在这个节骨眼又出事了。

这天,翠兰到镇上买些生活用品,准备过几天回城时带着,在集市上遇到了同学桂琴。桂琴打小心直口快,听说她要回城里打工,立刻连珠炮似的说开了:“你公爹真是偏心眼,没钱给你们,却有钱给马林扩大养殖规模!”

翠兰没想到马老汉如此偏心,感到老实人白白受了欺负,东西也没买就哭着回了村。

晚上,马森气呼呼地去质问马老汉,马老汉毫不回避:“我是拿了10万给你哥,因为他能吃苦,能实打实的创业,不像你整天吊儿郎当。”一句话就把马森顶了回来,只能是唉声叹气陪翠兰抹眼泪。

猜你喜欢

  • 婆婆和媳妇

    章清铂和梅竹怡他们结婚后,一直在海南三亚做生意。先是摆小摊,开门店,后来有了钱开了一家旅行社,有两台旅游大巴,还设了一个旅游品大卖场。他们的生意说得上是顺风顺水,一直很旺。 这次端午节,他们开着车,一路狂奔回到了郴州老家。“家婆,这是我给

  • 狗证难办

    区综合管理办公室最近下了个通知,小区的养狗户都必须办理养狗证,否则一律捕杀!老张家也有条爱犬,为办证,他专门请了半天假。这天,老张吃过中饭就出门了,他东找西问,总算找到了那个小小的办事处。一看,呵,来办证的人还真不少哪!老张排了一个多小时的

  • 比翼双飞

    香香长的端正大方,是一个能说会道的好姑娘。她大学毕业后,考进了国家公务员,在当地镇镇政府上班。山山个子高大,健壮威武,擅长文学。他军校毕业后,分配到了某工程兵部队舟桥团当了个排长。他们俩个是一个村,可是青梅竹马。一起背着书包上学校,初中、高

  • 啼笑皆非

    赵五从小聪明,勤劳能干。初中毕业后,他到一家孵化房赊到小鸡,担着乡下走村串户。几年下来,赚到了一笔钱,他还找人到银行担保贷了一笔款,办了一个养鸡场,生意是红红火火,成了村里远近有名的有钱人。与他同村同庚的文三,好吃懒做,见酒喝得酩酊大罪,家

  • 师傅的妙语

    牛局长退休后告老还乡,在自己的院子里要修一栋房,买来了建筑材料,请来了泥瓦工师傅。他的房子修的不大,是一个小面积的二层楼。在开工的这一天,牛局长总是背着一双手,转来转去,一脸的微笑。师傅见到他就说:“局长,麻雀虽小,肝胆俱全,转弯抺角忙坏人

  • 让你久等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一个年轻的日本男孩被迫从军而与他的未婚妻分手。在分手前,他们每次约会总约在某棵大树下见面,那男孩因为工作关系,每回总是迟到。每次他迟到的第一句话,都是腼腆地说:“对不起,让你久等了。”但那女孩总是笑着对他说:“还好,

  • 罗比的使命

    每年的四月份,我们学校的八年级学生都要到华盛顿去旅游参观。从新泽西州到华盛顿是一段很长的路程,但是去参观我们历史上如此重要的一座城市总是件令人兴奋的事。在80年代中后期的一年,历史似乎逼真地摆放到我的学生们的眼前了。因为,那一年,八年级的一

  • 如果你够爱她

    约翰是我的朋友。最近他的太太珍妮去世了,珍妮同癌症苦斗了八年,最后还是走了。有一天,约翰从钱包里取出一张折叠的纸条,他说是在家整理抽屉时发现的。那是珍妮写的一封小小的情书,就像小女生在纸上随手写的关于梦中男孩的情话,就差画一颗心,再写上两个